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07-07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倾城之恋读后感1200字(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倾城之恋读后感1

  张爱玲笔下“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男女间无真情,在玩着“爱情”的游戏,进行着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的精神游戏。虽然其中也有着人生的种种繁华热闹,但最终都难逃一个苍凉破败的结局。而《倾城之恋》似乎是一个例外。最终,范柳原和白流苏终于在炮火中成就了他们的爱情。最后,张爱玲这么写: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处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而她给了流苏一个尚算圆满的收场。忽想,那不正如流苏树,繁茂风华转眼逝,也只有退尽铅华才可算找得一个终老的倚靠。红尘之人大抵如此吧,总没人愿意做那至死方尽丝的春蚕。

  白流苏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子,放在现在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精于算计的女人,但是这并没有贬低她的意思。张爱玲的小说,即使是言情的,也不会写得像镜中花、水中月那样虚幻缥缈,并不是男女主角爱得死去活来、爱得忘乎所以,失去理智的那种。她的小说都是最真实地剖析了世俗男男女女的心理。流苏便是这诸多小说中的主角之一,在跟范柳原的感情交锋中,流苏处处留了心眼,不时揣摩着对方的心思,适时冷淡、若即若离,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还是竭力保住自己的矜持和风度,不让范柳原轻看了自己。

  《倾城之恋》给人家的印象,男人是一片空虚的心,不想真正找着落的心,把恋爱看作高尔夫与威士忌中间的调剂。女人,整日担忧着最后一些资本——三十岁左右的青春——再另一次倒帐;物质生活的迫切需求,使她无暇顾到心灵。当然不能有好结果。疲乏,厚倦,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麻痹的神经偶尔抖动一下,居然探头瞥见了一角未来的历史。病态的人有他特别敏锐的感觉: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再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倾城之恋》是圆满收场的一篇小说,女主人公在跨过了一段危险的情妇生涯之后,终于得到了一桩她所向往的婚姻。然而在表面的圆满下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不圆满,爱情在许多的利害关系和勾心斗角中丧失了应有的纯洁,已被金钱欲望涂抹得变样,爱情的双方所占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婚姻的支配权完全掌握在有经济实力的男性手里。这是个大城市中的小故事,动荡的时代只是作为一个大背景而存在,没有豪云壮志的爱国报负,有的只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一个家族或者仅仅是个人的生存问题,此时此刻存在的意义。所以张爱玲在故事的最后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在这样看来,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这段爱情倾城、倾国,所以,倾城之恋也就名副其实了。

  倾城之恋读后感2

  读了张爱玲的许多小说,都是以悲剧结的尾。读书或者电影未能看到好的结局就像自己又得一桩未了心愿一般,深深的压在心头,成为阴霾。《倾城之恋》算是张才女笔下少有的圆满的结局,虽仍不少尖锐冷冽但温情也是无限有的,也更加接近地气。每每读到结尾处总会有呼吸更加轻快的顺畅之感。过程中虽然也为女主角的期期艾艾男主角的坎坎坷坷以及他们十分不顺的情路流了些许猫尿,但是比起皆大欢喜的落得了俗套的结局来说,这些小泪花小伤心便只能做锦缎上的小碎花了。

  柳原君风流倜傥放浪不羁,轻佻而富有故事,对极了我男主角的口味。如若有这一般的男子示好于我,我定然是欢喜的接受。因为我不似流苏那般处境,也没有她那般顾虑骄矜。两情相悦,又多了一对花前月下的璧人,只是这对璧人又该如何演绎他们的情爱这又是另一个故事。流苏有流苏的无奈,柳原君有柳原君的坚硬的护甲。他可以在人前放肆也可以在流苏面前展现他的正人君子。正是有如此的白流苏和如此的柳原君才有这段童话般的情爱故事。

  寂静的夜,流苏身着长袍睡衣。扶着面颊幽幽地神思,一场又一场的空满满地从心里溢出来。咿咿呀呀的胡琴隔世苍凉,暗自流动的情愫将她的呼吸拉成一丝一缕。“范柳原真的喜欢她么?那倒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他是无根的浮萍,是视女人为脚下泥土的柳原君。流苏决定拿自己来做赌注,赌柳原君是否有一颗真心,赌自己是否能得到幸福。她下了太大的赌注。这是她的一生。她更怕输得太惨烈。她是一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所以她走得小心翼翼。缓慢的步调,极力压制的渴望,似哑了般的咽喉半语,更有难以掩饰的失望。

  伴着洁亮的月光,听筒里传来柳原君清清冷冷的告白,“我爱你,你爱我么?”是梦吧?似梦一般。

  再次来到香港,流苏或许坦然了许多,她预测了这场赌博的结局,却不愿就此屈服。她有太多的无奈,这些痛苦推着她必须朝前走。

  在十一月尾的纤月下,他第一次吻了她。然而他们两个人都疑惑这不是第一次,因为在幻想中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战争带着绝望的气息撕裂了空气,撕裂了神经。流苏的心是空的,她的这出戏还没有听完呢。

