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读护理系是什么体验?出来后有前途吗?
第一,生源尴尬。北医有几个“调剂专业”,曾经这些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被调剂的,没几个学生主动报名:护理本科,医学英语和预防医学五年制。很多学生or她们的高中母校or她们的家长都是冲着北大的名声报的北医,拿着省里非常靠前的排名,最后被调剂到很遗憾的专业。护理这个专业真的需要学霸才能学吗?全国各地都有护校。
第二,专业内学历尴尬。要知道,北大护理专业还有个“护理专科”(简称护专)。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说她是北大护理的,那么首先要问问是北大护理本科的,还是专科的。护专是专门在北京招生,而且只招北京生源。护专的学生只要校内成绩达到要求,排名靠前,就可以专升本。也就是说专科生可以毕业拿到北大的本科文凭哦。其他各省来的高分考生来到护理系的,到底考到北大是来做啥的? PS:近几年,护理专科已经取消了。
第三,就业尴尬。北医几大专业: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英语、护理。临床医学毕业当大夫,基础医学是专业的医学科研人员,口腔医学如字面意,最后都是口腔医生,药学多毕业去医药公司。医学英语虽说也是调剂大户,但毕竟毕业有英语专八加上医学背景,不管是升学深造还是学个第二学位转专业都无比有优势。
预防医学可能收入不是很高,但多数学生都能保研,而且最后多在疾控、海关、卫生系统等政府部门工作,工作稳定,也可以去药企搞数据统计和分析,在这次疫情里也充分展示了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但是护理则很尴尬,不管你是护专还是本科,毕业以后不转专业只能去医院当护士,而且由于护专是北京本地人,在本地择业上更有优势,护本的就业面反而并不宽。
基于以上至少三点的原因,北大护理系的女生(后来有男生了,但是男生不会被调剂,只有报志愿了才会被分到)堆积了对这个专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彷徨。在五年or四年的时间内,想在寻求转变,所以这几年之内学习犹如高三再现。基于同样的迷茫和困惑,同学之间相互理解多于相互竞争,而且前几年基础课多和预防等专业学生一起上课,并且可以选择北大双学位,多了很多开拓视野和了解其他专业的机会,为自己未来开拓职业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