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残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电影浅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认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是从他那部《海街日记》开始的。说起他,又要从我对日本电影导演的认识开始说起。
我对于日本导演的认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黑泽明阶段。日本的著名导演很多,像小津安二郎,大岛渚等等,但我最开始认识的还是黑泽明。看到他的第一部影片不是著名的《影武者》,也不是《罗生门》,而是后来的《梦》。电影里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梦,其中一个梦是关于日本核电站的。里面说,日本的核电站发生泄露,全岛成了一片焦土,仅存的几个人在毒雾和废墟上做着最后的讲述。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好悲凉凄惨,给我印象很深。直到那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我看到新闻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黑泽明的《梦》成真了。”一部电影就这样变成了预言。
第二个阶段是北野武阶段。那些年,青春年少,世事懵懂,崇尚北野武的那种冷酷与暴力。那时在地下碟商手里,淘到很多北野武的电影。从《凶暴的男人》到《花火》,从《大佬》到《奏鸣曲》等等,最不爱看的就是《菊次郎的夏天》,当时在看的时候,一直期盼突然出现在里面的暴力镜头,一个也没有,很让我“失望”。后来渐渐明白,北野武最好的电影,除了《花火》,就要算《菊次郎的夏天》了。这都是后话,那时是不明白的。
当然,在北野武之外也开始更多关注日本的其他导演,但那时大多都是崇尚暴力的。比如三池崇史,比如深作欣二。尤其是深作欣二,当时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大逃杀》,影响很大。现在的很多游戏,都开启《大逃杀》模式,足见其影响力。
第三阶段就是不折不扣的是枝裕和阶段了。没有了暴力残酷,但你能从他的作品中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残酷。他总是在委婉地讲诉故事,用一种温馨的口吻,但讲诉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和别人不一样,他不习惯于直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有多痛苦这种“叙述”似的方式表达,他往往是通过描写人生中的美好,来让观者去体会人生的艰辛与痛苦。让你感觉美好的同时,笑里又含着泪。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叙事手法。能够通过旁敲侧击,侧面描写,来带动人们的主观意识去思考,体会他的言外之意。这在艺术表现上,更为优秀,艺术性更强。
但往往一个大师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一开始的电影还是很压抑的,颜色暗淡,充满了冷清与死亡。
从最初的《幻之光》中,你就能体会到他那寒冷和死亡的气息,讲述人生的无奈和痛苦是如此的压抑。这部电影节奏很慢,拍摄手法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侯孝贤,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枝裕和是侯孝贤的粉丝。尤其是电影最后那个人群长时间行走的固定长镜头,配合阴霾的大面积的天空,灰冷的画面,一群穿黑衣的人,排成一串,在地平线上行走,与侯孝贤几乎如出一辙,最后再点题引出幻之光来。也许好的表现手法大师们都爱用,也许很难说谁像谁。
等到下一部电影《下一站,天国》,还是一如既往地描述死亡,但画面开始靓丽起来了,但其主色调还是黑白为主。诉说也没有那么压抑了,可以看出,导演还在不断摸索,试图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过我们已经看到,那种他自己风格的一些东西在里面了,比如演员那种自然的表情的捕捉,旁敲侧击的叙述方式等。
后来的《距离》他使用颜色上更放开一些了。整个画面不再是黑与白为主基调,这次是更多的使用绿色。似乎大导演都喜欢用一种自己心仪的颜色,像贾樟柯也喜欢用绿色,而张艺谋则喜欢用红色,北野武喜欢用蓝色,李沧东有绿色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干脆直接用颜色命名自己的作品。
是枝裕和也不例外,他的这部《距离》大量的使用了绿色。不只是因为是在森林里拍摄的原因,就连森林小屋里的窗帘都是绿色的,整个影片,颜色调和的很绿。绿色代表生命,而《距离》讲诉的正是日本邪教组织,谋害生命的故事,可见这些不是偶然。