  再次回到浅水湾饭店,他们似乎能把彼此看得透亮,就在一刹那所有的矛盾和无解都被谅解了。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成全了她的私心也是成全了柳原君的私心。柳原君说:“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但是他爱她就足够了。

  这是动荡岁月里的倾城之恋,是一生一世都别离开的笃定。这般的`柳原君这般的白流苏,

  这般朴素温情的故事已足矣。

  倾城之恋读后感3

  张爱玲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十八岁的时候被父亲关起来,患了痢疾父亲也见死不救。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可以说,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是对不住她的。我觉得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亏欠和辜负,因此能了解她思想的轨迹和文字的脉络,明白她的小说为何如此悲情,更明白为什么她最喜欢的词是荒凉。《倾城之恋》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多少触及到社会的现实问题,或许这是她的一个弱项,又或许因为她的传统而又不喜欢政治,所以在有的方面并没有表现得很深度。而且《倾城之恋》中对于战争的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很粗糙的,只是我们喜欢“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感觉,所以并不在乎这一点。

  在我看来《倾城之恋》中流苏与柳原的恋情本身的完满性似乎就已经落入一个俗套,既然要表现人物本身的恋爱世界中的思想,那么为什么最后却是一个没有划好的圆呢?我的个人感觉是没有划好的圆比划好的更具有一种难得的吸引力,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具有影响力一样。

  《倾城之恋》中我觉得最精彩的一段是流苏到了上海之后,与柳原那几场交锋,互相揣测对方的心意,尤其是那一夜,柳原拨了流苏房里的电话,对她说的那些话,以及他们争吵的内容,流苏想到的是现实方面,表达她想要跟柳原结婚的意愿,但柳原的出发点是情感,两方所思所想根本就互相违悖,这场谈话终将不欢而散。两人也因为这次的谈话了解到,白流苏想让范柳原跟她结婚,而范柳原却只想让白流苏做他的情妇,了解到这点,流苏被激怒,回上海白家,却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歌家她是待不下去了。就在范柳原发了电报要流苏回香港的时候,流苏毅然决然地回去了,她想要摆脱这个家,所以此次的香港之行已和第一次所抱持的心态大不相同了,她决心去依靠柳原,和他在一起。流苏妥协了,在这场角力赛中,终究因为屈居于弱势而妥协,柳原也顺利得到流苏与对自我的认同。后来柳原把流苏安顿好后,便要前往英国,但拒绝了流苏的同行,至少流苏在生活上得到了保障,拥有了她的房子,在墙上打上了她自己的印号,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家。战争爆发,流苏与柳原在战乱中相依为命,确立了对彼此的情感,从游戏般的恋爱升华成真正的感情,并且结婚,有了完美的结局。在这纷乱的时代,她没有被击倒,在风雨飘摇中立起了身。《倾城之恋》中的爱情与我们现代的感觉很不同,但又很相似。不同的,是现代的女人不会像以前的人那样麻烦、那样暧昧。相同的,是现代人一样会害怕“输”给他人(包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是那一场大战(日本侵华),令双方都看到自己是多么地爱对方,他们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当天地都好像不再存在的时候,只有对方还在。又或者,连对方也不在的时候,还计较甚么输嬴呢?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无论如何是以结构和语言取胜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爱情的这一引自《诗经》的描述:“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倾城之恋读后感4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生活在腐朽家庭里的离异女性白流苏,在妹妹宝络与范柳原相亲宴上的一支舞让范柳原倾慕,范柳原想方设法将她接出白家带到香港,但又在她提出回家时不做挽留,任其离开。流苏受尽家人的冷嘲热讽,正在绝望之时,范柳原却又一封电报将她唤了去。讨厌结婚的范柳原和渴望结婚的流苏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先开口。最后,香港之战推着他们走到了那一步,倾城,坍塌的城成就了这样一段爱恋。

  张爱玲说:“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细看张爱玲的作品,像《倾城之恋》这样圆满的结局几乎没有,然而圆满也并不令人满意——“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这便是了,成了他的妻,便把从前的风花雪月变成了柴米油盐,那欢乐,却也留了一丝悲伤的线索,那完美,却也留了一处遗憾的角落。

  倘若张爱玲也能有流苏这样的结局便好了,张爱玲真的是委屈的,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伤?但她不恨,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他们真的只有那么一丁点好日子,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显得那样单薄无力。

  张爱玲为了成全流苏的幸福,不惜让偌大的香港为其颠覆。但同样是战争,同样是相爱的两个人,张爱玲和胡兰成却越走越远,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我们为她遗憾,为她伤心,却也不得不佩服她的洒脱与坚强。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这段爱情,更是简单的不得了,正像她在《第一炉香》里写的那样:“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人这一生只爱这一次,幼稚也好成熟也罢,为他生为他死,仅这一次。张爱玲用她的一腔孤勇告知世人,这个女子对爱情是何等疯狂。

