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1】
打断讲话、现场“斗殴”、完全“失控”……从来没有谁,能让主持了十三届春晚的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自己的主场如此无可奈何。在本次以“家”为主题的朗读中,“拳王”邹市明带着妻子冉莹颖和两位可爱的小宝贝邹明轩、邹明皓一起组成了《朗读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读团。然而两位精力旺盛的小“拳王”显然还没到对文字产生感情的年纪,游戏打闹才是他们目前最热爱的活动。
于是,《朗读者》史上最“失控”的朗读就此诞生。原本父母朗读,孩子配合表演的设计在小朋友们不断“抢戏”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游戏。连董卿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节目录制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最失控的一次。”不过紧接着“失控”,董卿又补充了一句“但是也是让我们觉得最快乐的一次”。究竟两位小“拳王”做了什么能让董卿如此感慨?邹市明一家又会上演怎样精彩的另类朗读?
最特别的“家人” 赵文瑄自曝爱宠如命
本期节目中,除了邹市明一家四口创下朗读现场“失控”记录外,著名演员赵文瑄也成了第一个为宠物朗读的朗读者——这次他要为自己的爱猫“大咪”朗读。
1992年,从未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的赵文瑄因为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被李安相中出演《喜宴》,从此走入演艺圈。对于大部分内地观众来说,对赵文瑄的最初印象基本上都来自于《大明宫词》中风流倜傥的“薛绍”和邪魅狂狷的“张易之”。当年多少女生“一见薛绍易之误终身”,然而现实中的赵文瑄却“一见‘大咪’误终身”。
大咪是赵文瑄从加油站捡来的流浪猫,刚捡来时身体十分虚弱,几乎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赵文瑄给了大咪一个家,也在和大咪相处的过程中慢慢讲大咪当做了自己的“家人”。在收养大咪之前,赵文瑄完全不能理解那些养宠物的人,直到大咪的出现,让赵文瑄从此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以前只把动物当食物的他现在对所有动物都抱有善意,甚至连一个小虫子都不愿伤害。
为了能多和大咪待在一起,以往拍完戏就回台湾休息的赵文瑄现在会留出更多时间待在大陆,他说:“我舍不得它搬来搬去,为了它我可以换地方。”在访谈中,赵文瑄还用李白的诗来形容看见大咪时的感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他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次在《朗读者》中,赵文瑄会为自己这位特别的“家人”朗读怎样的文字呢?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2】
大众化、公共性、人本主义视角,再加上契合了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大环境,这样的节目,怎么可能不火呢?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关于《朗读者》的宣传,可爱的许渊爷爷让我一眼就对这个节目产生了好感。因为他代表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
当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朗读者》时,我是全心全意地被吸引的。不跳片头,不跳片尾,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难得的做法。
我不是学艺术的,也不是学文学的,我对于这些形式的东西一窍不通,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有着一点小小的文字情节的小女子,是喜欢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对于他的`形式提出质疑,特别是有赚人眼泪的嫌疑之说。在我看来,如果一篇文章不能让读着在开心处拍手大笑,不能让读着在伤心处掩面叹息,那么读过,就会忘了,文字如果不能引起心灵的共振,它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幸运的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总能有一个人能为之震颤。
文字只是一种手段与方式,它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一个载体,它并不优美,甚至枯燥乏味,就如当初学着写字时的心情。但是,当它成为了文学,它承载着文化与记忆的时候,它就变得美好起来,它成为音符流淌在舌尖,它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时,它就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一种文字,如果要有力量,那么它的背后就一定藏着一个故事。
同理,一个好的节目,没有强大的情感作为支撑的话,是走不远的,我更愿意把这种情感称为文化底蕴。一个好的节目,也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制作,不是来自于舞台灯光效果和刻意的抒情,它是在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对话间就能打动你。回顾《朗读者》,它并没有刻意去歌颂什么,赞美什么,记忆中,第二集,那个在朗读间里读着冰心送给妈妈的女孩儿,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三句话,就已经让我泣不成声。
《朗读者》是多么奇妙的一个节目,它把我最喜欢的所有形式都集合于一身,有情感,有文学,有温度,有力量。它最神奇的地方,是能跨越时间、空间与地点,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让人热泪满盈。
眼泪不代表感动,当一个人快乐到极致,兴奋到极致或者悲伤到极致,都会流泪。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喜极而泣呢?也许那些提出质疑的人,从来没有享受过文学的魅力吧,仅仅因为文学的力量就哭泣,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品质和经历。
第一次写长评论,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说些什么,删删写写,最后呈现出的就是这些,能表达的也仅仅是我内心的三分之一的情感,能懂的人自然会懂,希望《朗读者》越来越好。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3】
“朗读者”这个节目名称并非凭空来之。德国作家施林克展现纳粹时期“平庸之恶”(阿伦特语)的著名小说,在前几年引进中国时,就被命名为《朗读者》,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曾经获得欧美多个电影大奖,热议一时。小说里那位不识字,但异常热爱朗读的纳粹女军官汉娜,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小说的人物设定就可以看出:朗读是比阅读更具广泛性和延伸性的行为,一个人可以不识字,可以无法像受过教育的知识阶层那样正常进行阅读,但仍然可以说话、可以交谈、可以朗诵,毕竟人类语言诞生的历史,要比文字来得长远很多。
作为一档大众综艺节目,《朗读者》之所以选择朗读这种展现方式,而并非静默意义上的读书,部分用意或许就在于此。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一种个体化、私人化的行为。在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尚未诞生之时,一位知识人最常见的独处方式,就是阅读。即便当今各种媒介无比发达,相当一部分知识人在独处时,仍然会选择与书相伴。这种与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完全可以是在静默无声之中进行的。
朗读则明显不同。既然要发出声音,那么在大多数场合里,都应该会有倾听对象。朗读者与倾听者之间的互动,区分于阅读者与书之间的交流,前者明显被自然赋予了某种公共性。无论是朗读这种行为的大众化特征,还是其具备的公共性特质,都跟央视对于文化综艺节目的定位与诉求一拍即合。
既然是强调大众性与公共性,那么营造朗读者跟广大观众之间的通感和同理心,就变得无比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在《朗读者》登台的这些节目嘉宾,无论他是知名老翻译家许渊冲,还是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抑或是著名演员、导演蒋雯丽,其在舞台上所呈现出的身份与角色,都跟其上述社会属性无甚关联。在舞台上朗诵的那一刻,他们是慈祥的父亲,是孝顺的儿子,是充满爱心的女人,是温情满满的赤子。他们所展现的,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人性与情感。在这样的情感感召之下,观众会暂时忘记这些嘉宾种种高不可攀的社会身份,而自然而然地觉得:他们是跟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这样的通感营造,给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情感维系,搭建了一座自然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