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丹参也叫做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是一种中药,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丹参是怎么 种植 的。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丹参的种植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丹参的种植技术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繁殖 方法
(一)种子育苗:
1.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10~12h。然后捞出稍晾一下。放入极少量食用碱进行揉搓。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催芽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温度25~30℃和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2~3次.经过5~6天有40%~60%的种子显露胚根后即可播种。
2.播种。播种前灌足底墒水。播量按苗距3cm×3cm,8m 床畦可育成8800株丹参种苗,供667m 土地移栽使用。播种前按每8m苗床备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0.5kg,腐熟干牛粪或营养细土5kg配制成生物菌肥,均匀撒施畦面,然后把种子均匀播撒在生物菌肥上面,最后在种子上面覆盖1cm的过筛细土或细沙。
(三)分根繁殖育苗(适于小拱棚育苗):
立春 后(2月中旬)将根茎挖出,选用粗壮、无病害的侧根做种根。制种时将直径0.5cm的侧根剪成6cm长的节段,上口剪平,下口剪斜,并将剪口在草木灰中蘸一下。插根时,应将根的头、尾、中间节段分开归类摆放。按行距3cm开沟,沟深8cm,然后按株距3cm将种根摆在沟内。根条大头向上。不能倒置并略低于畦面2cm。接着挖第二行沟并将挖出的土填入第一行沟内,填土至半沟时充分浇水,使土湿透,再填平沟。亦可不开沟按行、株距2cm×3cm的密度直接将种根植入床畦内。浇足水,覆盖2cm厚的细肥土后,搭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四周用土或泥压实。棚内气温白天应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8℃,插后15~20天即可生根出苗。
苗期管理
春季 清明 前播种,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周围用细土 压严,防止进风。阳畦和小拱棚育苗,夜间要加盖草苫。 夏至 至 处暑 前育苗的,应在苗床上加遮阳设施,防止灼伤幼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拔草,第一次间苗应在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苗距1~1.5cm,第二次在2叶时进行,苗距为2~3cm。苗床土壤的适宜含水量是20%~ 22%,当苗床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 7%时应及时浇水。
整地施肥
栽培丹参一般选择2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化学肥料、农药和没有残留有害物质的地块进行栽种。整地前每亩用土壤活化素150g和腐殖酸100g进行喷洒后,深耕25~30cm,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和有害物质。同时于犁地前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00kg,然后耕耙平整做畦。平畦适用于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畦150cm,栽种丹参4行。高畦适用于中厚土层地块,畦面宽140cm,栽种丹参4行,沟宽20cm,垂直高度25cm左右。起垄适用于土层较浅的山岗薄地和水渍地,垄面宽60cm,种植丹参2行,垂直高度20cm以上。
移栽定植
春季可于 清明节 前定植大田,夏季育出的苗可在9~10月定植大田。丹参一般每亩 定植7000~8800株,定植方法分为沟植和穴植。做畦整地的多采用开沟定植,行距36~40cm,沟深应根据苗根的深浅确定,一般在10cm左右。开沟后,沟内均匀施入掺拌了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硅酸盐菌(生物钾)的牛粪末。施入量为每亩 固氮菌5kg、生物钾3kg、干牛粪末50kg,然后栽苗。移栽时,要把壮苗、弱苗分级,淘汰病苗和劣苗,保证田间整齐度。栽苗时要使秧苗直立。根垂直向下,栽苗深度以培土接近子叶为宜,并压实苗周围土壤。防止浇水时倒苗。移栽定植丹参要做到随栽随浇。栽一畦浇一畦,3~4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以保证迅速缓苗。起垄的要进行穴栽。
田间管理
补苗宁早勿晚,使其尽快赶上已成活的苗。达到生长一致。中耕除草每年需要进行3~4次。除草方法可用人工锄草或拔草,或机械除草,但不能用化学方法除草。丹参的花期为5~6月份。在不收取种子的情况下应及早摘掉花絮。丹参是一种喜钾、喜有机肥的植物,栽培时除施足底肥外。于第二年和第三年春季发芽后(4月下旬)追施一次饼肥或优质腐熟农家肥。另外于每年的3月上旬及7月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洒叶面营养液和腐殖酸。每亩 施用量150g。根外追肥叶面喷施应选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叶面喷洒要均匀,叶子正面、背面都要喷洒。
采收加工
丹参生长次年即可采集药材。采收时间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采挖。先将地上茎叶除去,在畦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条,防止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cm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不时翻动,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则称统丹参。
病虫害防治
(一)根腐病。5~11月发生,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危害严重,可使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
(二)根结线虫病。砂性重的土壤,因透气性好,易发病。防治方法:整地前每亩用98%必速杀7~10kg,撤施并与土壤混拌均匀,4~5天后整地,1~2天后即可移栽。
(三)棉铃虫。幼虫钻食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防治方法:可在蕾期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四)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多发。防治方法:可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喷施。此外,还有蛴螬、蚜虫等危害应注意防治。