  人世浩瀚,但只要在生命中曾有过这样一个人,同生死,共命运,那么老之将至的那一天,想起曾经在血管里激烈涌动过的潮汐,也会觉得,此生无憾了吧。

  倾城之恋读后感5

  少时读三毛的《倾城之恋》,叙述异国求学的东方少女,孤单清贫,寒日游东德,邂逅了与之一见钟情的英俊军官。一天之中见了两面,没有什么言语,而后重新天各一方,那份爱恋却缠绵悱恻,哀转久绝。古有孟女情恸倒长城,三毛笔下的女子却只能眼看着柏林墙坚矗如故。

  稍长,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样题目,完全不同的情节。都市里一对世俗男女,各怀心事走到一起,相互间喜欢着,却也算计着,笙歌里有爱也有欺;忽然炮火纷飞,墙倾城摧,俩人同舟共济,患难中结出真情,成就了一段长久姻缘。

  世间女子,哪个不希望自己邂逅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爱情?也许使从小就期待白马王子有一日来将自己寻觅,一起经历浪漫与惊险的事件。“从此以后,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童话的结尾常如是说。渐渐成长,觉出自己的平凡,但仍然暗地里怀抱有关玻璃鞋的梦想。不要取笑她们想入非非,惨淡的生活,需要这支火柴的光亮来温暖;平凡的日子,也需要这些无伤大雅的小花饰来点缀。就好比我们在平静的湖边待久了,也会有意无意地往水面扔一块小石头,并观察由此展开的涟漪。倘若湖面突起噬人巨涛,所有幻想与闲情都会刹那间消失无踪,剩下的,也许是一位相貌平凡,不善言辞的人,但他有温暖的手掌,握着你的手,扶助你一步步走过困境。

  三毛的《倾城之恋》,流露的是青年女子欲排遣孤独冷寂的心情,渴念烟花般惊世又美丽的爱恋,刻骨,却无望,恰似午夜昙花。张爱玲的《倾城》,更贴近生活的本相,战乱使原本虚浮的联系在相依为命中生出了坚韧的根,之后长出的日子就是草一般的平淡,然,踏实。

  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男子,三十多岁,体格健壮,衣色整洁。他们的居住地已经因海啸而满目苍夷,遍地废墟。三分之一的居民在这次灾难中丧生,而许多人也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无讯。男子对着记者说,这十多天来他一直在寻找他的妻子,期间遇到还活着的人,就把他们带到救护站,但至今仍然没有妻子的下落。“我想找到我的太太。”他用稳定的声音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十多天了,他已经执着地寻找了十多天,他在破碎的墙桓里翻找,在尸体堆中辨认,在荒凉的路上竭力搜寻那熟悉的身影,那是何等揪心的时日?可他并没有丧失理性和信心。从他的声音里我听出了渴望与坚执。

  忽然口干舌燥。默然自喟,假若这场海啸降临的是你所在的城市,除了亲人,还有谁来苦苦寻觅你?谁来夜夜抚问那渺小的灵魂?当死神的身影清晰起来的时候,人们身外的浮云也完全消散了,一切变得通透澄澈,只剩下内心里最真实也是最迫切的需要——因此也可以解释,伟大的爱情故事为何总伴随着死亡悲剧。

  倾城之时,你会是谁内心最深的惦念?……无法假设。

  也没有假设的必要。

  一座城市的倾覆,或可让人看清自己生存的实际需要与实际拥有,让人懂得选择和珍惜。可惜代价太大。有些男女轻易就将生命作为爱情的筹码,在我看来,未免自轻自贱。

  于是乎,就让自己长出一双慧眼吧,在芸芸众生中,与并不完美、却真正适合你的他相依相守,白头偕老。

  倾城之恋读后感6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人说“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许这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流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人,一段婚姻。然而这终究是偶然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倾城之恋读后感7

  我喜欢她与柳原之间的暧昧的对话,那关于断垣的情景让我想起了<花样年华>中的苏利珍靠在夜幕下的街墙,想起了周慕云在吴哥窟的徘徊。"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见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好女人教坏了,又喜欢感化坏的女人,使她变成好女人。""一个不吃醋的女人,多少有三分病态"这一系列的对白以及对"执子之手"的解释,以及开头结尾中谈到的胡琴:"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伊伊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这一切都实在太让人回味了。

  倾城之恋经历了香港沦陷这样的一个背景,确实够得上倾城,故事中两个精明的男女主角的故事。文写于一九四三年九月,我没去考据张爱玲与胡兰成是发生在那个时间的,却总感觉这个故事中有他们的影子。柳原是有过妻子的,流苏一直所害怕的也是柳原不能与她结婚而只是想把她当成情人这样不伦不类的结果。胡兰成原也是有妻子的,而且还有个护士的小情人。总觉得流苏那许多的感受和心境都是张爱玲自己曾有过的。想起流苏还真是一个地道的旧上海的女子,精明的计划经营着自己的一身,矜持的计较着许多得失,而当感情来临的时候,再怎么精明都沦陷了,原先所计较的也顾不得了。张爱玲是仁慈的,她给了流苏一个好的称得上好的结局,也许这也是她自己所希望而得不到的结局,让它在流苏身上实现了。

  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