直到《无人知晓》的出现,是枝裕和自己的风格才算完全形成。
《无人知晓》可以说是是枝裕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已经十分靓丽,那神秘的绿色依然是底色基调,画面看上去有点负片的感觉,红色,橘色的大量运用,又让影片充满温暖。
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运动镜头来追随孩子们的步伐,特写镜头捕捉孩子们细微的情感变化,很细腻。
最出彩的地方,要算导演对那几个孩子表演的捕捉上了。很难看到哪个孩子能那样自然纯朴本真地演出,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如此到位,好像他们就是那几个被遗弃的孩子一样,很难得。
据导演自己说,当时拍哥哥福岛明去找弟弟那场戏的时候,没有告诉他们是在拍戏,结果两个人演成了真的,哥哥最后生气地把弟弟的玩具给踢飞了,结果把两个孩子弄的很不愉快。弟弟担心哥哥生气,哥哥又气弟弟不听话,他们彼此都把对方当成了亲生兄弟,当成了一家人,已经完全入戏了。
导演事后很后悔,真怕两个人从此感情上出现隔阂,不过还好,两个人后来又重归于好,让导演心里也踏实了。
男主角柳乐优弥,因此片获得了57届嘎纳影帝,当时他只有14岁,是嘎纳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
电影内容讲诉的是四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的故事,是根据东京弃儿真实事件改编的。真实事件改编,这又是是枝裕和电影的一个特点。像之前说的《距离》,后来的《如父如子》,还有去年的金棕榈《小偷家族》。
电影的叙事方式是典型的是枝裕和式的,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点点道出事件的真相,让观众心里自己去构建还原故事。因为受众是不同的,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个人心里感受也会不同。但情感是一贯的,那真实的情感,总能打动人。
被遗弃的四个孩子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直到最小的孩子死去,他们把她偷偷地掩埋掉,这个世界上同样是无人知晓。是枝裕和他要说什么呢?说这个世界残酷?人生很无助,很痛苦?他的叙事方式是温馨的,这是无疑的,越是温馨,越是美好,越是能让人体会生活的痛苦。
那么电影已经拍出来了,孩子们的事情人们都已经知道了,还能说是无人知晓吗?那么让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吧,孩子们的惨痛经历人们知道了,也了解了他们的苦难,人们都知晓了,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快乐和美好呢?
即使是再痛苦的人生,也同样有美好的时刻。你感受人生痛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虽然说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但越是短暂的美好,越显得珍贵不是吗?我们在感叹人生痛苦的同时,也应该更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美好。
所以电影每到孩子们快乐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快乐的音乐,苦难时则没有任何音乐。越是艰苦的人生,我们越是要体会快乐美好的来之不易,自强不息地生活下去。
后来的《奇迹》、《海街日记》、《比海更深》,《步履不停》,《如父如子》,还有最风光的《小偷家族》等等一系列的关于家庭的电影,无一个不是出色的。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最新作品,去年嘎纳的金棕榈获得者。影片延续了是枝裕和的一贯风格,颜色上十分靓丽,色彩饱和度达到了最高,那种负片的感觉依然,叙述方式还是推进式的,一点点说出真相。
我始终怀疑这个片子凭什么拿到金棕榈?难道它比《无人知晓》更好吗?我看不出来好在哪里,个人认为《无人知晓》还是是枝裕和最好的电影。
电影还是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庭,大家相依为命的故事。
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被他们原来的原生家庭抛弃、孽待后,大家走到一起的,互相报团取暖组建成了家庭。而这个家庭显然比原来的家庭更加温馨,更加美好。而这样一个家庭,在正常社会中,却只能通过偷盗来维持生计,不能“正常”地生活。
看着他们虽然不道德,但温馨的生活,感觉比那些通过血缘关系组建的家庭,要温馨和睦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更好的家庭呢?
