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了怎么办,每天都感到无聊、空虚怎么办

 我来答
感情大使17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703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50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34万
展开全部

根据最近的一项全美调查发现: “成年人每年有131天感到无聊” 。也就是说无聊是人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情绪,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与其相处,反而为了摆脱无聊,去做一些更无聊的事情(如:不停的刷手机,购物等)。为了避免大家去做一些更无聊的事情,对于什么是无聊,以及其成因和如何打破它,以下的内容或许能够帮助到你。

娱乐越多,却越无聊

无聊——是指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到充分的需求与满足,从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

你可能会问,随着社会事物不断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子,为何我们还会觉着外部刺激依旧是缺乏的状态呢?事实上,英国心理学家Barbalet也认为“无聊, 并不是对一种漠不关心状态的接受和顺从, 它有着其的兴奋性和不安定性”。其的兴奋性和不安定性表现为总想做点什么摆脱无聊,于是将自己置身在信息之中,源源不断接受信息的反馈。只是在这种每时每刻四面八方的信息席卷下,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感知刺激的阈限的上升,高速的生活节奏以及源源不断的娱乐供养,使我们的胃口变得刁钻,越来越难以感受“新奇”。

往往不是生活更无聊了,只是我们已经变得更麻木了,即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

无聊的成因:认知、情绪、个人特征

无聊的成因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它主要与认知、情绪、人格特征和行为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在认知加工水平上,无聊与注意力集中水平息息相关。 首先,注意力涣散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无聊感,而具有无聊倾向的个体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高无聊的人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主要表现为时间知觉方面,高无聊的人常常高估时间的流逝。最后,无聊感还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活动,有研究者认为,无聊状态会导致个体认知需求的下降,越多体会到无聊,越不喜欢思考。

譬如流水线的功能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天天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造成工人不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本身,更像是一台机器。无聊、乏味是这份工作的常态,很多工人都会表示,即使这里开出再高的价格,也不会考虑自己的子女来到这里工作,因为在这长时间的工作会丧失对外在事物求知的欲望,对身心是一场严重的摧毁。

2.由于受注意力涣散的影响,导致个体无法专注于事物本身,造成行动力受阻,达不到预期目标。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会延伸出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中,甚至有的人为了急于摆脱无聊,他们往往又会沉浸于一些破坏性或具有感官刺激的活动,例如暴食、赌博、酒精或药物滥用、电视或网络成瘾等功能不良行为。Farme等人也曾在研究中发现无聊和抑郁、焦虑、无希望感、孤独呈显著的正相关,甚至有人认为无聊是“对没有意义活动和情境的焦虑”, “对抑郁的愤怒”。这个部分在长时间玩手机的人当中随处可见,手机承载了大部分人因为无聊所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现在只要打开手机能上网,就会有层出不穷的信息给我们反馈,你不用再去等待,但长此以往你会发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只增不减。因为无聊是不可避免的常态,你需要的是如何与它自处。

3.从人格特征的角度来看,许多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似乎更容易感到无聊,他们对外部刺激的需求比内向的人更为强烈。 这是由于性格外向的人对体内多巴胺较不敏感所致,而需要大量的多巴胺的注入,这时就需要其伙伴肾上腺素的出现,而肾上腺素只有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才可以分泌,使得大脑中具有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性格外向的人越活跃,就会有越多的快乐感被激发,使多巴胺增多,因此面对无聊性格外向的人反应更强烈。

摆脱无聊,需要做好这3点

说了这么多,那么面对无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无聊应对即指“个体重建知觉、意识来减少无聊和增加内部愉快的体验”。 因此, 无聊应对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 它能帮助个体减少不良的行为和不想要的结果。

首先,提高专注力是改善无聊的方式之一。 最明显的指标是用头脑做好手里现在在干的这件事,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因为当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时间对于他来说不再是漫长的等待,反而是被有效的利用,这样既增强了自主感,也会不再被无聊的情绪所控制。

其次,要克服因无聊所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须唤醒内在积极的自我意识。 这就需要确保自身能完成的情况下,有序制定小目标和大目标,一旦小目标得以实现,不仅可以激励自身得到正向反馈,还可以促使后续的行动。大目标的实现,则可以彻底激发内在自我,用现在成功的方式彻底替代无聊。

最后,用正念的方式接纳你自己当下的状态。 因为当下的状态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给了人们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望的机会,也给了人们去注意自己目前生活环境的机会。心理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曾提出过“最优体验”的概念,即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往往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体会到渴望已久的宝贵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无聊背后真正的成因,用行动和思想赶走无聊,以积极、真实的感受去找寻属于你的“最优体验”。

文/筱荔子

燕园心理团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