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哪
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
苏轼被贬黄州,直接原因是“乌台诗案”,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王安石变法时的新旧党争。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迎来了生平中第一次贬谪。带着满身的伤痕,苏轼走向湖北黄州。黄州一片荒凉。肮脏的街衢,破旧的房舍,没有一点生气。
苏轼是戴罪之身,黄州政府不给他安排住处,也不给他俸禄。举目无亲,何处栖身?他漫无目标地在黄州走着。在冷漠之地,只有寺院是温暖的。黄昏时分,他走到一处寺院,抬头看,这寺院名叫“定慧院”。走进去,与僧人作揖,请求留宿。僧人便把一间破旧的房子给他居住。
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改革。由于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遭受排挤。苏轼自觉在朝廷无法立足,于是申请外任。在神宗的直接干涉下,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分别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在任职上,苏轼看到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