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比日系车的性能要好吗?好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可以说是外国汽车公司眼中的热点。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在中国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正常情况下全球总销量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合资品牌供我们选择。由于德系车和日系车进入中国较早,与后期品牌相比在用户口碑深度上有明显优势,因此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国内合资车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但是对于我们的消费者来说,购车的预算是有限的,同时拥有德日两大阵营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就成为了消费者买车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但是当我们谈到性能车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一些德国品牌,比如宝马M-Power、奥迪rs、奔驰AMG等。模型布局全面,受众覆盖面广,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都可以在国内购买。在日本阵营中,尽管80年代和90年代JDM文化兴起,但日本汽车公司也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性能车,如三菱EV0和斯巴鲁STI。丰田的SUPER等。但是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日本本土资源的缺乏,日本企业的发动机定位已经从高性能转向高效率,重点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以保证每一滴燃料的充分利用。
但是德国品牌发动机就不一样了。因为欧洲消费者对驾驶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德国品牌发动机的研究方向是性能第一,燃油经济性次之。所以在同级别车的对比中,德系车在加速性能上会优于日系车。俗话说买车容易保养难,麻烦之一就是后期保养的费用。一般日系车和德系车这几年都没有问题,但是随着里程和使用寿命的增加,两者的差距就会出现。比如德国车烧机油、漏机油等问题让车主大闹,而日本车主普遍反映自己开了几年车什么都没学就学会加玻璃水,证明两个阵营的耐久性有差距。
这并不意味着德国汽车是劣质的。就像地区决定了各自的发动机朝向一样,不同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们在选材上的差异。德国工程师会把重点放在车辆的动态驾驶体验上,把成本花在改善驾驶体验上,只要零件使用寿命达到标准。日本工程师把使用寿命放在第一位,在目标R&D预算下尽可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动态驾驶水平可以达到同等水平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