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发展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想远古时期,人制作了工具,极大的改变了生存模式,导致草地变良田,庄稼的耕作带来了畜业的大发展,人类又从中受益有了更进一步的文明的开启。类似这样的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分析不胜枚举。
对于人类应该怎么对待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顺应自然”,如老庄之说。什么样的生态造就什么样的人文,逆天必然改命,结局往往悲催。这基于中原农耕文化的生活认知,生态是我的,我要维护他。朴素而实用。但是缺少解决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实际问题的办法。还有观点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是源于西方宗教体系为本的思维习惯的自然延申。神创造人,并选某人为代言人。人所处的环境都是神创造的,这生态不是我的,所以我需要认识这个环境,了解其规律,再改变其为我所用。以此逻辑,其他地区的环境也不是我的,我如果了解了改变了那也就是我的了。这个观点富有探索意识,追求自然科学的根本,创造资源的效率更高,但是无法摆脱枯竭的死循环。
当今已是地球村的时代,单一解决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了。正确的方式需要结合两种思想的优点,用西方科学溯源的精神,本着中原循环可持续的态度。对待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
但是必须承认,人类定义美好的生态环境的标准也在时刻改变着。也可能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存方式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比如机械化(能用机械的肢体器官全换掉),圈养化(足不出户,生老病死全在一屋),虚拟化(人只保留产生意识的必要器官,其余全部废弃,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云互联),异形态(无人的实物,全部意识寄存于某其他形态物质中)等等……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努力倡导的生态保护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的环境标准并不能带给那时的人类什么价值,可能那时的人类又会建立什么新的生态环境的标准了吧。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