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算法
展开全部
阿朱对于算法的了解不多,总结如下,希望多多交流,改正瑕疵。
算法推荐主要有5种方式:
基于内容推荐:这是基于用户个人兴趣的推荐。根据用户个体的历史行为,计算对内容特征的偏好程度,进而推荐出与用户特征偏好匹配的内容。
协同过滤算法:这是基于群体的推荐。基于用户的相似度、内容的共现度,以及基于人口特征将用户聚集为不同群体来推荐。(解释一下:常见的协同过滤算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用户的(user-based),也即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如果A和B的兴趣相近,那么A喜欢的电影,B也很有可能喜欢。另一种是基于物品的(item-based),也即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性,如果电影C和电影D很相似,那么喜欢电影C的人,可能也会喜欢电影D。)
扩展推荐:基于用户兴趣点、内容类别等扩展。(你喜欢历史资讯,我推考古、寻宝的资讯给你)
新热推荐:基于全局内容的时效性、热度推荐。(在产品初期同时缺乏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时,内容分发效率很低。使用基于内容推荐算法效果不显著,而使用一些热点话题可在保证一定流量的同时,不断通过用户的个人行为(点赞、评论、浏览、收藏)来逐步精确用户画像和进行内容沉淀,为之后的个性化推荐做准备)。
环境特征:基于地域、时间、场景等推荐。(知乎上你们市的牙科诊所广告、婚庆广告)
每种算法的效果不一,组合味道更佳,因此很多公司都是采用“算法矩阵”的方式来推荐feed。(后文也会谈到这一点)
优势:
内容质量审核、社区治理(辱骂、撕逼),推荐商品,减少人工运营成本。
源源不断推荐给你感兴趣的feed,提升了用户粘性,商业化的潜力进一步加大。
让用户 kill time 的需求更好地被满足,增强用户体验
弊端:
1.算法本身或者算法背后的人产生技术错误——只要是人写的算法,就一定有出错的概率,比如德国居民凌晨发飙的智能音箱、失控的Uber自动驾驶汽车就是程序上的Bug导致的,这一类我们克服的办法其实相对简单。但对于另一种人为算计消费者的算法有时候可能我们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大数据杀熟现象,无论真实与否,这类问题往往很难识别,因此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抖音视频里你见不到“钱”字,只能看到“Q”来代替)
2.算法对于人性部分的忽略——现在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理解人类的感情和行为依然有巨大的鸿沟,Facebook提醒你给去世的亲人发生日祝福背后本质的原因在于AI无法真正理解死亡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因此需要人机结合(平台人工参与,用户举报等自治措施),不能单独依靠算法。
3.算法训练数据本身的偏见——目前人工智能的基本逻辑是先构建一个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然后用大量的数据去训练模型,然后用训练好的模型再来预测新的数据,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前提就是输入数据的重要性,比如变坏的微软机器人Tay之所以产生问题就是因为输入的数据中本身就存在偏见,如果现实世界数据本身就存在偏见,那么预测结果也一定会有偏见;
先下结论吧:算法不会导致“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这一判断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只会点击那些我们熟悉的、赞同的内容,不断让机器加深对我们的印象:原来他们只喜欢看这些!
但在现实中,这个前提是过于简化的,乃至是错误的。
在个体层面,我们有着多样的阅读动机,受到各种认知偏见的影响,可能倾向于点击某些特定类型的内容,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认同的那些。
在社交层面:我们在大多数APP上都存在着社交关系,以及主动选择关注的帐号,这些都对我们能接触到的内容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在APP上拥有一定社交关系的人,不太可能陷入狭窄的视野当中。
在技术层面:在算法的分类里说了,每种算法都有其利弊,因此很多公司都是采用“算法矩阵”的方式来推荐feed。但在普罗大众眼里,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而忽略了“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只是算法种类里的一种,其他类型算法也会被产品使用。
在企业层面:没有一个商场的经理,希望顾客每一次来到商场都只关注同一类别的商品。用户兴趣窄化对于商业化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博弈:
推荐太强了,关注力量就会弱。抖音沉浸式交互和基于内容的算法推荐是 kill time 的利器,推荐feed刷的过瘾了,你还会去刷关注feed吗?
