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文化意义
展开全部
问题一:祭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祭祖既是国人的传统,也是国人的文化,本身是传统与文化合二为一,并一以贯之的历史现象和现实现象,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纵观人类历史,祭祖现象可以说遍布世界,只是表现多样、程度有别而已。
所谓中华民族拥有不间断的文明,与我们更加重视以祭祖为具体表现之一的慎终追远、追本朔源文化应该说有很大关联。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不仅是现实的根基,还可以是未来的指向,如数轴的负向支撑正向,二者互为存在的依据。
问题二: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于是就有每逢重大节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习俗,清明节就是中国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节日之一。在现代,清明节还是人们缅怀先烈的重要节日,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祭祀活动中,包含着一些人情世事。如果一个人在外,和村子里父老兄弟爷们儿关系比较好的话,在家里的人一般会等在外的人回家后一起到坟地里祭拜先祖,或者是在外的人不能回家给坟添新土的时候,家里的其他人会给代添一下。如果关系不好,不但回家没有人和你一起做事,就是你不在家,自家的坟地也没有人给添新土,而坟墓任凭风吹雨打,慢慢荒废,除非坟墓的主人没有后代留下才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只要一个人在外闯荡,还记着自己的先祖就必须要和家里的人搞好关系,这当然是一个熟人社会所必需的,否则是很让人尴尬的。
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这根当然是自己的家乡了,就连 *** 当年出韶关求学的时候还写下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立志诗句。可见在 *** 当时来看,人死后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坟里的。这种对根的追求与依恋,就是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基因之一。试想,近代以来多少在外闯荡的华侨华人为祖国的富强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他们之所以对祖国具有这样的情怀就是因为这种根的情结所在。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放在国家前面的,不是家比国家重要,而是说家庭在个人来说是更为基本的概念,而没有国家就没有家,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受苦难的历史经验。所以,当中国处于危难之时,中华民族的所有儿女都会为这个大家付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先祖对我们每一个人是重要的,正是对先祖的崇拜使人们的家的概念更为稳固。祭祀说是一种迷信活动,不如说是一种风俗,是怀念先祖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清明节是重要的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今天,清明节中的文化意义必须要重新进行挖掘,继承和发展其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问题三:春节时有哪些祭祀先祖的活动,有什么文化意义 我们这里从腊月二十四接了祖人过后、每天早上要烧一炉香、一直到正月十五送了祖人过后、正月初七上坟扫墓、称为拜死人的年、其文化内涵就是:凡人都有根本、有本有源、不忘先祖
问题四:春节为什么祭祖 春节为什么要祭祖?过年祭祖有哪些习俗?就是要告诫今人:我们的一切来自祖上、来自逝去先人曾经的哺育、教养与恩惠,特别是要告诫年轻一代:感恩是为人的本分,报答是做人的责任。正是在祭祖这一时刻,人们面对先人做出内心宣示与共同勉励:感激所有施恩于己之人,怀念所有对家庭与社会做过贡献之人,立志做一个不负先人厚望、奋发有为、德行高尚之人。 由此可见,春节祭祖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式,更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今人对先人表达感情、心愿与意志,激励后人慎终追远、继往前行,凝聚家人亲情关系,传承优秀伦理道德,提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春节祭祖的宝贵传统,就连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将这一传统保留与继承了下来。 1.有的地方习俗,三十这天,全体男性族人到村外,面向始祖坟墓的方向燃香焚纸,行跪拜礼,请列祖回家接受供奉。 2.族人把缠着烧纸的芝麻杆沿路插在墙缝里,先祖的灵魂顺着芝麻杆回到祭坛。 3.把列祖的灵魂请到祭坛后,族人集体行磕头礼。 4.列祖享受后世子孙的供奉。列祖看到今天的情形会有什么感谢吗? 5.大年三十晚上,族人和列祖共度年末岁初之夜。 有的人以为,先人在世时已经尽孝心了,再做祭祖没有必要;还有的年轻人以为,祭祖是迷信活动,等等。此番说法曲解了祭祖的本来含义,需要加以纠正。古训曰: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这里所说的“诚”,包括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等多重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在一年开元之际祭祖的传统,其本意就是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之意, 恰值春节前夕去韩国访问,五六个韩国同行在聊天时都先后告诉我说,即使在大城市居民家里,几乎每一家也都保留着春节祭祖的习俗:除夕之夜,家中设好祭桌,上面摆放逝去父母及祖父母等人的牌位、各种节日菜肴并点燃蜡烛。初一早上,全家人集中到最年长者家中,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由最年长者带领读诵祭文,再共同向牌位叩拜。此后,家人再互相拜年问候。向陪访的韩方厅长、局长、科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打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家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气氛同样严肃、隆重、恭敬、真诚。想到韩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5万美元,正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可能与其国民共守道德规范、团结奋进不无关联。 香港《南华早报》前不久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谈到在青岛街头见到行人随便扔垃圾等现象后评价说:“中国大陆迅速经济增长和雄厚的财力令世界目炫。许多西方人赞扬中国将世界从一场几乎已成定局的经济衰退中拉了出来。但是,从有损公众利益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乃至完全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来看,很多中国人表面似乎颇为富有,但内心实在缺乏良好素养。”在文章最后,作者发表感想认为,“中国人做到经济年增长8%还不够,只有他们内在‘富有’了,才会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祭祖仪式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二十四,乡俗谓过小年,意味着从此开始正式过年,家家洒扫庭院,称作“打阳尘”,晚上必须放上一挂鞭炮,并炒些花生瓜子之类,放在厨房里,一是送走灶王爷,有些吃食供奉,好堵住他老人家嘴巴,以便他上天言好事,再便是迎接祖先回家过年。二十四晚上,家长都会把小孩召到一起,叮嘱言语小心,多谈吉利话,少唱不好歌。有的人家更在客厅神案上贴“天地阴阳,百无禁忌”红纸条,意指即便小孩说话有所放肆,祖宗也不计较了。 年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自然不可忘掉祖宗,放鞭之前,家中男主人须得先在神案前烧些香纸,将荤菜装上一碗,并倒上一杯酒,放在神案之上献给祖先,意思是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祖先福荫。 吃过年饭,才到祭祖最隆重仪式,家乡......>>
