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强弱
以下是判断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强弱的方法: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还原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
还原剂---氧化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二、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
(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
(2)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顺序 :K+Pt>Au
(4)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F---Cl/O---Br---I---S---N---P---C---Si---H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六、根据元素酸碱性强弱比较:
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 。
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 。
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
七、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八、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判断: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九、根据元素化合价价态高低判断:
一般来说,变价元素位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扩展资料: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
2023-06-12 广告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质子越多吸引力越强;和价层结构有关,如果达到稳定状态了,轨道全满或半充满,就很难得失电子,如稀有气体,过渡金属.此外,最外层电子越多,就越容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原子半径越小,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
扩展资料:
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它是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伊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维坐标以图形表示的话,就是电子云。
参考资料来源: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质子越多吸引力越强。与价层结构有关,如果达到稳定状态了,轨道全满或半充满,难得失电子,如稀有气体、过渡金属。
此外,最外层电子越多,就越容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
原子半径越小,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
扩展资料:
根据物质得失电子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由电子与中子、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相对于中子和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显得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42倍。
当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不等时,原子会带电,称这原子为离子。
当原子得到额外的电子时,它带有负电,叫阴离子,失去电子时,它带有正电,叫阳离子。
若物体带有的电子多于或少于原子核的电量,导致正负电量不平衡时,称该物体带静电。当正负电量平衡时,称物体的电性为电中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得失法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质子越多吸引力越强;和价层结构有关,如果达到稳定状态了,轨道全满或半充满,就很难得失电子,如稀有气体、过渡金属。此外,最外层电子越多,就越容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原子半径越小,易得电子,反之易失去。
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从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失电子越容易,化学性质越活泼。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都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电子,从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且,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越容易,化学性质越活泼。
扩展资料:
性质特征
电子块头小重量轻(比μ介子还轻205倍),被归在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轻子是物质被划分的作为基本粒子的一类。电子带有二分之一自旋,满足费米子的条件(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电子所带电荷约为-1.6×10-19库仑,质量为9.10956×10-31kg(0.51MeV/c2)。
通常被表示为e⁻。与电子电性相反的粒子被称为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电子在原子内做绕核运动,能量越大距核运动的轨迹越远,有电子运动的空间叫电子层,第一层最多可有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可以有8个,第n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后一层的电子数量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1、2、3电子为金属元素,4、5、6、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
排布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它是1926年奥地利学者薛定谔在德布罗伊关系式的基础上,对电子的运动做了适当的数学处理,提出了二阶偏微分的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这个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维坐标以图形表示的话,就是电子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
1、依据金属性判断:
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金属性常表示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2、依据还原性判断:
物质含有的粒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本身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还原性就越弱。
扩展资料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P>S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