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对策略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对策略
【论文摘要】目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操作层面提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构建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相适应的全面评价体系等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职院校实行大规模扩招,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已初具规模。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工作的生命线,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扩招后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要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需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典型、表彰先进,使广大学生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并及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明确高职的培养目标、方向和任务,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2.根据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教学。针对高职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参差不齐、起点不一的特点,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打破自然分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整体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主动性、独立性和高效性,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在问题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创新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造成的变化,充分考虑未来职业对从业者知识能力的要求来设定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此,应摆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坚持基础理论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增强实践课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教学重视应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具有实验、实训、实习功能的产业基地。
2.注重中职、普高与高职之间知识领域的衔接和沟通,完善学生知识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口生源和普高生源混合培养,由于中职、普高与高职之间知识领域缺乏衔接和沟通,致使已有的知识体系重叠或不完整,在没有相应的过渡教育的情况下,固定学年制很难如期实现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化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把衔接、沟通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当中,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都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文化课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源,加强对文化基础课程的渗透和衔接;对专业知识欠缺的普高生源,需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渗透与衔接。同时教学中要恰当处理教材,进行有目的、有系统地提炼新知识点,不断穿插、补充旧知识,查漏补缺,实行教补结合。
3.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生源质量来看,要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更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在强调实践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和谐发展,将人格培养和技能培养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高职院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高职院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得越快,教学改革的思路就会越清晰,步伐就会越快。发展高职教育,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现代职教理念,树立高职特色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主要应做到明确高职培养目标,重视高职教育;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高职教学质量观以及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等。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办学之本。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需要改变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的理论强、技能差的不合理结构,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有别于普通高校之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的好教师,又具有指导、示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能手。
为此,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开展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教师来讲,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为此教师需要完善合理的师德内容:高度的政治觉悟,热爱学生和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品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德才兼备的道德风范,追求“慎独”、“身正”修养的职业道德境界,塑造全新的高职院校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