问题五:传统节日有什么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1、传统节日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价值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文化的多样性,都尽可能地保护本国文化,保护本国文化中,重要的是保护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和谐文化内涵,民俗通过生活事象来表现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化为日常生活和日常表演时,才会使人可感可触,生动形象。传统节日就将民俗事象加以集中。
2、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如清明节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也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恋爱节;端午节是已婚女儿回娘家,已订婚小伙子去岳母家拜节;中秋则是团圆节,人间月半天上月圆,希望家家都能团圆。
3、传统节日以体育活动为扩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能强身健体,增强团结,它积淀了浓厚的爱国热情,更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很好方式。
4、传统节日以神话唤起科学的联想。中秋节的嫦娥奔月、吴刚划桂,尽管是神话,但中国人一直认为是可以实现的,也一直不断进行艰苦的探索,有的神话已经变成了现实。2007年的“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就是神话唤起的联想在科学上的实现。
总之,我们要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好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因为他们饱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前进航行中的灯塔。
问题六:云南民族节日的文化意义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火把节历史悠久,早见记载: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起一个火把,村口要竖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插花挂果,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围着火堆唱歌,还用烛光粉扑撒火把,气氛欢快、活泼,姑娘们要把五彩手镯线放在火堆上烘烤,藉以消除邪气;刚结婚的小伙们,当火把燃烧“开斗”掸下时,便一拥而上,抢其“开斗”上的模拟刀、戈,以求早得贵子;火把节之夜,各家还备一小火把,,人手一柱,人们举着火把,同行田间,有的还骑马举火把奔驰,远远望去形成一条弯曲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夜,往往通宵不寐。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都建有本主庙。庙宇宏伟,本主像雕塑精湛,造型美观。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本主节十分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三月街民族节)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商品经济日渐发达,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 *** 。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1991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届时,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 *** ,滇西各少数民族,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在这里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质交易会和文艺体育盛会,规模空前,人潮如流。骑手逐角竟技,歌声如海,真是好戏连台。“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这是对“三月街”热闹、欢快场面的真实写照。
(蝴蝶会)
蝴蝶会地点在蝴蝶泉,时间为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是为白族人民纪念为反抗封建婚姻而投泉殉情的霞郎、雯姑而举行的传统盛会。
(普米族朝山节)
普米族人的朝山节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进行。人们身着盛装,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欢度佳节。除祭祀山神外,还有赛马、摔跤、射箭等娱乐活动。野餐后另选道路下山,不返原路,以示辞旧迎新,来年好运。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又名“迎新节”,在每年的农历11月20日举行,节日期间,各家都喜欢用松枝装饰堂前屋后,全村老少都喜欢围在一起吹葫芦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并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把过去一年不好的魂赶走。节日热闹非凡,打跳对歌,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风情浓郁。
(纳西族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最有特点的是节日期间进行竹木农具的交流,附近农村的群众和小商贩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售货。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 *** 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 *** 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纳西族骡马会)
