德育的原则是什么?

 我来答
教育评论员说
高能答主

2021-11-12 · 专注分享教育类知识,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教育评论员说
采纳数:1046 获赞数:4913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 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比如,小学生在读一年级时,让他们学习国旗、党旗, 从小走党的路线。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 积极向上。 侧重疏通与正面教育。比如,孔子善于诱导。他的学生颜回对孔子循循善诱做了极高的评价。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便是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注意:反对两种倾向,只严不爱与只爱不严。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比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倡导学、行结合,重视“言行一致”。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行为培养。

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 敏于行”。比如,朱熹认为:知与行不可偏废,“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 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需要正面教育,同时伴有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比如,《学记》中提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注意:家校社相结合。

比如,5+2=0说明没有做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老师联系缉毒干警,对学生进行一次“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课外教育活动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陶行知说的“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比如,朱熹的“夫子施教各因其材”。比如,《论语》中,还有一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也是对因材施教的描述。

博阳精讯
2024-07-25 广告
在上海博阳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度与流程梳理是保障公司高效运转的基石。我们定期审视和更新各项制度,确保其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优化流程以减少冗余,提高执行效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更能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每一项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博阳精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