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老师可以打学生,为什么现在的老师不敢打了?
我们小时候,去学校读书是去“求学”,是“求”老师“教”,求老师“育”。那时对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家长对孩子的读书寄予了厚望。所以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手段,基本都能接受,哪怕是被老师体罚,家长也不会有什么意见。那个时候,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普遍都会跟老师说一句话——“孩子有什么不乖的地方,老师只管打。”事实上也是如此,一般孩子因为犯错误被老师体罚之后,回家都不敢和家长说,因为如果和家长说自己在学校犯错被老师打了,估计还得被爸妈打一顿。我们那时候,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是一路“打”过来的,班级优秀的成绩,也是“打”出来的,我们的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甚至校长,基本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曾经被他们打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现在的同学聚会,同学聚会谈论最多的就是当年被老师的责罚,不过,同学们的话语里,基本都带着感激之情。
而如今,几乎没有老师敢打学生,不要说打,骂也不敢,甚至是谈心交流也得字斟句酌,就怕哪个字眼刺激到孩子敏感的自尊。一方面,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要脆弱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真正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任何风雨。试看当今的学校,每次考完之后,班主任都要在家长群里发布“心灵鸡汤”,告诉家长我们的孩子都很努力,成绩也不是学习的全部——言外之意,成绩差一点没关系,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至于在怕什么,家长和老师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孩子读书是他的义务,也是学校承担的义务,适龄的少年儿童如果不去读书,学校要被问责,所以在这个年代,已经由学生到学校“求学”变为学校求学生读书了。
另外,家长的态度也和上一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有一部分家长,看问题基本就是站在学校的对立面。比如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业量大了,家长有意见,作业少了,家长有意见;比如放学的时间,放得早家长有意见,放得晚,家长也有意见;早上上学的时间也是如此。至于所谓的“适度”,其实很难找到。而这些家长处理问题的办法,就是投诉。现在投诉的途径很多,电话、网络、教育部门、政府部门,都能受理家长的投诉。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通过投诉解决问题,他们从孩子幼儿园开始,一路投诉到高中。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一部分教师越来越“佛系”,不要说打学生,就是家长要求老师骂一句,恐怕也会被教师拒绝。毕竟,万一出了什么事,老师真的担不起责任。
俗语有言:此一时彼一时,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