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身为帝王的治国能力如何?

 我来答
酸欠D5
2022-07-06 · TA获得超过93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6万
展开全部

唐高宗李治的政治能力还是很强的,因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空前繁荣;后有武则天篡国。两者太引人注目了,导致唐高宗李治的存在感大大降低。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子以母贵,是嫡三子。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皇位都与他无关。因李世民晚年或许是为了平衡太子的政治势力,宠爱魏王李泰。太子李承乾举兵谋反,被废黜。

李世民要立李泰为太子,却被李治告密:魏王许诺将来要把皇位传给我,不让我参与争皇位。适时李承乾临门一脚:我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位有所图谋,才谋反的。李世民大怒,后听随大臣建议,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如果没有对皇位的觊觎之心,何必去告发李泰呢?就算李泰对太子之位有所图谋,不是正合李世民心意吗?又怎么会有大臣推荐李治为太子呢?由此可见李治城府之深,政治嗅觉之敏。

李治登基后重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坚持太宗时期定下的政策,任人以贤,政治,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史称“永徽之治”。

当政一段时间以后,李治发现自己施政时被长孙无忌等人处处掣肘,便想要把他们除掉,又因为他们忠正耿直,身后有世族势力支持。便利用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顺利解决了自己独揽大权的障碍。

李治因身体欠佳,又不信任大臣,只能让武则天协助理政,为了防止武则天擅权,罢免武则天亲信,制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外戚势力,并编纂《唐律疏议》,完善律法制度。

李治继位后,在李世民攻打高句丽的基础上,再次对高句丽用兵,大败高句丽。实现了李世民的愿望。并出兵平定西突厥,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归唐朝管辖。

李治在位时,唐朝的幅员最广,东至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可见其战略眼光独特。百姓安居乐业,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380万户。

李治从皇子到皇帝,文治武功,大有作为,无奈父亲和自己媳妇的光环太大,自己难以凸显。 实属无奈。

唐太宗那是文武全才,并且很有帝王该有的威严。而 唐高宗和他比起来就显得懦弱的多 ,并且能力也很平庸。

而他 最大的罪过就是让妻子武则天给控制了 ,甚至还被她夺走了皇位,让一个人女人成为了一国的皇帝。

前有父亲唐太宗,后有妻子武则天。这两人的都是才华出众的人,相比之下,夹在中间的李治就显得平庸了很多, 在现代的很多文艺作品中,他的形象更是渺小了。

▲唐高宗 李治

下面说说他的四点功绩:

▲唐高宗 李治剧照

唐高宗李治,这个站在女皇武则天身后的男人、皇帝,在他并不出众的一生中还是有闪光点的,通过下面我的介绍,我们来看看他是不是还有一定政治能力的。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公园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纵观唐高宗李治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看:

第一个时期就是年少时期,纵情深色,喜欢上自己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

第二个时期就是刚继位当上皇帝的一段时间,还是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李治的政治能力也是在这个时期充分的展示了出来。

第三个时期就是生病以后到驾崩那一段时间。这一时期基本没有作为,庸庸碌碌。

显庆(656年~661年)末年,唐高宗李治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痉挛、肢体颤抖、麻木、蠕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如西医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当与遗传有关,且重症死亡率极高。

这一阶段李治基本无法正常上朝理政,朝庭大小事情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直到他生命嗯终点。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就是在刚继位当上皇帝的头几年,李治在处理政事、军事、人事、法律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政治上并不是乏善可陈,还是有短暂的政治闪光点可以陈述的:

1.政治上: 缓和阶级矛盾:

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李治登基后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2.人事方面:重用太宗旧臣,延续贞观之治。

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永徽二年(651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

3.编纂法律: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永徽三年(652年),召集大臣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军事方面:颇有建树

永徽元年(650年),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

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

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被为封晋完王,643年,李世民把太子李承乾给废黜了,改立李治为太子。649年5月李世民病逝,6月李治被迎回京城长安(现在西安),继承皇位。

李治在位34年,病逝时终年56岁。

回顾 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 李治在皇位的34年里,应该说是碌碌无为,懦弱无能,治理国家事务上没有主见。 总之,在治国上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治继位后不能处理朝政,什么事都要宰相给他出主意,没有宰相就什么事也办不了。