显然,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被这个社会认同的,而美好温暖是没有善恶和伦理道德之分的。那他是在说这样的家庭美好,还是在说这个世界的丑恶呢?似乎很混乱,又让人不知所措。
在电影最后,被小偷家族“收养”的小女孩,又回到了孽待她的血亲家人身边,她未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也许这就是人们的善良最终导致的结果,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谬感。
看到《小偷家族》我明白为什么嘎纳会把金棕榈给他了。《离骚》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文字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此话不只限于文字而言,艺术作品,皆是如此。
纵观其他的入围作品,不管是李沧东的《燃烧》,还是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此两者皆有欠缺。唯独《小偷家族》,即不像李沧东那样充满诗意,也不像贾樟柯那样理性,他散发内美的同时,又深刻探讨着人的更深曾内涵,因此,他能拿到这个奖项也是实至名归的。
在今年三月,《小偷家族》还要角逐奥斯卡,与它同台竞艺的是,墨西哥三大导演之一的阿方索·卡隆新作《罗马》,我看了,确实不错,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看评委是倾向于卡隆,还是是枝裕和了。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关于家庭的电影无疑是最好的。但也有一些电影,虽然没有直接讲诉家庭,但也和家庭有些关联。
像2017年的《第三度嫌疑人》,虽说是个犯罪题材的电影,可也是个家庭分不开的。叙事方式还是是枝裕和惯用的方法,直到最后的真相慢慢地浮出水面,让人不寒而栗,现实太残酷了,只有用这种方式表达,才不会让人觉得残忍。但不直接表达,让人去联想,又更为残忍。在这里就不说剧情了,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己去看吧。
《空气人偶》是个有着奇幻色彩的电影。由裴斗娜扮演的充气娃娃活了,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展现人们的世界。由于电影里裸露镜头过多,百度云资源已经被屏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找,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是枝裕和确实有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大师应有的样子,本该如此。在他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他这样写到,“比起因为无知而无作为的人明明知道但什么都不做的人罪孽更重。”他无疑是在努力去做,而做出来比只说不做,更要可贵。也因此,他的作品中,永远充满了那种浓浓的人文关怀的原因。
侯孝贤已经老去,李沧东还沉浸在自己的诗意中,贾樟柯再也找不到当年《故乡三部曲》的感觉了,只有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不紧不慢,徐徐前行,靠他那一个艺术家的敏感度,细细品味着这个世界。
我对于日本导演的认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黑泽明阶段。日本的著名导演很多,像小津安二郎,大岛渚等等,但我最开始认识的还是黑泽明。看到他的第一部影片不是著名的《影武者》,也不是《罗生门》,而是后来的《梦》。电影里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梦,其中一个梦是关于日本核电站的。里面说,日本的核电站发生泄露,全岛成了一片焦土,仅存的几个人在毒雾和废墟上做着最后的讲述。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好悲凉凄惨,给我印象很深。直到那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我看到新闻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黑泽明的《梦》成真了。”一部电影就这样变成了预言。
第二个阶段是北野武阶段。那些年,青春年少,世事懵懂,崇尚北野武的那种冷酷与暴力。那时在地下碟商手里,淘到很多北野武的电影。从《凶暴的男人》到《花火》,从《大佬》到《奏鸣曲》等等,最不爱看的就是《菊次郎的夏天》,当时在看的时候,一直期盼突然出现在里面的暴力镜头,一个也没有,很让我“失望”。后来渐渐明白,北野武最好的电影,除了《花火》,就要算《菊次郎的夏天》了。这都是后话,那时是不明白的。
当然,在北野武之外也开始更多关注日本的其他导演,但那时大多都是崇尚暴力的。比如三池崇史,比如深作欣二。尤其是深作欣二,当时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大逃杀》,影响很大。现在的很多游戏,都开启《大逃杀》模式,足见其影响力。
