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块简介

 我来答
俊慕若窗绅0v
2022-11-11 · TA获得超过23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33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73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2.1 前纵隔
    • 2.2 中纵隔
    • 2.3 后纵隔
  • 3 纵隔囊状淋巴管瘤
  • 4 纵隔畸胎瘤和皮样囊肿
  • 5 纵隔淋巴结肿瘤
  • 6 胸腺瘤
  • 7 支气管原囊肿
  • 8 心包囊肿
  • 9 神经原性肿瘤
    • 9.1 神经母细胞瘤
    • 9.2 神经节瘤
    • 9.3 神经纤维瘤
  • 10 肠原囊肿

1 拼音

zòng gé zhǒng kuài

2 概述

纵隔中之异常块物,主要为纵隔囊肿和肿瘤。纵隔自第一肋至膈面,前后以胸骨、脊柱,两侧以纵隔胸膜为界。内有器官分两类:心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等解剖位置较衡定;胸腺、淋巴组织之位置和形态常有不同。婴儿胸腺体积占前纵隔较大比例,2个月左右其比例最大,以后比例渐缩小,2岁后X线检查时已基本不明显。幼儿前纵隔有较多淋巴组织,分布于胸腺和蜂窝组织中。肺门和气管分叉附近淋巴结多。小儿纵隔块肿并不少见,产生压迫症状,如喘鸣、呼吸急促、干咳、吞咽困难、胸骨凸出或胸壁隆起时才被发觉,也有于X线检查时偶而发现。识别纵隔块肿发生部位对诊断有较大意义。X线侧位片可将纵隔按正常组织结构阴影划分为前、中、后三区: 自第一肋连接各胸椎椎体前缘至膈面弧线为后纵隔前界;从膈面沿心包前缘向上弯向椎体前缘弧线为前、中区分界线。前纵隔包括胸骨后、胸椎椎体前与心包前缘线之间组织; 中纵隔包括心包内,肺门周围及食管等组织;后纵隔包括各椎体及椎旁沟内组织。纵隔各区较常见块肿如下:

2.1 前纵隔

囊状淋巴管瘤、畸胎瘤和皮样囊肿、淋巴结肿瘤、胸腺瘤、支气管原囊肿。

2.2 中纵隔

淋巴结肿瘤、畸胎瘤、心包囊肿。

2.3 后纵隔

神经原肿瘤(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瘤、神经纤维瘤)、肠原囊肿。

3 纵隔囊状淋巴管瘤

由许多充满淋巴液之薄壁囊肿组成,位于上纵隔,大多先发生于颈后三角向下蔓延,较少原发于纵隔。肿块体积较大,范围较广,对气管、大血管易产生压迫。上呼吸道感染时,增大更快,应手术切除。

彻底切除如有困难,应尽量切除囊肿组织,残留少量淋巴组织将被增生之纤维组织包围,很少复发。

4 纵隔畸胎瘤和皮样囊肿

发生率仅次于纵隔神经原肿瘤。几乎均发生于前纵隔,仅少数于中纵隔。皮样囊肿由来自外胚层和中胚层成分组成,其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衬鳞状上皮,包括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囊腔含有毛发、皮脂和脱落上皮。畸胎瘤可为实质性或囊性,由三种原始胚层演变而成,除软骨与骨质外,尚有神经胶质组织、上皮结构、腺体组织等。上述两肿瘤较大时均可向一侧胸腔凸出,并使胸壁隆起。少数畸胎瘤为恶性,属腺癌或 *** 状癌,易直接扩展或肺转移致死。发现肿瘤后应及早切除。

5 纵隔淋巴结肿瘤

多于前纵隔,少数于中纵隔。以淋巴肉瘤较多见,且常继发于颈部病灶,原发于纵隔者较少。淋巴肉瘤发展较快,可突然出现上腔静脉或气管受压症状。X线阴影多呈结节状,用化疗后受压症状可暂时减轻,但预后不佳。偶而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后长期缓解。小儿何杰金病原发于纵隔少见。近年来按其分类和分期治疗,预后有所改善。周围血液尚未出现特征改变之白血病,纵隔偶见淋巴结肿大,有利于早期诊断。放疗与抗代谢药物治疗后可暂时消退。

6 胸腺瘤

小儿胸腺瘤有良性或恶性,均少见。一般无症状,X线片显示胸腺影增大,较大时可压迫气管引起咳嗽。胸腺内可有淋巴肉瘤,与恶性胸腺瘤较难区别,仅能行活组织检查鉴别。

7 支气管原囊肿

为前肠衍化所形成之畸形结构,较多见。囊壁内膜为纤毛柱状上皮(呼吸上皮),壁内有软骨及少量平滑肌。常位于气管或主支气管旁,偶与支气管相通。囊肿多于前纵隔,也有于中纵隔。X线片中常被支气管或大血管影重叠,不易发现。发现后应即切除。

8 心包囊肿

或称体腔囊肿,为薄壁内衬扁平间皮,含有清晰液的囊肿,可于心膈角附于心包上,也可与心包相通,成为心包膨出之一部分。心包囊肿多无症状,切除较易。

9 神经原性肿瘤

为最常见之小儿纵隔肿瘤,位于后纵隔。成神经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来源于交感神经节;神经纤维瘤可从纵隔各神经发生。三种肿瘤的X线片均显示边缘清楚之致密阴影,肿瘤性质手术后始能证实。

9.1 神经母细胞瘤

是交感神经原之恶性肿瘤。婴儿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生于肾上腺,增长后伸延入纵隔,但原发于纵隔也不少见,位于椎旁沟。尿儿茶酚胺增高有诊断价值。肿瘤发展很快,较早有转移,X线片虽见肿块边缘清楚,手术发现已广泛浸润至周围组织,甚至侵蚀肋骨和椎体,或穿透胸壁,全身情况迅速恶化。侵及神经干时有疼痛。手术清除应包括胸壁受侵犯部分,电灼切除创面,术后放疗,可能长期存活。发病年龄愈小,成活率愈高。

9.2 神经节瘤

为小儿纵隔神经原性肿瘤中最多见之一种,可增长至很大而包膜完整,易被切除。有时可伸入椎管内形成哑铃状。组织切片多见神经节细胞和纤维组织,为良性肿瘤。有时神经节细胞瘤中有神经节母细胞,即非纯神经节细胞瘤,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切除后应加放疗。

9.3 神经纤维瘤

从后纵隔各神经发生,如肋间神经、膈神经、迷走或交感神经等。这些神经相距很近,肿瘤范围较大,无法辨认究竟来自那些神经。神经纤维瘤如仅出现于后纵隔,可增长至较大体积而无症状,仅于X线片中偶而发现。少数可伸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症状,脊柱片可见椎间孔扩大,肋椎关节分离。神经纤维瘤可形成哑铃状肿块,使脊柱侧凸,脊髓受压。有时纵隔肿瘤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之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皮肤有色素斑,全身有多发病灶、肿瘤沿许多小神经鞘发展,不可能完全切除,仅可切除有恶变倾向之较大肿块。

10 肠原囊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