丹参的 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个叫“阿明”的青年。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自幼在风浪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称“小蛟龙”。有一年,阿明的母亲患了妇科病,经常崩漏下血,请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阿明甚是一筹莫展。正当此时,有人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其母亲的病。阿明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村里的人听说后,都为阿明捏着一把汗,因为去无名岛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欲上岛者十有九死,犹过“鬼门关”。但病不宜迟,阿明救母心切,毅然决定出海上岛采药。
第二天,阿明就驾船出海了。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终于闯过“鬼门关”、顺利登上了无名岛。上岸后,他四处寻找那种开着紫蓝色花、根是红色的药草。每找到一棵,便赶快挖出其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阿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村里人对阿明冒死采药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说这种药草凝结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给这种根红的药草取名“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丹参”了。
故事 中所说的“丹参”,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适用于血淤、血热、血淤兼热或血热兼淤所致的各种病证,尤为妇科、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淤兼热者所常用。按故事所说,阿明的母亲所患的崩漏病证,大概也是血淤兼热所致,故服用该品收效。当今,该药又被制成注射剂、滴丸等,用于心脑血管等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丹参的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密布淡黄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外皮土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开花,顶生和腋生的轮伞花序,每轮有花3~10朵,多轮排成疏离的总状花序;花萼略成钟状,紫色;花冠2唇形,蓝紫色,发育雄蕊2个,伸出花冠管外而盖于上唇之下,退化雄蕊2个,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片不相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丹参的根茎短粗,根细长,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长约10到25厘米,直径0.5到1.5厘米。表面棕红色或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外皮呈鳞状片剥落。质坚且脆。断面疏松;皮部暗棕红色,木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维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以条粗、色紫红色为佳。花期5–7月,果期8月。
丹参的鉴别方法
1、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2、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3、丹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4、酒丹参:形如丹参片,表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
看了丹参怎么种植还看:
1. 丹参的用法用量
2. 中药丹参的功效和作用
3. 丹参茶的功效与做法
4. 丹参的作用及丹参的用法
5. 丹参的用法用量
丹参的种植技术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繁殖 方法
(一)种子育苗:
1.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10~12h。然后捞出稍晾一下。放入极少量食用碱进行揉搓。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催芽布袋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温度25~30℃和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2~3次.经过5~6天有40%~60%的种子显露胚根后即可播种。
2.播种。播种前灌足底墒水。播量按苗距3cm×3cm,8m 床畦可育成8800株丹参种苗,供667m 土地移栽使用。播种前按每8m苗床备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0.5kg,腐熟干牛粪或营养细土5kg配制成生物菌肥,均匀撒施畦面,然后把种子均匀播撒在生物菌肥上面,最后在种子上面覆盖1cm的过筛细土或细沙。
(三)分根繁殖育苗(适于小拱棚育苗):
立春 后(2月中旬)将根茎挖出,选用粗壮、无病害的侧根做种根。制种时将直径0.5cm的侧根剪成6cm长的节段,上口剪平,下口剪斜,并将剪口在草木灰中蘸一下。插根时,应将根的头、尾、中间节段分开归类摆放。按行距3cm开沟,沟深8cm,然后按株距3cm将种根摆在沟内。根条大头向上。不能倒置并略低于畦面2cm。接着挖第二行沟并将挖出的土填入第一行沟内,填土至半沟时充分浇水,使土湿透,再填平沟。亦可不开沟按行、株距2cm×3cm的密度直接将种根植入床畦内。浇足水,覆盖2cm厚的细肥土后,搭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四周用土或泥压实。棚内气温白天应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8℃,插后15~20天即可生根出苗。
苗期管理
春季 清明 前播种,播种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周围用细土 压严,防止进风。阳畦和小拱棚育苗,夜间要加盖草苫。 夏至 至 处暑 前育苗的,应在苗床上加遮阳设施,防止灼伤幼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拔草,第一次间苗应在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苗距1~1.5cm,第二次在2叶时进行,苗距为2~3cm。苗床土壤的适宜含水量是20%~ 22%,当苗床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 7%时应及时浇水。
整地施肥
栽培丹参一般选择2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化学肥料、农药和没有残留有害物质的地块进行栽种。整地前每亩用土壤活化素150g和腐殖酸100g进行喷洒后,深耕25~30cm,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和有害物质。同时于犁地前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4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00kg,然后耕耙平整做畦。平畦适用于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畦150cm,栽种丹参4行。高畦适用于中厚土层地块,畦面宽140cm,栽种丹参4行,沟宽20cm,垂直高度25cm左右。起垄适用于土层较浅的山岗薄地和水渍地,垄面宽60cm,种植丹参2行,垂直高度20cm以上。