第三阶段就是不折不扣的是枝裕和阶段了。没有了暴力残酷,但你能从他的作品中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残酷。他总是在委婉地讲诉故事,用一种温馨的口吻,但讲诉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和别人不一样,他不习惯于直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有多痛苦这种“叙述”似的方式表达,他往往是通过描写人生中的美好,来让观者去体会人生的艰辛与痛苦。让你感觉美好的同时,笑里又含着泪。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叙事手法。能够通过旁敲侧击,侧面描写,来带动人们的主观意识去思考,体会他的言外之意。这在艺术表现上,更为优秀,艺术性更强。
但往往一个大师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一开始的电影还是很压抑的,颜色暗淡,充满了冷清与死亡。
从最初的《幻之光》中,你就能体会到他那寒冷和死亡的气息,讲述人生的无奈和痛苦是如此的压抑。这部电影节奏很慢,拍摄手法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侯孝贤,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枝裕和是侯孝贤的粉丝。尤其是电影最后那个人群长时间行走的固定长镜头,配合阴霾的大面积的天空,灰冷的画面,一群穿黑衣的人,排成一串,在地平线上行走,与侯孝贤几乎如出一辙,最后再点题引出幻之光来。也许好的表现手法大师们都爱用,也许很难说谁像谁。
等到下一部电影《下一站,天国》,还是一如既往地描述死亡,但画面开始靓丽起来了,但其主色调还是黑白为主。诉说也没有那么压抑了,可以看出,导演还在不断摸索,试图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过我们已经看到,那种他自己风格的一些东西在里面了,比如演员那种自然的表情的捕捉,旁敲侧击的叙述方式等。
后来的《距离》他使用颜色上更放开一些了。整个画面不再是黑与白为主基调,这次是更多的使用绿色。似乎大导演都喜欢用一种自己心仪的颜色,像贾樟柯也喜欢用绿色,而张艺谋则喜欢用红色,北野武喜欢用蓝色,李沧东有绿色三部曲,基耶斯洛夫斯基干脆直接用颜色命名自己的作品。
是枝裕和也不例外,他的这部《距离》大量的使用了绿色。不只是因为是在森林里拍摄的原因,就连森林小屋里的窗帘都是绿色的,整个影片,颜色调和的很绿。绿色代表生命,而《距离》讲诉的正是日本邪教组织,谋害生命的故事,可见这些不是偶然。
直到《无人知晓》的出现,是枝裕和自己的风格才算完全形成。
《无人知晓》可以说是是枝裕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已经十分靓丽,那神秘的绿色依然是底色基调,画面看上去有点负片的感觉,红色,橘色的大量运用,又让影片充满温暖。
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运动镜头来追随孩子们的步伐,特写镜头捕捉孩子们细微的情感变化,很细腻。
最出彩的地方,要算导演对那几个孩子表演的捕捉上了。很难看到哪个孩子能那样自然纯朴本真地演出,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如此到位,好像他们就是那几个被遗弃的孩子一样,很难得。
据导演自己说,当时拍哥哥福岛明去找弟弟那场戏的时候,没有告诉他们是在拍戏,结果两个人演成了真的,哥哥最后生气地把弟弟的玩具给踢飞了,结果把两个孩子弄的很不愉快。弟弟担心哥哥生气,哥哥又气弟弟不听话,他们彼此都把对方当成了亲生兄弟,当成了一家人,已经完全入戏了。
导演事后很后悔,真怕两个人从此感情上出现隔阂,不过还好,两个人后来又重归于好,让导演心里也踏实了。
男主角柳乐优弥,因此片获得了57届嘎纳影帝,当时他只有14岁,是嘎纳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
电影内容讲诉的是四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的故事,是根据东京弃儿真实事件改编的。真实事件改编,这又是是枝裕和电影的一个特点。像之前说的《距离》,后来的《如父如子》,还有去年的金棕榈《小偷家族》。
电影的叙事方式是典型的是枝裕和式的,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点点道出事件的真相,让观众心里自己去构建还原故事。因为受众是不同的,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个人心里感受也会不同。但情感是一贯的,那真实的情感,总能打动人。
被遗弃的四个孩子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直到最小的孩子死去,他们把她偷偷地掩埋掉,这个世界上同样是无人知晓。是枝裕和他要说什么呢?说这个世界残酷?人生很无助,很痛苦?他的叙事方式是温馨的,这是无疑的,越是温馨,越是美好,越是能让人体会生活的痛苦。
那么电影已经拍出来了,孩子们的事情人们都已经知道了,还能说是无人知晓吗?那么让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吧,孩子们的惨痛经历人们知道了,也了解了他们的苦难,人们都知晓了,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快乐和美好呢?
