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冥王星不是行星?
展开全部
资料祥细
good.
冥王星也是行星,只不过是被人挑取「九大行星」。
参考: me
冥王星不是行星because它的volume太小
它的形态是: 直径 2 284公里 与太阳平均距离 5 913 520 000公里 运行速率 4.47公里/秒 公转一周时间(一年) 248年 自转一周时间(一日) 6日9小时 质量(地球=1) 0.0022 平均密度(水=1) 2.03 表面重力(地球=1) 0.04 表面温度 摄氏-220度
参考: .geocities/siuyipkeung/Web/92
冥王星不是行星. 它是小行星. 2007-06-03 20:14:02 补充: 一起归类为''矮行星''
并升级为二等行星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 1. 必须围绕太阳运转 2. 它能清除轨道内其他星体,即是在轨道中最大的天体 3. 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的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 4. 天体内部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 所以冥王星不是行星
据最新资料
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确定太阳系行星的定义
并决定将冥王星剔除在九大行星外
降格为矮行星;亦确认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概念要改写。 “行星”的新定义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卫星。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符合要求,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大会又否决将冥王星以外的八大行星
冠名为「经典行星」
也放弃将太阳系的行星数目
增加至十二颗. 新定义中亦有其他列明: 同样具有足够品质、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dwarf pla)。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冥王星被降格为二等行星
而包括齐娜
查隆及谷神星在内的三伙星体亦与冥王星一起归类为''矮行星''
并升级为二等行星. Q:为什么冥王星不再被列为行星?有何理据?合理吗? A:其实冥王星不再被列为行星
是相当合理的: (一) 完全是一个天文学上的错误
才把它当作大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 ﹐无论直径及质量都比月球还要小(质量只是月球5份之一.如果它可以算是行星
那么月球也可算是行星 (月球也可算行星因而在近日也引起争辩).但当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真正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深入民心
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二) 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三) 新的行星定义中的一句: ‘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冥王星主要就是因为部分轨道与海王星重叠
不合符新的定义而遭除名. 因冥王星所处的轨道正正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周边的柯伊伯带,而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但它附合新定义中其他两黠: ‘围绕太阳运转’、 ‘以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应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
即符合了 ‘矮行星’而非 ‘行星’定义. (四) 在冥王星发现后
天文学家又陆续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 3”(即齐娜),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它的出现就引起部份天文学家争议: 如果要把冥王星叫作行星
那么在其附近的库柏带也至少有42个星体符合资格
就连星体齐娜 (直径2400~ 2500公里 ) 也比它更大
更有资格当行星. 布朗等人的发因而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希望透过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五) 其实冥王星也只是库柏带中一个较大的星体
周间还有为数不少与它相似或者更大的星体; 如果要把她们全部当作行星
这就使行星的定义很含糊
故这是不可能的. 第一位是齐娜
第二位是冥王星
可见齐娜比较大 (六) 冥王星的轨道也与其他8行星很不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轨道大多接近圆形,但是冥王星的轨道是细长
偏离率很大的椭圆形
其轨道亦是最扁。环绕太阳一周需要247.9地球年. 表示椭圆形与正圆形之差异程度的数值是离心率。离心率越大则椭圆越细长。地球公转轨道的离心率是0. 02,冥王星离心率是0. 25。冥王星最接近太阳时,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最远离太阳时,距离太阳约50天文单位。冥王星的轨道也偏斜黄道面达17度,为太阳系中偏斜最厉害的行星。它在上世纪80年代曾进入海王星轨道
使海王星变成最远的行星!! (七) 其它的一些天体,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轨道与冥王星十分相似。 (八) 有说冥王星拥有卫星—冥卫一(Charon
即新的矮行星之一),因此它该作行星论,但天文学家及后相继发现小行星243(爱达)等部份小行星同样皆有卫星,所以拥有卫星被认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标准 冥王星轨道与其他行星不同
呈椭圆形
亦有倾斜 (B)以下是一篇参考文章: 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75国2500名天文学家在布拉格经过一周的热烈讨论,24日为天文学界数十年来关于行星定义做出回应,投票通过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这让1930年被发现以来就被列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正式被踢出太阳系行星群之列。IAU的决议声明,「(太阳系)8大行星为:水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会中通过将太阳系内的星体分成三大类别: 1.行星:必须是环绕恒星运行的圆球形星体,本身有足够的质量使其重力能与应力平衡而维持近似圆球状,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 2.矮行星:环绕恒星运行的圆球形星体,本身有足够质量能与应力平衡而维持近似圆球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未清楚区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星体,如陨石,彗星,卫星等统称为「太阳系小星体」。 根据新订出的定义,冥王星因为部分轨道与海王星重叠而遭除名,被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从今亦只有8大行星。 这样的结果与一周前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新定义草案截然不同,该份草案除了建议保留冥王星的资格,同时纳入另外三颗新发现的类行星星体,让太阳系增加为12大行星,不过这份草案引起更激烈的争辩。如今,原本有希望加入行星之列的赛瑞斯星(又称:榖神星),以及编号2003 UB313、暂名为齐娜的星体与冥王星同列为矮行星。 发现齐娜的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布朗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他过去就主张,冥王星和类似冥王星的星体资格称不上行星,上周新定义草案提出后,他也质疑,依照草案标准,库柏带至少有42个星体符合资格,就连地球的月亮质量都比冥王星大,而齐娜将成为矮行星中的最大星体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10304120
good.
