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自己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
酸碱体质是不存在的,所以无法判断。
1、“酸碱体质”说法是伪科学
所谓“酸碱体质”的说法从未得到科学证实,十多年来,科学者、医生和科普工作者一直澄清这是一种伪科学。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云无心指出,“酸碱体质可以算作伪科学概念”。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叶盛表示,“如果人与人之间酸碱环境真有差异,大家体内的酶就要在不同的pH值下工作了,工作效率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酶对酸碱环境很敏感。大家想想看,发烧高个几度,我们的酶系统都快停摆了,让我们难受得要死,更别说pH值有变化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2、食物不改变人体内酸碱平衡
实际上,酸碱平衡是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常态,一般意义的饮食不会改变这一点。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曾对“酸碱平衡”说法进行澄清,他们的研究证明,要通过饮食将人体内的细胞环境改变成低酸、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环境,并不可能。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指出,人体的酸碱平衡由多种机制严格调控,避免并选择特定食物不会改变人体的酸碱水平,反而全面违背科学。
扩展资料:
相关知识: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有几点知识是通过学习可以理解的。一是食物表面上的酸碱性,二是食物代谢后的酸碱性,以及代谢后的酸碱性是否导致人体呈现酸碱性并影响健康。
食物代谢之后,如果含硫、磷、氯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中形成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可称为成酸性食物,如肉、蛋、鱼、动物脂肪、植物油、糖类甜食等;反之,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在人体中形成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钾)、碳酸钠等,可称为成碱性食品,如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如此一来,肉、蛋、鱼是成酸性食品,蔬菜水果则是成碱性食品。而且,无论是成酸性还是成碱性食品,在人体内消化后,都不可能造成所谓的酸性或碱性体质。
因为人们要吃进多种食物和饮大量的水,让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细胞内液等内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再加上呼吸、排汗和大小便,血液的PH值恒定维持在7.35~7.45之间,也就是呈现为弱碱性。
所谓吃酸碱性食物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以及酸性体质造成多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都没有科学根据。退一万步说,即便理论能够自洽,还要根据实验科学的证实和证伪原则,以及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来进行实证检验。因此,酸碱体质理论得不到科学和实践的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
2019-11-0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