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什么症状
展开全部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发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5~10岁的儿童少发,青少年及成人罕见,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的斑疹和疱疹,常伴发热,严重者可发生心、肺、脑等损害,甚至死亡。
1.发热
患者会有体温升高(多为37~38℃的低热),一般会在出疹前的3~6天中出现,会持续1~3天。发热的同时,可伴随食欲缺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2.口腔疱疹
本病发病较急,一般是口腔发生疱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2~3毫米大小的水疱,可迅速破溃发生靡烂或溃疡,常见于上腭、颊黏膜、齿龈及舌,会有口腔疼痛,可能会影响进食。
3.皮肤斑疹
约2/3的患儿发生皮肤损害,常见于手、足和臀部。其特征是2~10毫米大小的红色斑疹,中央有一个灰白色、椭圆形的水疱,一般有5~10个,无自觉症状。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偶有共济失调或四肢轻度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但不久即可恢复。
1.发热
患者会有体温升高(多为37~38℃的低热),一般会在出疹前的3~6天中出现,会持续1~3天。发热的同时,可伴随食欲缺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
2.口腔疱疹
本病发病较急,一般是口腔发生疱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2~3毫米大小的水疱,可迅速破溃发生靡烂或溃疡,常见于上腭、颊黏膜、齿龈及舌,会有口腔疼痛,可能会影响进食。
3.皮肤斑疹
约2/3的患儿发生皮肤损害,常见于手、足和臀部。其特征是2~10毫米大小的红色斑疹,中央有一个灰白色、椭圆形的水疱,一般有5~10个,无自觉症状。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偶有共济失调或四肢轻度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但不久即可恢复。
展开全部
你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不用输液,一般一周就可以痊愈,注意以下几点: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宝宝用物注意消毒。
3.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4.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5.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6.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7.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8.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9.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10.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11.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度,建议口服退热剂。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宝宝用物注意消毒。
3.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4.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5.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6.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7.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8.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9.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10.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11.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度,建议口服退热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