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所在山川的秀美景色

 我来答
韩琴1009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08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8.2万
展开全部

《答谢中书书》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绘所在山川的秀美景色,文中描写形态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文中描写色彩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全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白话文释义: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扩展资料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声响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

云遮世说的生活
2016-03-15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云遮世说的生活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5645 获赞数:75748
1992年毕业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愧于才疏学浅,遂于2000年再入陕西师范大学,进修教育硕士。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描绘方面:从山川草木到飞禽走兽。并且有静有动,动静相生,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
2、原文全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作者: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angjinlong76
活跃答主

推荐于2017-11-27 · 非职业答题人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7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9亿
展开全部
你好,
从形态 色彩 声音三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的 追问:麻烦帮我从课文里找出有关句子 回答:形态: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色彩: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 声音: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