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不应该注重外表打扮?

 我来答
青琉璃17
2022-10-22 · TA获得超过10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9万
展开全部
分类: 生活 >> 服装/首饰
问题描述:

12月12日,我们就要辩论了,请大家帮个忙!(我是正方也~~~)

解析: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有不少人都注意起自己的形象。有一部分人认为外表就是个人形象;有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内涵才是个人形象;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前面两者相互结合,才是个人形象。那么究竟谁的观点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外表等于个人形象吗?

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衣妆打扮都联系深远。中国曾一度以“衣冠王国”享誉世界。既然衣妆打扮如此重要,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正由温饱形向小康型过渡的今天,人们当然愿意并有能力花金钱、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自身的衣妆。特别是青少年对衣妆的追求日益迫切。趁着青春年华去尽显自己的青春活力,与众不同。22.5%的青少年认为帅可以显示外表美,55%认为有个性,20%认为酷,25%认为引人注意。

高州某校的一女生,学习成绩不好,讨厌穿校服,要自我与众不同,目的是想别人对她刮目相看。所以她把自己打扮得很前卫:头发染成金黄,独边的耳环长长的挂着,手掌背也印有纹身。要么一身紧身装束,显示她苗条的身材;要么一身拖泥带水的悠闲装,表现自己是自由自在的悠闲一族。目光冷漠,平时不苟言笑,为的就是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酷”的形象。

现在,少男少女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喜欢尝试新事物。有些青少年走在社会的“前端”,去尝试最不可思议的事物--调换性别角色。明明是男孩,就留长发,穿花衣,打耳洞,带手饰;明明是女孩,就穿男性服装,模仿男性行为。新奇、 *** 、有趣只不过是一些借口,这样打扮的最大理由是他们认为打扮成异性会更美丽、更帅、更酷、更引人。

酷,是现在青年男女都追求的。而酷的真正含义呢?他们认为外表打扮的前卫、新潮就是酷。但个人没有什么内涵,这也算是酷吗?酷是一种气质,真正的酷,不是靠打扮来伪造的!有意造新鲜,仿效异性,后果可大可小。严重的话会造成心理上的混乱,干扰了他的心理上对性别身份的认同,延迟或破坏了性角色的建立,容易造成性心理障碍和成年期社会适应的障碍。

据调查,青少年每月买衣服花费钱财数目,60.5%是100元以下,22.5%是100-200元,12.5%是200-300元,2.5%是300元以上。某校某班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家庭环境富裕,一个家庭环境勉强过得去。富裕的那位女孩极为喜欢追名牌,每个月500元的零用钱,都花在名牌上。用完用光了,又哄父母给她买。另一个女孩受了这位朋友的影响,也开始追名牌。自己的零用钱不够付,就死缠百般疼爱自己的父母。每个月就她买衫裤鞋袜的钱,就占了父母工资的三分之一。

据调查,青少年对名牌有几种看法,22.5%认为很好,55%认为一般,15%认为太贵,7.5%认为不必买。名牌,听来威风,穿来也似乎别有一番感觉。但如果刻意去追名牌,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不必要的。我们年纪尚轻,还是消费者,用的全是父母的血汗钱,喜欢名牌的人多出自虚荣心,刻意去追名牌,岂不是刻意去培养这颗“心”?

上面几个例子里的主人翁,都是认同外表就是个人形象的这一观点,他们本来性格开朗,本性纯良,平易近人,就是一身怪伦怪类的衣装,把他们显得“与众不同”。社会上会认为他们是不良青年,因为他们的内在美已被那所谓的“外在美”所层层掩盖了。所以,外表是不等于个人形象的!

2、内涵等于个人形象吗?

有句俗话说:“以貌取人,失之于人。”既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当然就不能“以貌取己”。据调查,有60%的青少年认为内在就是个人形象,40%反对这一观点。那么内在是否是个人形象的整体呢?

