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
展开全部
读《中庸》这本书,第一个难以回避的是对中庸这个概念内涵的理解:什么是“中庸”?这本书里并没有明确解释。早期儒家只负责提出了这个哲学概念,后代的儒家圣贤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为了各自的目的对它加以阐释,或借题发挥。
中庸是中道之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如何应用中之道,以达到和谐的目的。子思认为中庸之道“不远人”,“无止息”,所以它又是平常之道,不变之道。
在第一章中讲中庸之道目的是“致中和”,所以我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在内为中”“在外为和”。中庸是体,和谐是用。
现代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折中主义,是和稀泥,是毫无原则,明哲保身的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还有些人认为中庸之道说得太玄乎,什么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认为为人处世绝对没有这样一个无法量化的标准来照着做。
那么“中庸”的中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觉得有。既然是为求得平衡和谐,那总有一个标准可用,不过,这个标准不像天平,有一个处于中间的固定支点,中庸的“中”是抽象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时、因人、因地、因事而变化,这个标准就是早期儒家提出的德,德是标准,是永不变更的原则,所以修中庸之道其实是修德,修德就是明明德,就是止于至善,就是“致良知”。做到中的方法有忠恕、守礼、素位而行、遇事要有准备。
儒家认为德本先天有,后天受世俗物欲的蒙蔽,所以人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去修道,以达到回归天性的目的,中庸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德,达到中庸,人才能在达到人与人,物与物,天与人的和谐。才能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那么知道了中庸的字面意思是不是就真懂得中庸之道了呢?否!真正的懂并不是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去照着实行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才是最终的目的。任何方法论都是为了实践,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理论都是无用的理论,是空谈!
中庸之道是先贤遗留下来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自有能经受得住时间淘洗的精华。并且我认为 这个思想应该是古代圣贤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指导现实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圣人怀着悲悯之心,寻求使社会回归安定和谐的途径和方法,儒家圣贤提了“仁”“礼”“义”“明德”这些思想,怎样在社会现实中灵活地应用它,那就是中庸,所以,中庸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治国安邦,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当然,早期儒家思想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孔子提出崇德,遵礼,崇的是当时社会所提倡尊崇的道德,遵礼也只是遵循周礼,时移世易,德和礼的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读经典,可以吸收和应用那些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今世界上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的东西。取不取是态度问题,能取多少那就看个人的智慧和修行了。一个人一直走在追求真理路上才是正道,那怕能领悟到一点,能在实际生活中应,并推而广之,也是好的。
《中庸》中提出了修道的五个方面:一中庸之道于修身,二中庸之道与齐家,三中庸之道与治国,四中中庸之道与诚,五中庸之道与圣人。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关于第十六章“鬼神章”的理解。鬼神盛徳,虽然看不到听不见,我却无处不在,让人诚心祭祀它,这看起来和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些矛盾。这里的鬼神我认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它象征祖先流传下来的精神,对鬼神的崇敬其实就是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是对祖先精神的继承和光大,是对先辈之德的敬畏心。因为缺少的这种对道德的敬畏心,人们就会肆意妄为。现代社会一些人的价值观的物质化其实就是对道德敬畏心丢失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重建精神家园,一个国家要有民族精神,一个社会要有社会价值观,一个企业要有企业文化,一个学校要有校园文化,一个家要有家风……
中庸是中道之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如何应用中之道,以达到和谐的目的。子思认为中庸之道“不远人”,“无止息”,所以它又是平常之道,不变之道。
在第一章中讲中庸之道目的是“致中和”,所以我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在内为中”“在外为和”。中庸是体,和谐是用。
现代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折中主义,是和稀泥,是毫无原则,明哲保身的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还有些人认为中庸之道说得太玄乎,什么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认为为人处世绝对没有这样一个无法量化的标准来照着做。
那么“中庸”的中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我觉得有。既然是为求得平衡和谐,那总有一个标准可用,不过,这个标准不像天平,有一个处于中间的固定支点,中庸的“中”是抽象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时、因人、因地、因事而变化,这个标准就是早期儒家提出的德,德是标准,是永不变更的原则,所以修中庸之道其实是修德,修德就是明明德,就是止于至善,就是“致良知”。做到中的方法有忠恕、守礼、素位而行、遇事要有准备。
儒家认为德本先天有,后天受世俗物欲的蒙蔽,所以人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去修道,以达到回归天性的目的,中庸是至德,也就是最高的德,达到中庸,人才能在达到人与人,物与物,天与人的和谐。才能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那么知道了中庸的字面意思是不是就真懂得中庸之道了呢?否!真正的懂并不是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去照着实行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才是最终的目的。任何方法论都是为了实践,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理论都是无用的理论,是空谈!
中庸之道是先贤遗留下来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自有能经受得住时间淘洗的精华。并且我认为 这个思想应该是古代圣贤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用以指导现实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圣人怀着悲悯之心,寻求使社会回归安定和谐的途径和方法,儒家圣贤提了“仁”“礼”“义”“明德”这些思想,怎样在社会现实中灵活地应用它,那就是中庸,所以,中庸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治国安邦,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当然,早期儒家思想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孔子提出崇德,遵礼,崇的是当时社会所提倡尊崇的道德,遵礼也只是遵循周礼,时移世易,德和礼的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读经典,可以吸收和应用那些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今世界上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的东西。取不取是态度问题,能取多少那就看个人的智慧和修行了。一个人一直走在追求真理路上才是正道,那怕能领悟到一点,能在实际生活中应,并推而广之,也是好的。
《中庸》中提出了修道的五个方面:一中庸之道于修身,二中庸之道与齐家,三中庸之道与治国,四中中庸之道与诚,五中庸之道与圣人。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关于第十六章“鬼神章”的理解。鬼神盛徳,虽然看不到听不见,我却无处不在,让人诚心祭祀它,这看起来和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些矛盾。这里的鬼神我认为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它象征祖先流传下来的精神,对鬼神的崇敬其实就是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是对祖先精神的继承和光大,是对先辈之德的敬畏心。因为缺少的这种对道德的敬畏心,人们就会肆意妄为。现代社会一些人的价值观的物质化其实就是对道德敬畏心丢失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重建精神家园,一个国家要有民族精神,一个社会要有社会价值观,一个企业要有企业文化,一个学校要有校园文化,一个家要有家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