共生:
算法有弊端,关注可以弥补或有所增益。推荐feed是忽略了人"社交性“这个特点,以知乎为例,关注的内容生产者传递给我们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途径来知道那几十个或上百的关注对象的产出内容。朋友圈满足我们窥探的信息需求,也同理。(另外从结果反推过程,大家看一下手里的B站、知乎、抖音、快手就清楚了)
算法推荐主要有5种方式:
基于内容推荐:这是基于用户个人兴趣的推荐。根据用户个体的历史行为,计算对内容特征的偏好程度,进而推荐出与用户特征偏好匹配的内容。
协同过滤算法:这是基于群体的推荐。基于用户的相似度、内容的共现度,以及基于人口特征将用户聚集为不同群体来推荐。(解释一下:常见的协同过滤算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用户的(user-based),也即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如果A和B的兴趣相近,那么A喜欢的电影,B也很有可能喜欢。另一种是基于物品的(item-based),也即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性,如果电影C和电影D很相似,那么喜欢电影C的人,可能也会喜欢电影D。)
扩展推荐:基于用户兴趣点、内容类别等扩展。(你喜欢历史资讯,我推考古、寻宝的资讯给你)
新热推荐:基于全局内容的时效性、热度推荐。(在产品初期同时缺乏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时,内容分发效率很低。使用基于内容推荐算法效果不显著,而使用一些热点话题可在保证一定流量的同时,不断通过用户的个人行为(点赞、评论、浏览、收藏)来逐步精确用户画像和进行内容沉淀,为之后的个性化推荐做准备)。
环境特征:基于地域、时间、场景等推荐。(知乎上你们市的牙科诊所广告、婚庆广告)
每种算法的效果不一,组合味道更佳,因此很多公司都是采用“算法矩阵”的方式来推荐feed。(后文也会谈到这一点)
优势:
内容质量审核、社区治理(辱骂、撕逼),推荐商品,减少人工运营成本。
源源不断推荐给你感兴趣的feed,提升了用户粘性,商业化的潜力进一步加大。
让用户 kill time 的需求更好地被满足,增强用户体验
弊端:
1.算法本身或者算法背后的人产生技术错误——只要是人写的算法,就一定有出错的概率,比如德国居民凌晨发飙的智能音箱、失控的Uber自动驾驶汽车就是程序上的Bug导致的,这一类我们克服的办法其实相对简单。但对于另一种人为算计消费者的算法有时候可能我们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大数据杀熟现象,无论真实与否,这类问题往往很难识别,因此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抖音视频里你见不到“钱”字,只能看到“Q”来代替)
2.算法对于人性部分的忽略——现在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理解人类的感情和行为依然有巨大的鸿沟,Facebook提醒你给去世的亲人发生日祝福背后本质的原因在于AI无法真正理解死亡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因此需要人机结合(平台人工参与,用户举报等自治措施),不能单独依靠算法。
3.算法训练数据本身的偏见——目前人工智能的基本逻辑是先构建一个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然后用大量的数据去训练模型,然后用训练好的模型再来预测新的数据,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前提就是输入数据的重要性,比如变坏的微软机器人Tay之所以产生问题就是因为输入的数据中本身就存在偏见,如果现实世界数据本身就存在偏见,那么预测结果也一定会有偏见;
先下结论吧:算法不会导致“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这一判断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只会点击那些我们熟悉的、赞同的内容,不断让机器加深对我们的印象:原来他们只喜欢看这些!
但在现实中,这个前提是过于简化的,乃至是错误的。
在个体层面,我们有着多样的阅读动机,受到各种认知偏见的影响,可能倾向于点击某些特定类型的内容,但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认同的那些。
在社交层面:我们在大多数APP上都存在着社交关系,以及主动选择关注的帐号,这些都对我们能接触到的内容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在APP上拥有一定社交关系的人,不太可能陷入狭窄的视野当中。
在技术层面:在算法的分类里说了,每种算法都有其利弊,因此很多公司都是采用“算法矩阵”的方式来推荐feed。但在普罗大众眼里,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而忽略了“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只是算法种类里的一种,其他类型算法也会被产品使用。
在企业层面:没有一个商场的经理,希望顾客每一次来到商场都只关注同一类别的商品。用户兴趣窄化对于商业化目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博弈:
推荐太强了,关注力量就会弱。抖音沉浸式交互和基于内容的算法推荐是 kill time 的利器,推荐feed刷的过瘾了,你还会去刷关注feed吗?
共生:
算法有弊端,关注可以弥补或有所增益。推荐feed是忽略了人"社交性“这个特点,以知乎为例,关注的内容生产者传递给我们价值,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途径来知道那几十个或上百的关注对象的产出内容。朋友圈满足我们窥探的信息需求,也同理。(另外从结果反推过程,大家看一下手里的B站、知乎、抖音、快手就清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迈杰
2024-11-30 广告
2024-11-30 广告
RNA-seq数据分析是转录组研究的核心,包括数据预处理、序列比对、定量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功能注释和可视化等步骤。数据预处理主要是质量控制和去除低质量序列。序列比对使用HISAT2、STAR等工具将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定量分析评估...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迈杰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