佛山某校的一男生,平时的他待人有礼,言行举止极为文雅时,他的身影总出现在大家眼前。每次要他帮忙的事,他总是尽全力去做,而且还不求回报。但天生肤色黑,加上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一开始,几乎所有同学都不喜欢他。

由上例我们知道了外表的衣妆打扮并不是个人形象的整体。据调查,青少年交友的原则,0%只求外表好,20%只求内心好,25%求两者齐全,55%无所谓,只求合得来。但内涵在个人形象中究竟占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1983年,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了一场《毋忘我》。其中农业科学院技术员董克实这个人物,是个矮个子,还有点驼背,带着一副眼镜,穿了一件颇不合身的衬衣,看上去整个人充满了土气。在有些以貌取人或以财取人的姑娘的眼里,董克实的这副“卖相”,实在是不佳的。但他偏偏有一位身材、衣着和心灵都很美的服装设计师乔凌爱上了他。乔凌在和董克实共同试制一种麻和涤纶混纺的衣料过程中,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人的内心,是闪烁得光熠熠的。董克实为了别人的幸福,他情愿把种种困难压在自己的肩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乔凌为董克实画了一副画像,在原本空白一片的画纸上画了一个很美的头像时,董克实腼腆地说:“我没有这么美啊!”乔凌寓意深长地对董克实说:“我画的是心灵,爱的也是心灵!”

董克实就是一个外形不美但精神很美的人物。他的精神美的确胜过了他的外表,也是这种美在舞台上显得光彩照人的原因。

没错,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内涵。

评价一个人的形象,不仅要看衣妆打扮,更要看内涵。良好的外表打扮与精神美和谐的统一,这才是最好的个人形象。所以,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涵,尽管打扮得很酷、很帅、很入时、很引人注目,但他(她)的形象只能是不美的。

人的衣妆打扮、内涵和个人形象的关系就如一份礼物。衣妆打扮是包装,而内涵就如包装下的那份礼物,个人形象就是整份礼物。一份昂贵而又精美的礼物,如没有包装或包装得不好,就不能第一时间引人注目,以及不能给人留下印象,甚至被忽略;但一份礼物包装得非常抢眼,拆开来一看,里面的却令人大失所望。所送的物件不好,就会大大影响送礼的意义;但如果所送的物件合心意,礼物就会被欣然接受。要清楚,包装始终都会被拆除,被扔掉。

记得有位记者说,她在采访张海迪之前,总以为她一定是个梳着一对羊角辫,穿戴朴素的姑娘,没料到,现实中的张海迪--当代的保尔,竟是一位秀发披肩,身穿西装,谈笑风生的“时髦”姑娘。对此,那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心灵与外表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正如现代社会的香港小姐,也要求内涵、外表兼备。

据调查,38%的青少年认为外表打扮上时与内心善良是水火不容的,62%反对此一观点。由上例可见,人们都有对美的向往,追求外表和心灵美,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在追求美的同时我们应先具备一颗美丽的心灵。什么“埋头苦干不修边幅”之类的口号,已不为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注重内涵修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外表,做到外表和内涵并存!由此,我们明白了“外表与内涵相互结合”这才是个人形象的真正含义。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塑造自我个人形象呢?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内涵的修养,学会自我完善,提高自我素质:语言干净,行为方正,不讲粗言秽语,不做不正当的行为。不要着意打扮自己的外表,不需要穿一些庸俗华丽的衣服,只需要活泼、自然、整洁就可以了。

一、注意外表打扮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衣裳能显示人品的高下,此话虽然有些绝对化,但外表打扮确实是修养、气质的一个表现。

外表打扮对人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但外表打扮之美是有多样的:既有淳朴典雅、庄重大方的民族性,又有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的开放性;既有标新立异、健康活泼的创造性,又有流派送出、风流行的时代性。由于人的身份不同、文化素养和喜好的不同,外表打扮一般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凡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审美观的人,他们的外表打扮一般都不模仿他人,而且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青少年也是如此,倘若课堂上坐满服色艳丽、款式怪诞的青少年,这就不像课堂而像夜总会。青少年毕竟是学生,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青少年不同于成人。至于什么是青少年外表打扮?它是有规律的,是:活泼而不轻佻,文雅又不呆板。大方富有朝气,新颖但不离奇。经常打扮得大大方方的青少年,会给人以文雅的印象,久而久之,自己会趋于文雅;倘若总打扮华丽的话,留给人的印象是轻佻,长此以往,自己也会流于庸俗。

除了大方以外青少年的外表打扮应能体现青少年的风格,应力求朴素,因为朴素的衣着更能显示青少年朴实无华而又文雅的风度。打扮活泼、自然、整洁都能表现朴素。

据调查,25%的青少年现有染发、直发或电发,47%的有想过,28%的没有想过;13%现有穿耳或文身,30%有想过,57%没有想过。可见大部分青少年对时髦也是怀者一种追求心理。

