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端午节
2022端午节是6月3号。2022年6月3日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2021年的端午节出现在公历6月14日,2023年的端午节落在公历6月22日,这意味着今年的端午节比去年提前了11天,比明年更是早到了19天。
端午节的特点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
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五月开始;“午”,先秦时与“五”相同。端午就是五月开端的第五天。五月端午,又称端五、端阳、重五或重午。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争论不休,概括起来,端午节的来历大概有六种说法:一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二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逝世;三说是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四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大将军伍子胥,属吴楚两地风俗;五说是纪念会稽孝女曹娥,属浙江会稽风俗;六说端午节的起源来自五月五日的恶月、恶日俗忌。
以上各家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或局限性。在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人们生活相对囿于一个狭窄的空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六种说法,只有一、二说产生了全国影响,并最为人们普遍接受。我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远古的龙图腾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