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介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
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能见到宋青花只有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和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
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目前国内发现的宋青花非常稀少,仅在浙江的两座宋代塔基和重庆巫山县的一座宋墓中出土过,并且都是小件器物。
宋青花瓶,不仅器型很大,而且花纹复杂,最为难得的是上面有“宋元佑三年”的文字,其研究价值、学术价值非常珍贵。但由于真正见过宋青花的专家在全国寥寥无几。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
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扩展资料:
广义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蓝花的陶器、石胎瓷和瓷器。由中国青花起源,影响到其他地区,如代尔夫特蓝陶。
狭义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镇窑产品为标准器,其胎体要完全瓷化,呈现纯白的半透明状,青花必须首先是瓷器,蓝色的纹样要由含钴颜料发色,外罩也是透明釉,即青花必须是釉下彩即为狭义的青花瓷。
狭义的青花最主要的产地是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地的用料几乎相同,只是微量金属元素不同,所以发色有别。
为生产青花,首先就要能够生产高质量的蓝色和白色陶瓷。这一点是通过中国与西亚的技术与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得以完善的。
由钴料生成的蓝彩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均有悠久的历史。新巴比伦王国已经可以施用在玻璃、土陶等多种基质上。该工艺在波斯及伊斯兰时期又有传承发展,在西亚一直保持很高水准。
钴料的宝石蓝发色在中国也备受珍视,战国已有外罩蓝彩的陶胎珠子;唐代工匠则将钴料添加助熔剂,造出了釉上蓝彩,至8世纪初,高档蓝釉唐三彩已经较多出现。
青花瓷所用的白瓷是由中国独立发明的:东汉墓葬曾出土釉色灰白的器物,北齐时烧制已俱备一定水准。隋代白瓷进一步发展,直至唐代真正成熟、遍布北方。同时阿拔斯王朝受中国输入陶瓷的影响,恢复了源自古埃及的锡白釉陶。
现在成熟的青花的划花技法减少,印花增多,新增镂花,而描绘成为主流。所绘图样布局层次多,画面满,但是由于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在瓶、罐的腹部和盘、碗的中心安排主要纹饰,其他部分填充辅助纹饰。
通常出现的植物纹饰有:松竹梅、牡丹、莲花、西番莲、菊花、牵牛花、芭蕉、灵芝、山茶、海棠、瓜果、葡萄;动物及瑞兽有:龙、凤凰、鹤、鹿、鸳鸯、鹭鸶、麒麟、狮子、海马、鱼、螳螂、蟋蟀。
其他纹饰,如珠竹石、杂宝、十字杆。辅助纹饰有:卷草、锦地、回纹、钱纹、浪涛、蕉叶、莲瓣、云肩、变形莲瓣、缠枝花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