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的中医治疗与养护
展开全部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中医称为暴聋、猝聋,是指发病急暴,突然听力减退或丧失,或伴有耳鸣、眩晕、耳内闷胀堵塞感的一种急性听觉障碍性耳病。本病多发于成年人,男女均可发病,尤以中年人为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 49岁。目前突聋发病有逐渐年轻化趋势,20 40岁发病日益增多。
一、发病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理不明。西医学认为,突聋发病多与病毒感染、迷路发炎、内耳血管病变(出血、痉挛、栓塞)、过敏、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发病诱因多与感冒,精神紧张、压力,情绪波动(如忧虑、抑郁、暴怒等),饮酒,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思虑劳神等有关。
中医认为突聋发病多由邪中耳脉、心肝郁热、气血瘀滞,致使耳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心脾两虚,血气不足、肾精亏损,耳脉失养,听神失用所致。
二、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属于急症,听力损失严重,应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大量资料表明,治疗越早听力恢复机率越高,72小时内治疗最为关键。
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基本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祛风通络
适用於风邪外袭,侵犯耳窍,风中耳脉所致者。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多有外感病史。突发耳聋,或有耳鸣,耳内闷胀,耳部麻木感,头昏头痛,或有鼻塞,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浮弦等。 治疗宜祛风通络,导滞聪耳。可用柴胡聪耳东加减。 常用药物如柴胡、连翘、水蛭、地龙、当归、人参、麝香、炙甘草、蔓荆子、葛根等。
2. 疏肝清心
适用於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忧郁恚怒,伤及心肝,肝郁气滞,或心火暴涨,壅滞耳脉而病者。 主要表现为:发病多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耳聋暴发,耳鸣如潮,多有眩晕,胸胁闷胀,嗳气,喜叹息,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或心烦失眠,小便黄赤,舌淡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等。 治疗宜疏肝清心,理气通窍。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如丹皮、栀子、莲子心、柴胡、茯苓、白术、当归、川芎、合欢皮、郁金、石菖蒲等。
3. 活血化瘀
适用於邪滞脉络,气血瘀阻,耳脉不畅所致者。主要表现为:突发耳聋、耳鸣,耳内闷胀或刺痛,耳部麻木感,头痛头晕,胸胁闷痛或刺痛,妇女月经暗红,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青筋怒张,脉细涩等。 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香附、牛膝、丝瓜络、
丹参、蔓荆子等。
4. 补益心脾
适用於思虑、用脑过度,睡眠不足,耗伤心血,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气血不足,耳窍失养者。 主要表现为:耳聋暴发,耳鸣细尖,倦怠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治疗宜补益心脾,升清聪耳。方药可用归脾汤、七福饮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茯神、远志、龙眼肉、枣仁、葛根、木香、炙甘草、大枣等。
5. 补肾益精
适用於长期劳累过度,或老年体衰,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耳窍失养者。主要表现为:耳聋发病稍缓,数日后达到高峰,耳鸣如蝉,入夜尤甚,自觉头脑空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等。治疗宜益精补肾,健脑聪耳。可用耳聋左慈丸、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磁石、柴胡、菖蒲、生龙骨、制何首乌、鹿角胶、肉苁蓉等。
精神、饮食调护与预後
突发性耳聋发病後,要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适当休息,减少噪音刺激,戒烟酒。眩晕者,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对於发病急暴,病程较短的实证患者,可用葛根30克、天麻15克,茯神20克,三七6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加猪瘦肉2两,煲汤,隔天一次。或用西红花1克,每天泡水代茶饮用。对於烦躁失眠者,可用栀子6克,合欢皮15克,百合15克,煎水代茶,每天睡前一小时饮用一次。对於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可用龙眼肉15克,核桃肉30克,制何首乌30克,骨碎补15克,猪骨(连骨髓)300克,煲汤,每周2~3次。
突聋能否恢复与年龄、治疗时间早晚、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有眩晕和全身疾病有关。一般而言,年龄愈大听力恢复愈差;治疗愈早,恢复率愈高,72小时属於黄金治疗时间,超过一周後治疗者效果明显降低;高频听力损伤者预後较差,低频者较好;伴有眩晕发病者预後较差;全身疾病如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或病前有感冒、烟酒嗜好者预後较差。有资料表明,中、西医配合治疗较中、西医单一治疗听力恢复率为高,故建议应尽早采取中西医配合治疗,以提高听力恢复机率。