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民俗节日,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
问题七:传统节日的发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 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於其他民族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在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冲突和文化竞争日趋突出,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提高人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比较香港而言,内地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不仅仍未被列为法定假期,而且过节气氛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仅表现在孝道文化上,更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即诚信道义的失落。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讲求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内地治安问题突出,各种骗案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以及商人缺乏商德、医生缺乏医德、教师缺乏师德等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经济与社会的管治问题,但从根子上来说,仍然是诚信道德问题,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问题。
中华文化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胡 *** 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特点。这对香港和内地共同复兴传统文化,具有启示意义。只有国民继承和发扬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问题八:春节的文化含义 春节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它特殊,因为它不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她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除了一般的生理满足外,还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在信奉耶稣基督的西方社会,人们以圣诞作为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他们在圣诞节日仪式中获得精神愉悦。而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同样的文化功用,只是春节更充满人世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春节节俗的传承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具体的春节民俗事象,特别是那些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具有生活情趣的节俗。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春节礼物等民俗节目营造了春节的气氛。我们对一些传统民俗项目不应该简单的禁止,事实上,这些年来年味的淡化与我们对某些传统民俗项目的禁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多加强调、提倡
纵观人类历史,祭祖现象可以说遍布世界,只是表现多样、程度有别而已。
所谓中华民族拥有不间断的文明,与我们更加重视以祭祖为具体表现之一的慎终追远、追本朔源文化应该说有很大关联。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不仅是现实的根基,还可以是未来的指向,如数轴的负向支撑正向,二者互为存在的依据。
问题二: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较崇拜自己祖先的民族,于是就有每逢重大节日或人生重大事情要祭祀的习俗,清明节就是中国人祭祀,祭拜自己先祖的重要节日之一。在现代,清明节还是人们缅怀先烈的重要节日,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祭祀活动中,包含着一些人情世事。如果一个人在外,和村子里父老兄弟爷们儿关系比较好的话,在家里的人一般会等在外的人回家后一起到坟地里祭拜先祖,或者是在外的人不能回家给坟添新土的时候,家里的其他人会给代添一下。如果关系不好,不但回家没有人和你一起做事,就是你不在家,自家的坟地也没有人给添新土,而坟墓任凭风吹雨打,慢慢荒废,除非坟墓的主人没有后代留下才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只要一个人在外闯荡,还记着自己的先祖就必须要和家里的人搞好关系,这当然是一个熟人社会所必需的,否则是很让人尴尬的。
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这根当然是自己的家乡了,就连 *** 当年出韶关求学的时候还写下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立志诗句。可见在 *** 当时来看,人死后是要埋在自己的祖坟里的。这种对根的追求与依恋,就是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基因之一。试想,近代以来多少在外闯荡的华侨华人为祖国的富强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他们之所以对祖国具有这样的情怀就是因为这种根的情结所在。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放在国家前面的,不是家比国家重要,而是说家庭在个人来说是更为基本的概念,而没有国家就没有家,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受苦难的历史经验。所以,当中国处于危难之时,中华民族的所有儿女都会为这个大家付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先祖对我们每一个人是重要的,正是对先祖的崇拜使人们的家的概念更为稳固。祭祀说是一种迷信活动,不如说是一种风俗,是怀念先祖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清明节是重要的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今天,清明节中的文化意义必须要重新进行挖掘,继承和发展其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
问题三:春节时有哪些祭祀先祖的活动,有什么文化意义 我们这里从腊月二十四接了祖人过后、每天早上要烧一炉香、一直到正月十五送了祖人过后、正月初七上坟扫墓、称为拜死人的年、其文化内涵就是:凡人都有根本、有本有源、不忘先祖