即使是再痛苦的人生,也同样有美好的时刻。你感受人生痛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虽然说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但越是短暂的美好,越显得珍贵不是吗?我们在感叹人生痛苦的同时,也应该更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美好。
所以电影每到孩子们快乐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快乐的音乐,苦难时则没有任何音乐。越是艰苦的人生,我们越是要体会快乐美好的来之不易,自强不息地生活下去。
后来的《奇迹》、《海街日记》、《比海更深》,《步履不停》,《如父如子》,还有最风光的《小偷家族》等等一系列的关于家庭的电影,无一个不是出色的。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最新作品,去年嘎纳的金棕榈获得者。影片延续了是枝裕和的一贯风格,颜色上十分靓丽,色彩饱和度达到了最高,那种负片的感觉依然,叙述方式还是推进式的,一点点说出真相。
我始终怀疑这个片子凭什么拿到金棕榈?难道它比《无人知晓》更好吗?我看不出来好在哪里,个人认为《无人知晓》还是是枝裕和最好的电影。
电影还是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庭,大家相依为命的故事。
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被他们原来的原生家庭抛弃、孽待后,大家走到一起的,互相报团取暖组建成了家庭。而这个家庭显然比原来的家庭更加温馨,更加美好。而这样一个家庭,在正常社会中,却只能通过偷盗来维持生计,不能“正常”地生活。
看着他们虽然不道德,但温馨的生活,感觉比那些通过血缘关系组建的家庭,要温馨和睦很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更好的家庭呢?
显然,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被这个社会认同的,而美好温暖是没有善恶和伦理道德之分的。那他是在说这样的家庭美好,还是在说这个世界的丑恶呢?似乎很混乱,又让人不知所措。
在电影最后,被小偷家族“收养”的小女孩,又回到了孽待她的血亲家人身边,她未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也许这就是人们的善良最终导致的结果,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谬感。
看到《小偷家族》我明白为什么嘎纳会把金棕榈给他了。《离骚》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文字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此话不只限于文字而言,艺术作品,皆是如此。
纵观其他的入围作品,不管是李沧东的《燃烧》,还是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此两者皆有欠缺。唯独《小偷家族》,即不像李沧东那样充满诗意,也不像贾樟柯那样理性,他散发内美的同时,又深刻探讨着人的更深曾内涵,因此,他能拿到这个奖项也是实至名归的。
在今年三月,《小偷家族》还要角逐奥斯卡,与它同台竞艺的是,墨西哥三大导演之一的阿方索·卡隆新作《罗马》,我看了,确实不错,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看评委是倾向于卡隆,还是是枝裕和了。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关于家庭的电影无疑是最好的。但也有一些电影,虽然没有直接讲诉家庭,但也和家庭有些关联。
像2017年的《第三度嫌疑人》,虽说是个犯罪题材的电影,可也是个家庭分不开的。叙事方式还是是枝裕和惯用的方法,直到最后的真相慢慢地浮出水面,让人不寒而栗,现实太残酷了,只有用这种方式表达,才不会让人觉得残忍。但不直接表达,让人去联想,又更为残忍。在这里就不说剧情了,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己去看吧。
《空气人偶》是个有着奇幻色彩的电影。由裴斗娜扮演的充气娃娃活了,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展现人们的世界。由于电影里裸露镜头过多,百度云资源已经被屏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找,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是枝裕和确实有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大师应有的样子,本该如此。在他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他这样写到,“比起因为无知而无作为的人明明知道但什么都不做的人罪孽更重。”他无疑是在努力去做,而做出来比只说不做,更要可贵。也因此,他的作品中,永远充满了那种浓浓的人文关怀的原因。
侯孝贤已经老去,李沧东还沉浸在自己的诗意中,贾樟柯再也找不到当年《故乡三部曲》的感觉了,只有是枝裕和,有如走路的速度,不紧不慢,徐徐前行,靠他那一个艺术家的敏感度,细细品味着这个世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