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和日企,区别在哪里?
展开全部
应人之邀,去一家企业给帮忙做了一天翻译。这是一家中国私营企业,要成为一家日企的供应商,对方客户企业过来审核资质。审核过程,我全程跟踪,深刻体会到日企和中企真的有很大的差别。
1,事态应对,准备不足
供应商资格审查其实是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我认为它重要到不能错过任何一句话。因为,这关系到能否成功成为对方供应商,能否扩大公司业务,能否赚到更多钱,最后让所有员工有更高的收入,公司本身的实力能否增强。
今天要审核的条目,双方公司都已经信息互通,而且已经非常明确。中方公司也已经在纸面上确定了怎么回答,并且具体到每个问题谁来回答。
但是在实际的进程中,每问到一个问题,需要拿管理实绩的证据时,各位经理就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比如对方问到:在试做时失败的经验。如何运用到量产的?技术员拿来的是设计开发书。然后对方问到:贵公司除了刚才说的两点优势之外,还有别的优势吗?一位商务经理又顽固的、被打断两次也不罢休的把那两个众所周知的优势重复强调了一遍。在生产现场更是出现了多次答非所问的情况。
后来我才知道,比如失败经验的活用,实际上有在做,但是没有留下证据。可是审查项目上有这条啊,应该事前准备一下对不对。
整个管理证据的资料审查过程中,好长时间都在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去找资料。找来的速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得不多次停止,多次回头。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显得很乱。
这种重要的场合应该把需要的资料事先准备好。这既是展现自己公司做事周到,又能体现对此事和客户的重视。
2,安全管理疏松
所有的正规点的生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工装,安全鞋,帽子,头盔之类的。这些用品是保障员工安全的,所以工装和安全鞋是必须要求穿戴的。这家公司,三个车间,不同的工装,只有上衣没有裤子,安全鞋也没有。劳保用品不齐全,或者对穿戴要求不严格,就说明安全意识不够强。
在现场时,客户的审查员问了一句:“如果发生火灾,你们是怎么进行紧急应对的?”一个大概也是管理层的人,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也许工厂内部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所以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那些历史长点的企业,多多少少都发生过安全事故,所以也都知道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道理。安全这件事,平时没感觉,不在乎,关键时刻就可能要了命。所以, 像那些管理规范的日本企业一样,中国的企业也应该把安全意识当作呼吸,养成习惯去遵守。
3,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
就像每天高喊减肥一样,不去行动就没有任何效果。一条生产线每天哪个时间发生了什么问题,都要记录下来,以便提早发现问题,预防问题演变到更严重。这家公司的生产管理表上,竟然一片空白。这就说明对产线的管理,设备的管理也是很松懈的。
我见过比较严格的产线管理,作业者动作延迟了几秒钟都要记录下来的。当然设备故障修理了多长时间,更要详细记录并汇报。
4,空间布局不紧凑
有一个词叫做小家子气,日本人做什么都很“小气”。但有时候,这“小气”很值得学习借鉴。我见过的日本企业里每平方米的空间都利用的很恰当,中国企业,就特别显示出中国地大的特点来,厂房内很多空地,或者布局松散。其实,这不完全是地方大或小的区别,而是考虑到 前后工序的关系,布局紧凑可以省搬运距离和搬运时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当然,我所比较的是有多年历史的大型日企和刚出道几年的年轻中企,或许不该放在同一标准下去衡量,也更不是崇洋媚外。只是觉得, 日企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模仿的精细做法,如果我们的企业认真去学习,以中国人的聪明和灵活,我们超越日本企业指日可待,难道不是吗?
愿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壮大,愿中国的技术越来越精湛,愿国产产品有更优良的品质,得到真正的信赖! 我多么希望,就像日本的大街上跑的都是日本车一样,中国的大路上,也应该跑的都是中国品牌的车!中国企业,加油吧!中国人,加油吧!
1,事态应对,准备不足
供应商资格审查其实是一个很正式的场合,我认为它重要到不能错过任何一句话。因为,这关系到能否成功成为对方供应商,能否扩大公司业务,能否赚到更多钱,最后让所有员工有更高的收入,公司本身的实力能否增强。
今天要审核的条目,双方公司都已经信息互通,而且已经非常明确。中方公司也已经在纸面上确定了怎么回答,并且具体到每个问题谁来回答。
但是在实际的进程中,每问到一个问题,需要拿管理实绩的证据时,各位经理就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比如对方问到:在试做时失败的经验。如何运用到量产的?技术员拿来的是设计开发书。然后对方问到:贵公司除了刚才说的两点优势之外,还有别的优势吗?一位商务经理又顽固的、被打断两次也不罢休的把那两个众所周知的优势重复强调了一遍。在生产现场更是出现了多次答非所问的情况。
后来我才知道,比如失败经验的活用,实际上有在做,但是没有留下证据。可是审查项目上有这条啊,应该事前准备一下对不对。
整个管理证据的资料审查过程中,好长时间都在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去找资料。找来的速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得不多次停止,多次回头。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显得很乱。
这种重要的场合应该把需要的资料事先准备好。这既是展现自己公司做事周到,又能体现对此事和客户的重视。
2,安全管理疏松
所有的正规点的生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工装,安全鞋,帽子,头盔之类的。这些用品是保障员工安全的,所以工装和安全鞋是必须要求穿戴的。这家公司,三个车间,不同的工装,只有上衣没有裤子,安全鞋也没有。劳保用品不齐全,或者对穿戴要求不严格,就说明安全意识不够强。
在现场时,客户的审查员问了一句:“如果发生火灾,你们是怎么进行紧急应对的?”一个大概也是管理层的人,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也许工厂内部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所以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那些历史长点的企业,多多少少都发生过安全事故,所以也都知道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道理。安全这件事,平时没感觉,不在乎,关键时刻就可能要了命。所以, 像那些管理规范的日本企业一样,中国的企业也应该把安全意识当作呼吸,养成习惯去遵守。
3,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
就像每天高喊减肥一样,不去行动就没有任何效果。一条生产线每天哪个时间发生了什么问题,都要记录下来,以便提早发现问题,预防问题演变到更严重。这家公司的生产管理表上,竟然一片空白。这就说明对产线的管理,设备的管理也是很松懈的。
我见过比较严格的产线管理,作业者动作延迟了几秒钟都要记录下来的。当然设备故障修理了多长时间,更要详细记录并汇报。
4,空间布局不紧凑
有一个词叫做小家子气,日本人做什么都很“小气”。但有时候,这“小气”很值得学习借鉴。我见过的日本企业里每平方米的空间都利用的很恰当,中国企业,就特别显示出中国地大的特点来,厂房内很多空地,或者布局松散。其实,这不完全是地方大或小的区别,而是考虑到 前后工序的关系,布局紧凑可以省搬运距离和搬运时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当然,我所比较的是有多年历史的大型日企和刚出道几年的年轻中企,或许不该放在同一标准下去衡量,也更不是崇洋媚外。只是觉得, 日企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模仿的精细做法,如果我们的企业认真去学习,以中国人的聪明和灵活,我们超越日本企业指日可待,难道不是吗?
愿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壮大,愿中国的技术越来越精湛,愿国产产品有更优良的品质,得到真正的信赖! 我多么希望,就像日本的大街上跑的都是日本车一样,中国的大路上,也应该跑的都是中国品牌的车!中国企业,加油吧!中国人,加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上海净信
2024-05-22 广告
2024-05-22 广告
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勇攀科技高峰,净信依托科学院,交通通大学等智囊团。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团队,不断创新和改善产品。同时产品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净信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