一、发病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理不明。西医学认为,突聋发病多与病毒感染、迷路发炎、内耳血管病变(出血、痉挛、栓塞)、过敏、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发病诱因多与感冒,精神紧张、压力,情绪波动(如忧虑、抑郁、暴怒等),饮酒,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思虑劳神等有关。
中医认为突聋发病多由邪中耳脉、心肝郁热、气血瘀滞,致使耳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心脾两虚,血气不足、肾精亏损,耳脉失养,听神失用所致。
二、中医药治疗
突发性耳聋属于急症,听力损失严重,应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大量资料表明,治疗越早听力恢复机率越高,72小时内治疗最为关键。
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基本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祛风通络
适用於风邪外袭,侵犯耳窍,风中耳脉所致者。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多有外感病史。突发耳聋,或有耳鸣,耳内闷胀,耳部麻木感,头昏头痛,或有鼻塞,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浮弦等。 治疗宜祛风通络,导滞聪耳。可用柴胡聪耳东加减。 常用药物如柴胡、连翘、水蛭、地龙、当归、人参、麝香、炙甘草、蔓荆子、葛根等。
2. 疏肝清心
适用於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忧郁恚怒,伤及心肝,肝郁气滞,或心火暴涨,壅滞耳脉而病者。 主要表现为:发病多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耳聋暴发,耳鸣如潮,多有眩晕,胸胁闷胀,嗳气,喜叹息,口苦咽干,烦躁易怒,或心烦失眠,小便黄赤,舌淡红,或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等。 治疗宜疏肝清心,理气通窍。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如丹皮、栀子、莲子心、柴胡、茯苓、白术、当归、川芎、合欢皮、郁金、石菖蒲等。
3. 活血化瘀
适用於邪滞脉络,气血瘀阻,耳脉不畅所致者。主要表现为:突发耳聋、耳鸣,耳内闷胀或刺痛,耳部麻木感,头痛头晕,胸胁闷痛或刺痛,妇女月经暗红,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青筋怒张,脉细涩等。 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香附、牛膝、丝瓜络、
丹参、蔓荆子等。
4. 补益心脾
适用於思虑、用脑过度,睡眠不足,耗伤心血,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气血不足,耳窍失养者。 主要表现为:耳聋暴发,耳鸣细尖,倦怠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纳差、便溏,面色萎黄,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等。治疗宜补益心脾,升清聪耳。方药可用归脾汤、七福饮加减。常用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茯神、远志、龙眼肉、枣仁、葛根、木香、炙甘草、大枣等。
5. 补肾益精
适用於长期劳累过度,或老年体衰,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耳窍失养者。主要表现为:耳聋发病稍缓,数日后达到高峰,耳鸣如蝉,入夜尤甚,自觉头脑空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等。治疗宜益精补肾,健脑聪耳。可用耳聋左慈丸、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磁石、柴胡、菖蒲、生龙骨、制何首乌、鹿角胶、肉苁蓉等。
精神、饮食调护与预後
突发性耳聋发病後,要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适当休息,减少噪音刺激,戒烟酒。眩晕者,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对於发病急暴,病程较短的实证患者,可用葛根30克、天麻15克,茯神20克,三七6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加猪瘦肉2两,煲汤,隔天一次。或用西红花1克,每天泡水代茶饮用。对於烦躁失眠者,可用栀子6克,合欢皮15克,百合15克,煎水代茶,每天睡前一小时饮用一次。对於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者,可用龙眼肉15克,核桃肉30克,制何首乌30克,骨碎补15克,猪骨(连骨髓)300克,煲汤,每周2~3次。
突聋能否恢复与年龄、治疗时间早晚、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有眩晕和全身疾病有关。一般而言,年龄愈大听力恢复愈差;治疗愈早,恢复率愈高,72小时属於黄金治疗时间,超过一周後治疗者效果明显降低;高频听力损伤者预後较差,低频者较好;伴有眩晕发病者预後较差;全身疾病如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或病前有感冒、烟酒嗜好者预後较差。有资料表明,中、西医配合治疗较中、西医单一治疗听力恢复率为高,故建议应尽早采取中西医配合治疗,以提高听力恢复机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