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望望爱吃糖
高能答主

2021-07-31 · 认真答题的教育小能手
望望爱吃糖
采纳数:1812 获赞数:9421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愤的意思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示:

面对问题,必须让学生先想,想到糊里糊涂,想到似是而非,想到似懂非懂,这时,再加以适时、适当的开导。学生对问题已经想明白了,就让他去努力地说,一直说到他实在表达不清时给予一点启发,以完善他的表达。

由此可见,古人的教学方法是由问题为导向,先让学生去思考,直到对问题有比较明晰的认知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在关键的环节上加以启发。

一个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考的多,教师教的少,学生讲的多,老师讲的少,师生、生生互动多,老师示范少。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逼着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说话,老师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启发、引导。

宁波泰诚装饰
推荐于2016-11-13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会举一反三。

  “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没有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更多点击:http://www.tcjtw.com/698.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秒懂百科官方
高粉答主

2018-09-26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万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3241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药闻百科世界
2015-04-22 · TA获得超过5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78万
展开全部
愤的意思是 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