问题四:春节为什么祭祖 春节为什么要祭祖?过年祭祖有哪些习俗?就是要告诫今人:我们的一切来自祖上、来自逝去先人曾经的哺育、教养与恩惠,特别是要告诫年轻一代:感恩是为人的本分,报答是做人的责任。正是在祭祖这一时刻,人们面对先人做出内心宣示与共同勉励:感激所有施恩于己之人,怀念所有对家庭与社会做过贡献之人,立志做一个不负先人厚望、奋发有为、德行高尚之人。 由此可见,春节祭祖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式,更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今人对先人表达感情、心愿与意志,激励后人慎终追远、继往前行,凝聚家人亲情关系,传承优秀伦理道德,提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春节祭祖的宝贵传统,就连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将这一传统保留与继承了下来。 1.有的地方习俗,三十这天,全体男性族人到村外,面向始祖坟墓的方向燃香焚纸,行跪拜礼,请列祖回家接受供奉。 2.族人把缠着烧纸的芝麻杆沿路插在墙缝里,先祖的灵魂顺着芝麻杆回到祭坛。 3.把列祖的灵魂请到祭坛后,族人集体行磕头礼。 4.列祖享受后世子孙的供奉。列祖看到今天的情形会有什么感谢吗? 5.大年三十晚上,族人和列祖共度年末岁初之夜。 有的人以为,先人在世时已经尽孝心了,再做祭祖没有必要;还有的年轻人以为,祭祖是迷信活动,等等。此番说法曲解了祭祖的本来含义,需要加以纠正。古训曰: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这里所说的“诚”,包括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等多重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在一年开元之际祭祖的传统,其本意就是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之意, 恰值春节前夕去韩国访问,五六个韩国同行在聊天时都先后告诉我说,即使在大城市居民家里,几乎每一家也都保留着春节祭祖的习俗:除夕之夜,家中设好祭桌,上面摆放逝去父母及祖父母等人的牌位、各种节日菜肴并点燃蜡烛。初一早上,全家人集中到最年长者家中,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由最年长者带领读诵祭文,再共同向牌位叩拜。此后,家人再互相拜年问候。向陪访的韩方厅长、局长、科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打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家家都做同样的事情,气氛同样严肃、隆重、恭敬、真诚。想到韩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5万美元,正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可能与其国民共守道德规范、团结奋进不无关联。 香港《南华早报》前不久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谈到在青岛街头见到行人随便扔垃圾等现象后评价说:“中国大陆迅速经济增长和雄厚的财力令世界目炫。许多西方人赞扬中国将世界从一场几乎已成定局的经济衰退中拉了出来。但是,从有损公众利益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乃至完全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来看,很多中国人表面似乎颇为富有,但内心实在缺乏良好素养。”在文章最后,作者发表感想认为,“中国人做到经济年增长8%还不够,只有他们内在‘富有’了,才会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祭祖仪式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二十四,乡俗谓过小年,意味着从此开始正式过年,家家洒扫庭院,称作“打阳尘”,晚上必须放上一挂鞭炮,并炒些花生瓜子之类,放在厨房里,一是送走灶王爷,有些吃食供奉,好堵住他老人家嘴巴,以便他上天言好事,再便是迎接祖先回家过年。二十四晚上,家长都会把小孩召到一起,叮嘱言语小心,多谈吉利话,少唱不好歌。有的人家更在客厅神案上贴“天地阴阳,百无禁忌”红纸条,意指即便小孩说话有所放肆,祖宗也不计较了。 年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自然不可忘掉祖宗,放鞭之前,家中男主人须得先在神案前烧些香纸,将荤菜装上一碗,并倒上一杯酒,放在神案之上献给祖先,意思是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祖先福荫。 吃过年饭,才到祭祖最隆重仪式,家乡......>>
问题五:传统节日有什么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1、传统节日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价值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文化的多样性,都尽可能地保护本国文化,保护本国文化中,重要的是保护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和谐文化内涵,民俗通过生活事象来表现文化,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化为日常生活和日常表演时,才会使人可感可触,生动形象。传统节日就将民俗事象加以集中。
2、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如清明节祭拜祖先,缅怀先烈,也是某些少数民族的恋爱节;端午节是已婚女儿回娘家,已订婚小伙子去岳母家拜节;中秋则是团圆节,人间月半天上月圆,希望家家都能团圆。
3、传统节日以体育活动为扩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能强身健体,增强团结,它积淀了浓厚的爱国热情,更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很好方式。
4、传统节日以神话唤起科学的联想。中秋节的嫦娥奔月、吴刚划桂,尽管是神话,但中国人一直认为是可以实现的,也一直不断进行艰苦的探索,有的神话已经变成了现实。2007年的“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就是神话唤起的联想在科学上的实现。
总之,我们要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好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因为他们饱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前进航行中的灯塔。
问题六:云南民族节日的文化意义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火把节历史悠久,早见记载: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起一个火把,村口要竖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插花挂果,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围着火堆唱歌,还用烛光粉扑撒火把,气氛欢快、活泼,姑娘们要把五彩手镯线放在火堆上烘烤,藉以消除邪气;刚结婚的小伙们,当火把燃烧“开斗”掸下时,便一拥而上,抢其“开斗”上的模拟刀、戈,以求早得贵子;火把节之夜,各家还备一小火把,,人手一柱,人们举着火把,同行田间,有的还骑马举火把奔驰,远远望去形成一条弯曲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夜,往往通宵不寐。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都建有本主庙。庙宇宏伟,本主像雕塑精湛,造型美观。