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

 我来答
医学生jay
2022-07-04 · TA获得超过25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4万
展开全部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说起颈动脉斑块,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在彩超报告单上。不少朋友做完检查后发现报告单上打着这么个结果,心里就会非常的担忧,生怕哪天就把血管给堵塞了。那颈动脉斑块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为什么会形成颈动脉斑块?

其实个人认为可以稍作拓展,因为颈动脉斑块可归属于动脉粥样硬化中的 一个小分支 。为什么说是一个小分支呢?按照部位划分还有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颅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等。 所以不仅仅只是颈动脉会出现粥样斑块,像我上面提到的几个重要部位动脉也可出现或同时粥样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并且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呈现高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 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确切的病因其实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动脉硬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血管壁对多种始动因素的一种异常反应。

现在我就以颈动脉粥样斑块为例来探讨其形成的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损伤反应学说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主要过程是首先是内皮损伤,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或者吸烟、高胆固醇血症、血压增高、糖尿病等导致血管内皮慢性损伤。其次是脂质积聚 ,这一过程有赖于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胆固醇)的参与,而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胆固醇)则能对抗这一病理过程,最后纤维粥样斑块形成。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这该如何解释呢?其实祖国医学并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但根据其表现,主要归于 “眩晕、“头痛”、“痴呆”、“中风”、“胸痹”、“真心痛”、“脉痹”等病症 的范畴。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因秉赋不足,年老体衰,肾精亏损或过食肥甘,脾胃受损,或情志过极,五志所伤,或毒邪侵犯机体,造成脏腑功能紊乱,津液不能正常输送代谢,痰滞体内,毒邪煎熬、熏蒸血液,血凝成淤。 所以中医上考虑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包括气虚、阴虚、阳虚,标实包括血淤、痰浊、寒凝、气滞、热毒。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症候包括痰淤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淤证和气滞血瘀证。

颈动脉粥样斑块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我们的颈动脉壁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在超声下内中膜厚度(IMT)一般小于1mm,笔者通过翻阅《血管超声检查指南》发现,如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1.0mm,则称为为内膜增厚,局限性内-中膜厚度 1.5mm定义为斑块。 而形成颈动脉斑块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需要一个由小至大漫长的过程,具体如下。

脂纹期: 有研究发现,在婴儿期血管内壁就可能形成黄色的小斑点或条纹,也称为脂纹,形成斑块的“雏形”。随着婴儿步入“中年阶段”,脂纹表面胶原纤维不断增加增厚,超声有可能描述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 1mm)”,而内中膜增厚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纤维斑块期:随着斑块内聚集的脂质增多,刺激斑块表面的纤维帽不断增厚,内中膜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IMT 1.2mm),超声下就诊断为颈动脉斑块,但尚未引起管腔狭窄。

粥样斑块期: 随着斑块内脂质沉积进一步增加,斑块体积明显增加,明显阻挡血流时,超声检查会显示管腔狭窄。当狭窄部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收缩期流速 150~200cm/s),会诊断颈动脉狭窄,此时斑块破裂脱落栓塞颅内血管导致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 复合病变斑块:随着病变进展,粥样斑块会出现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病理改变,如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出血、斑块内质地不均匀、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斑块部位血栓形成、斑块局部钙化等,提示斑块不稳定。这样的斑块可能更加危险,容易导致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会怎么样?

从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和颈动脉有关联。从解剖学来讲,我们人体的颈总动脉左、右各一条。而两侧颈总动脉均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注:也就是颈动脉分叉处)可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注意了,颈总动脉的重要分支颈内动脉, 它主要是负责向我们的大脑前部输送血液和氧气。而大脑又作为我们的中枢器官,由此可见,颈动脉的通畅与否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

在这我有必要提一下“缺血性中风”。它在西方国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约15%-30%与颈动脉斑块有关。如果颈动脉斑块造成了管腔狭窄,或者斑块脱落形成栓子,会导致颅内动脉堵塞,造成缺血性脑中风。轻者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表现 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重者临床症状为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可能会危及生命。

其实在医学上斑块的专业名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而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上面第一小节我也提到,与家族性心脑血管疾病史、“三高”(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肥胖、吸烟及睡眠呼吸暂停等均有关系。注意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狭窄程度不是中风唯一的预测因子。 研究认为“颈动脉斑块的构成和性质”是预测未来中风的重要标志,即我上一节提到的斑块纤维帽的存在和状态,斑块内出血,斑块溃疡,以及斑块位置。

所以在这我有必要提醒大家,了解什么是易损斑块或不稳定斑块也是关键所在。 像具有薄的纤维帽、大的且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伴活动性炎症的粥样斑块等等 ,这些因素会使得斑块更容易破裂导致栓塞及血栓形成。那么怎么才知道自己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呢?目前评估血管壁成像的技术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PET,PET/CT和PET/MR。最新的血管壁成像技术 除了可以评估管腔狭窄情况,也可以分析斑块的形态和成分,从而可以区分斑块的稳定性,进而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中风等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颈动脉粥样斑块如何应对,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

这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方案,还是要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划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