所谓时髦。是一种趋众心理虽然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追求,但明显受着时尚的制约。近年,某市统计局对千名青少年抽样调查,持打扮要大众化观点的人占58.7%,认为应按自己特点打扮的占24.8%,认为应新颖一点但不出奇的人占15.8%等等。通过有关资料,可了解到外表打扮持“从众”心理的人仍占多数。

盲目地追时髦,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多数会让人捧腹大笑。有的男生,为了追求时髦,模仿“红歌星”的风度,衣着过于奢侈,刻意装扮,有人称这样的学生“四不像”,间接破坏了他们的内在美。盲目地追求时髦,有时会导致盲目地追求名牌,不但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还破坏了青少年的风格和形象。

外表打扮是自己“设计”的。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与身型来选择,要与环境场合相符合。青少年一定要深刻理解这一点,让自己的外表打扮符合自己的个人形象。

二、完善内在

一件衣服是因为主人把它装得好看而算是漂亮。因此,本人的修养和内在尤其重要。

1、 由言行举止做起

(1) 语言要美 语言是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表现的表露。语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正确与否,是心灵的窗口,可窥见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也是一个人的道德、文化、知识水平高低的标志。“妈”字不离口,“蛋”字滚滚流的谈吐则可完全破坏个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应注意谈吐文明,择辞雅洁,声调适度,讲究语言美。不要随便用不文明的感叹词,这往往使说话变成拿腔拿调;也不要使用粗俗的词话,并避免尖刻、损人的谈话;更不要说粗言秽语,只会有害于己有损于人。并且适当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既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又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

(2) 举止文明 举止是个人最好的表达方式,就算自己聋了、哑了、瞎了,但你的举止不是冻僵的。通过它,也可以表达出你的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形象,因为无时无刻都总有人观察着自己。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要文明,在任何场合都需遵守基本礼仪,在公共场所要约束着自己的举动,在平时也要时刻注意改正自己不好的小动作。

(3) 行为正当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注意自己举止的同 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曾有一位穿着整洁的商人,在一辆公交车上举止斯文,但竟忍心看着一位年老的婆婆摇晃不定地站着,不让出座位。这位商人的外表已美化不了他的个人形象,因为他那不正当的已将他的个人形象埋没在泥土里。由此可见,青少年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行为一定不能与道德相抵触。

2、 塑造内在美为主

(1) 陶冶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得以陶冶的人,开朗大度,不会为区区琐事而耿耿于怀、斤斤计较,还能在有必要的时候提供有力的帮助。我们的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与他人发生的联系会更广泛。我们必须学会与人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如我们心胸开朗在交往中给人更多的是信任、关心、爱护和谅解,而不是怀疑、冷漠和斤斤计较,那就一定会提高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的“宽容度”,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成为受欢迎的人。

还有,陶冶心理品质,有助于道德的提高,让自己成为一个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开朗合群的人。更是培养尊重人,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好品德所必要的。进一步优化个人形象。

(2) 塑造良好的性格 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有虚情假意,放任散漫,自私自利,郁郁寡欢等不良性格的人,我们都不愿意接触、认识他,而且对他有不好的看法,甚至讨厌,避之则吉。反过来,我们有不良的性格,也会遭到如此的遭遇,严重地破坏了个人形象。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扬长避短,虚心多听取他人与集体的意见,用自己实际的努力,塑造良好的性格,提高人际关系,让自己融入集体,也将自己培养成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更好的塑造个人形象。

(3) 培养高尚的情趣 高尚的情趣,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高远不低俗。要培养自己高尚的情趣,就得知情知礼,不懂礼不知礼者难成高尚的人。所谓彬彬有礼,然后君子也。比如说,一个人唯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处处为他人着想。在行动上,才能产生乐于助人、不计报酬的行为。如一个人时时想着自己,心中没有他人,生活中势必斤斤计较,寸利必争,甚至为此还会损公肥私,乃至飞扬拔扈,为非作歹。这种人,自然就是一个心胸狭隘、情趣低劣的小人。一个富有高尚情趣的人,必然是一个心胸开阔、心底无私的君子。他既懂得外在礼仪方面的涵养,更注重内在品质的锤炼。

勿需多言,内涵应该是每个人首先追求的,中学生更应努力做到,但这并不排斥对外表美的追求。因为生活本不应是单调的,而是斑斓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塑造属于自己而且应该属于自己的个人形象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