冥王星也是行星,只不过是被人挑取「九大行星」。
参考: me
冥王星不是行星because它的volume太小
它的形态是: 直径 2 284公里 与太阳平均距离 5 913 520 000公里 运行速率 4.47公里/秒 公转一周时间(一年) 248年 自转一周时间(一日) 6日9小时 质量(地球=1) 0.0022 平均密度(水=1) 2.03 表面重力(地球=1) 0.04 表面温度 摄氏-220度
参考: .geocities/siuyipkeung/Web/92
冥王星不是行星. 它是小行星. 2007-06-03 20:14:02 补充: 一起归类为''矮行星''
并升级为二等行星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行星的新定义: 1. 必须围绕太阳运转 2. 它能清除轨道内其他星体,即是在轨道中最大的天体 3. 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的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 4. 天体内部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 所以冥王星不是行星
据最新资料
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确定太阳系行星的定义
并决定将冥王星剔除在九大行星外
降格为矮行星;亦确认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概念要改写。 “行星”的新定义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卫星。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符合要求,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大会又否决将冥王星以外的八大行星
冠名为「经典行星」
也放弃将太阳系的行星数目
增加至十二颗. 新定义中亦有其他列明: 同样具有足够品质、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dwarf pla)。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冥王星被降格为二等行星
而包括齐娜
查隆及谷神星在内的三伙星体亦与冥王星一起归类为''矮行星''
并升级为二等行星. Q:为什么冥王星不再被列为行星?有何理据?合理吗? A:其实冥王星不再被列为行星
是相当合理的: (一) 完全是一个天文学上的错误
才把它当作大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 ﹐无论直径及质量都比月球还要小(质量只是月球5份之一.如果它可以算是行星
那么月球也可算是行星 (月球也可算行星因而在近日也引起争辩).但当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真正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深入民心
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二) 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三) 新的行星定义中的一句: ‘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冥王星主要就是因为部分轨道与海王星重叠
不合符新的定义而遭除名. 因冥王星所处的轨道正正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周边的柯伊伯带,而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但它附合新定义中其他两黠: ‘围绕太阳运转’、 ‘以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应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
即符合了 ‘矮行星’而非 ‘行星’定义. (四) 在冥王星发现后
天文学家又陆续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 3”(即齐娜),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它的出现就引起部份天文学家争议: 如果要把冥王星叫作行星
那么在其附近的库柏带也至少有42个星体符合资格
就连星体齐娜 (直径2400~ 2500公里 ) 也比它更大
更有资格当行星. 布朗等人的发因而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希望透过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五) 其实冥王星也只是库柏带中一个较大的星体
周间还有为数不少与它相似或者更大的星体; 如果要把她们全部当作行星
这就使行星的定义很含糊
故这是不可能的. 第一位是齐娜
第二位是冥王星
可见齐娜比较大 (六) 冥王星的轨道也与其他8行星很不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轨道大多接近圆形,但是冥王星的轨道是细长
偏离率很大的椭圆形
其轨道亦是最扁。环绕太阳一周需要247.9地球年. 表示椭圆形与正圆形之差异程度的数值是离心率。离心率越大则椭圆越细长。地球公转轨道的离心率是0. 02,冥王星离心率是0. 25。冥王星最接近太阳时,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最远离太阳时,距离太阳约50天文单位。冥王星的轨道也偏斜黄道面达17度,为太阳系中偏斜最厉害的行星。它在上世纪80年代曾进入海王星轨道
使海王星变成最远的行星!! (七) 其它的一些天体,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轨道与冥王星十分相似。 (八) 有说冥王星拥有卫星—冥卫一(Charon
即新的矮行星之一),因此它该作行星论,但天文学家及后相继发现小行星243(爱达)等部份小行星同样皆有卫星,所以拥有卫星被认为不再是判定行星的标准 冥王星轨道与其他行星不同
呈椭圆形
亦有倾斜 (B)以下是一篇参考文章: 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75国2500名天文学家在布拉格经过一周的热烈讨论,24日为天文学界数十年来关于行星定义做出回应,投票通过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这让1930年被发现以来就被列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正式被踢出太阳系行星群之列。IAU的决议声明,「(太阳系)8大行星为:水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会中通过将太阳系内的星体分成三大类别: 1.行星:必须是环绕恒星运行的圆球形星体,本身有足够的质量使其重力能与应力平衡而维持近似圆球状,同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轨道范围清楚区分。 2.矮行星:环绕恒星运行的圆球形星体,本身有足够质量能与应力平衡而维持近似圆球状,其运行轨道与周围卫星未清楚区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星体,如陨石,彗星,卫星等统称为「太阳系小星体」。 根据新订出的定义,冥王星因为部分轨道与海王星重叠而遭除名,被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从今亦只有8大行星。 这样的结果与一周前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新定义草案截然不同,该份草案除了建议保留冥王星的资格,同时纳入另外三颗新发现的类行星星体,让太阳系增加为12大行星,不过这份草案引起更激烈的争辩。如今,原本有希望加入行星之列的赛瑞斯星(又称:榖神星),以及编号2003 UB313、暂名为齐娜的星体与冥王星同列为矮行星。 发现齐娜的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布朗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他过去就主张,冥王星和类似冥王星的星体资格称不上行星,上周新定义草案提出后,他也质疑,依照草案标准,库柏带至少有42个星体符合资格,就连地球的月亮质量都比冥王星大,而齐娜将成为矮行星中的最大星体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1030412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