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发展历史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
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
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
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
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
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
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朱绍文(1829—1904)相声界祖师爷。
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
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
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 *** 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不抵抗政策;也曾为讽刺当时天津警察“贱”遇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