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本主节十分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三月街民族节)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商品经济日渐发达,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 *** 。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1991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届时,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 *** ,滇西各少数民族,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在这里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质交易会和文艺体育盛会,规模空前,人潮如流。骑手逐角竟技,歌声如海,真是好戏连台。“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这是对“三月街”热闹、欢快场面的真实写照。
(蝴蝶会)
蝴蝶会地点在蝴蝶泉,时间为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是为白族人民纪念为反抗封建婚姻而投泉殉情的霞郎、雯姑而举行的传统盛会。
(普米族朝山节)
普米族人的朝山节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进行。人们身着盛装,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欢度佳节。除祭祀山神外,还有赛马、摔跤、射箭等娱乐活动。野餐后另选道路下山,不返原路,以示辞旧迎新,来年好运。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又名“迎新节”,在每年的农历11月20日举行,节日期间,各家都喜欢用松枝装饰堂前屋后,全村老少都喜欢围在一起吹葫芦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并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把过去一年不好的魂赶走。节日热闹非凡,打跳对歌,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风情浓郁。
(纳西族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最有特点的是节日期间进行竹木农具的交流,附近农村的群众和小商贩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售货。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 *** 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 *** 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纳西族骡马会)
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民俗节日,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
问题七:传统节日的发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 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於其他民族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於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在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冲突和文化竞争日趋突出,中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受到严峻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在融入世界和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提高人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比较香港而言,内地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不仅仍未被列为法定假期,而且过节气氛逐渐淡化,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仅表现在孝道文化上,更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即诚信道义的失落。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讲求诚信,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内地治安问题突出,各种骗案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以及商人缺乏商德、医生缺乏医德、教师缺乏师德等现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经济与社会的管治问题,但从根子上来说,仍然是诚信道德问题,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问题。
中华文化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胡 *** 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特点。这对香港和内地共同复兴传统文化,具有启示意义。只有国民继承和发扬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问题八:春节的文化含义 春节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它特殊,因为它不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她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除了一般的生理满足外,还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在信奉耶稣基督的西方社会,人们以圣诞作为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他们在圣诞节日仪式中获得精神愉悦。而中国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有着同样的文化功用,只是春节更充满人世伦理色彩,人们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
春节节俗的传承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具体的春节民俗事象,特别是那些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具有生活情趣的节俗。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春节礼物等民俗节目营造了春节的气氛。我们对一些传统民俗项目不应该简单的禁止,事实上,这些年来年味的淡化与我们对某些传统民俗项目的禁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多加强调、提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