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 宋代的“市”:“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夜深方归也。——《东京梦华录》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6分) 展开
 我来答
撒鼻息253
推荐于2017-09-30 · 超过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6分)
(2)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4分)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6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中可以概括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中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些特点比唐以前的市有了很大的进步和不同。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