移栽定植
春季可于 清明节 前定植大田,夏季育出的苗可在9~10月定植大田。丹参一般每亩 定植7000~8800株,定植方法分为沟植和穴植。做畦整地的多采用开沟定植,行距36~40cm,沟深应根据苗根的深浅确定,一般在10cm左右。开沟后,沟内均匀施入掺拌了高效固氮抗病组合菌、硅酸盐菌(生物钾)的牛粪末。施入量为每亩 固氮菌5kg、生物钾3kg、干牛粪末50kg,然后栽苗。移栽时,要把壮苗、弱苗分级,淘汰病苗和劣苗,保证田间整齐度。栽苗时要使秧苗直立。根垂直向下,栽苗深度以培土接近子叶为宜,并压实苗周围土壤。防止浇水时倒苗。移栽定植丹参要做到随栽随浇。栽一畦浇一畦,3~4天后再浇1次缓苗水,以保证迅速缓苗。起垄的要进行穴栽。
田间管理
补苗宁早勿晚,使其尽快赶上已成活的苗。达到生长一致。中耕除草每年需要进行3~4次。除草方法可用人工锄草或拔草,或机械除草,但不能用化学方法除草。丹参的花期为5~6月份。在不收取种子的情况下应及早摘掉花絮。丹参是一种喜钾、喜有机肥的植物,栽培时除施足底肥外。于第二年和第三年春季发芽后(4月下旬)追施一次饼肥或优质腐熟农家肥。另外于每年的3月上旬及7月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洒叶面营养液和腐殖酸。每亩 施用量150g。根外追肥叶面喷施应选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叶面喷洒要均匀,叶子正面、背面都要喷洒。
采收加工
丹参生长次年即可采集药材。采收时间为12月中旬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发前采挖。先将地上茎叶除去,在畦一端开一深沟使参根露出。顺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条,防止挖断。挖出后,剪去残茎。如需条丹参,可将直径0.8cm以上的根条在母根处切下,顺条理齐,曝晒,不时翻动,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曝晒至干,装箱即成“条丹参”。如不分粗细。晒干去杂后装入麻袋则称统丹参。
病虫害防治
(一)根腐病。5~11月发生,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危害严重,可使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
(二)根结线虫病。砂性重的土壤,因透气性好,易发病。防治方法:整地前每亩用98%必速杀7~10kg,撤施并与土壤混拌均匀,4~5天后整地,1~2天后即可移栽。
(三)棉铃虫。幼虫钻食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防治方法:可在蕾期喷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西维因600倍液防治。
(四)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多发。防治方法:可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喷施。此外,还有蛴螬、蚜虫等危害应注意防治。
丹参的 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个叫“阿明”的青年。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自幼在风浪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称“小蛟龙”。有一年,阿明的母亲患了妇科病,经常崩漏下血,请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阿明甚是一筹莫展。正当此时,有人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其母亲的病。阿明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村里的人听说后,都为阿明捏着一把汗,因为去无名岛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欲上岛者十有九死,犹过“鬼门关”。但病不宜迟,阿明救母心切,毅然决定出海上岛采药。
第二天,阿明就驾船出海了。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终于闯过“鬼门关”、顺利登上了无名岛。上岸后,他四处寻找那种开着紫蓝色花、根是红色的药草。每找到一棵,便赶快挖出其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阿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村里人对阿明冒死采药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说这种药草凝结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给这种根红的药草取名“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丹参”了。
故事 中所说的“丹参”,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适用于血淤、血热、血淤兼热或血热兼淤所致的各种病证,尤为妇科、内科及外伤科证属血淤兼热者所常用。按故事所说,阿明的母亲所患的崩漏病证,大概也是血淤兼热所致,故服用该品收效。当今,该药又被制成注射剂、滴丸等,用于心脑血管等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丹参的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密布淡黄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外皮土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开花,顶生和腋生的轮伞花序,每轮有花3~10朵,多轮排成疏离的总状花序;花萼略成钟状,紫色;花冠2唇形,蓝紫色,发育雄蕊2个,伸出花冠管外而盖于上唇之下,退化雄蕊2个,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片不相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丹参的根茎短粗,根细长,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长约10到25厘米,直径0.5到1.5厘米。表面棕红色或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外皮呈鳞状片剥落。质坚且脆。断面疏松;皮部暗棕红色,木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维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以条粗、色紫红色为佳。花期5–7月,果期8月。
丹参的鉴别方法
1、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2、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3、丹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4、酒丹参:形如丹参片,表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
看了丹参怎么种植还看:
1. 丹参的用法用量
2. 中药丹参的功效和作用
3. 丹参茶的功效与做法
4. 丹参的作用及丹参的用法
5. 丹参的用法用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