李世民病逝后, 唐朝还能继承着大唐的辉煌,这主要是宰相们的功劳。 李治在位前期,由长孙无忌和禇遂良执掌朝政。他们二人始终遵守着贞观遗规,推行均田制,留意垦殖荒地,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人口迅速增加, 社会 秩序也是相对稳定的。所有这些都是宰相在幕后推动的。

李治当政后期,武则天逐渐掌权 ,这最能说明李治的懦弱无能。

654年,李治把太宗李世民,也就是他爸爸幼妾武则天从尼姑庵中接进宫中,对其是大加宠爱。

武则天是一个男人性格,刚强而多谋,用心狠手辣形容也不为过,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亲手杀害自己的骨肉。

武则天进宫第二年就夺取了皇后的位置,开始参与朝政。没多久,李治得了一场病,整天头晕眼花的。正好,可以不理朝政了,索性把朝政大事都交给武则天去办了。

武则天执掌大权后,渐渐不把无能的李治放在眼里,李治成为徒有虚名的皇帝。时间长了,李治回过味来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毕竟自己是皇帝,什么说得不算,心里也不舒服。于是,他和宰相上官仪密谋废黜武则天。

然而,此事被一个太监密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急忙赶到前宫,看见上官仪正在起草诏书,喝问李治这是什么?李治一看事情露馅儿了,把责任推给了上官仪,说是我没有废黜你的意思,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做的。武则天立即下令处死上官仪。

从上面的史实中,可以看出李治治国能力到底如何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皇子,也是唐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的母亲是长孙皇后。因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泰相继被废,这时候和不被众人所看好的李治脱颖而出了,李治被唐太宗李世民立为了太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登基。李治在 历史 上一直被描述成懦弱无能的皇帝,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李治是一点都不简单的。

唐高宗李治可以说在 历史 上的存在感是很低的。因为在他的前面有着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后面有着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和开创了唐朝盛世的李隆基,这三个猛人将李治夹在中间,他还会有什么纯在感吗?正是因为唐高宗李治的存在感很低,所有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很差的。但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其实真实的唐高宗李治是胆子大、心狠手辣、治国能力很不错的一位皇帝。只是当时的唐朝差点被李治给葬送了,所有那些史书就将李治说黑了。李治确实是很坑的,坑玩哥哥又坑舅舅,当时唐朝在他的统治下领土是很广的,人才也很多。如果李治是一个昏君,这些成就是怎么做成的。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太子李承乾因为准备造反,所有被废了,这个时候李泰又获得了李世民的赏识。当时李世民就准备立李泰为太子,但是太高调了,最后李治成为了太子。李治当上太子,离不开长孙无忌的帮助。长孙无忌是一位政客,他是很聪明的。如果长孙无忌看不见好处是不会帮助他的。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是认为李治岁数小,然后又懦弱可能就比较好控制,以后当上皇帝后,自己能够专权。所有长孙无忌才会全力帮助李治。后来李世民已经快不行了,武则天照顾李世民。武则天却和李治两人有了好感,在暗中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李治在父亲病危的时候,给李世民戴上了一顶帽子,从这就能看看出李治的孝顺不过是假的。

李治的想法也是很多的,后来李治废除了王皇后,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还乘机将长孙无忌的势力排挤出了京城。李治其实是会用人的一个皇帝,李治提拔起来很多的优秀人才。李治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皇帝,为后面的李隆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个皇帝实在是很不简单

唐高宗李治可谓是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了。世人对其的印象最大莫过是他娶了世界上最牛逼的女人武则天,可实际上李治的政治能力在中国 历史 上的帝王中起码是出类拔萃的!以下以时间线浅谈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成就史!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太宗作为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不在叙述,作为他的继承人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其得位不正也算是其心中最大心病,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夺皇位之时,韬光养晦,不争不抢。在外联络舅舅长孙无忌,获得关陇贵族的支持,在内侍奉父皇,闷声发大财。

贞观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储君,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表示将来将皇位传与胞弟晋王李治。李泰又以汉王李元昌事恫吓与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诉李世民,而被废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谋反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位有所图谋。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

自此李治得以继承大统,在夺嫡斗争中,李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笑看李承乾和李泰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显示出其政治眼光的高明之处。

永徽元年。九月,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