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角度浅谈中西饮食差异

 我来答
森森的美丽日记
2022-11-28 · TA获得超过2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万
展开全部

  文化角度浅谈中西饮食差异

  中国和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发面差异较大。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名族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下,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地理、历史、文化发展和影响的结果,变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征。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长期以来饮食方面主要以农作物谷类为主,在菜的使用上也是以蔬菜为主,肉类为辅。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各个节日食用不同事物就能看出,中国节日很重吃的方面,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代表事物。例如: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宗旨,中秋节的月饼等。不同的节日所吃的食物同,但都有特定的含义,都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从节日上不同的饮食来看,中国人过节吃的不是食品,是一种期望幸福的寓意,是“吉祥如意,幸福长久”。而西方在节日饮食方面与中国差异较大,西方在过节时注重的是活动仪式,饮食只是需要,与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饮食其注重的是食物的色、香、味、形、质。对食物本身的外在要求很高,颜色的搭配要求色全,搭配自然美观;香是指香味,要求香味逼人,引起人的食物和联系;味便是菜口感、味道,中国饮食的核心,要求高于其他;形的美感,菜的造型要运用美术手段加以装饰,使菜肴造成形象,赋予寓意;质,是指营养质量、卫生质量、烹饪技术等;也是指以触感、口感为对象的松、软、脆、嫩、酥滑、爽等质地美感,也就是食物的“质地”。中国人对饮食的要求可以说的对美的追求,所以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美性的饮食文化。但并不注重营养的搭配和摄入,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不足,中国人吃饭只是要求好看又好吃,享受口福,而不去想营养和能量是多少,缺乏科学饮食。

  相对中国美性的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观念与其相反,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饮食观念。

  西方人在饮食方面并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相反特别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在饮食时保证摄入足够而又不多余的营养,同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在西方人看来,吃饭就是生命的需要,和睡觉一样,是一个生物的本能,所以吃饭就是吃的营养,很少把饮食与神经享受联系起来,这与西方宗教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方宗教里有“七宗罪”其中第一个就是“贪食”,他们认为一个人贪吃美食是一种罪过,是会受到惩罚的。所以他们对食物的要求只是营养,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他们也吃的津津有味。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怎么样,只要有营养,能够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满足身体必要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再加一根香肠;午餐一般是自助餐;晚餐则是面包、薯条、香肠、火腿、炸鸡、奶酪等等,虽然食物简单、口味单一,但营养十分丰富。

  二、中西方饮食对象的不同

  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除北方部分少数游牧名族外,绝大多数中国人日常饮食以素为主,北方表现在以面食(馒头)为主食,北方则以水稻(大米)为主食,菜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只是用于搭配,一般过节日时会以荤菜为主。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购买能力都能瞒住顿顿吃肉,肉类占中国人饮食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但日常生活中依旧是以素食为主,也是受到中国本土佛教文化的影响。有关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吃的蔬菜种类远远多于西方人,大概有600多种,竟然是西方人的6倍之多。

  其次中国人喜欢吃刚烧好的菜,而且要趁热吃,凉了就成剩菜了,而西方人更喜爱冷饮、色拉、凉菜等,并喜欢生吃一些蔬菜,认为这是最原始最营养的饮食方法,过多加热会毁坏菜的营养结构。

  西方国家大多都是游牧民族,或者是航海民族,他们食物主要靠打猎、养殖、捕捞获得为主,以种植农作物、采集果实为辅。肉食是西方人的主食,肉食在他们饮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他们认为肉类是高能量食物,能够瞒住他们对脂肪、蛋白质和营养要求,并且认为中国的饮食不科学,他们更注重科学饮食。

  三、烹饪方法的差异

  中国对饮食的需要不单只是维持生命的需要,更是一种审美、欣赏、精神享受的需要。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学问,跟其他艺术一样,有自身的技巧性和学习性,所以烹饪在中国一直都是一门艺术,有极强的趣味性,甚至略带游戏性,在中国各地常常会举办各种不同的烹饪大赛、食神大赛等厨艺比赛。

  中国的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拌、拔丝和糖醋等等,做法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菜肴种类丰富多样,各地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佳肴。

  西餐菜肴烹饪方法相对中国较为简单易学,主要方法有烧、煎、烤、炸、焖五种。而且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调料也是在菜做好之后由食客自己现放的。在烹饪的过程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各有各的标准做法。整个过程比较规范,就拿调料来说,中国对调料的要求是靠厨师根据经验自己把握的,有一勺、少量、少许、适量之称,而西方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在中国也是有厨师自己把握的,而西方把时间精确到秒,在西方厨师好像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这导致了西方食物味道、色形单一,但西方人对食物的要求并不在食物的味道和色形,而是营养的摄入,其他则没有什么要求。所以西方食物种类极少,做法也相对单一。

  四、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和影响着各自的民族性格。

  在中国,宴席种类繁多,结婚生子要请宴、乔迁升官要请宴、逢年过节要请宴、见友商事也要请宴,但不关属于什么宴席,但形式都是一样的。中国宴席形式单一,都是围坐在一张圆桌,有团圆、礼貌、平等之意。众人围坐在圆桌一圈,美味佳肴放在圆桌中心,以便一桌人都能共同品尝,成为一桌人交流感情的媒介物。中国人平时表现内敛,生活好静,但是在餐桌上表现于平时大相径庭,在中国式的宴席中,吃饭只是一种交流的渠道,在共同品尝美味时感情交流才是最主要的。在餐桌上大家除了寒暄客套便是大讲吃经,滔滔不绝,然后等到美味佳肴摆满桌面后,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还有猜拳行令、绕口令游戏等,其声音之吵、热闹程度如同在开娱乐晚会。趁着这个机会大家交流感情、交换信息等,导致了中国人爱在餐桌上谈生意、办事情,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但这种宴席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有不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卫生方面,大家共用食物,没有公勺公筷,纷纷自由夹菜。而且中国人有让菜、让酒的习惯,常常是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而出于礼貌又不得不接受他人的夹菜,显然这是一种不卫生的饮食习惯。

  而在西方,这种饮食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他们厌烦的。一般在宴席上,食物和酒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西方的宴席上,食物和酒实际上都是陪衬。西方宴席的主要目的是在交流信息,是一种社交礼仪。西方的宴席上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长形的桌子上就餐,客人坐在两长边,东道主则坐在一段的宽边上,已能够照看到全部的客人,而客人一般只能与身边的人聊天交流,如果隔着人与其他人对话将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另一种是把各种食物都放在固定的桌子上,客人拿着餐盘和餐具自行选取食物,然后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进行对话,也可以自由的走动。但这种饮食习惯也有自身的不足,大家都是各吃各的,如不熟悉也都互不交流,没有中国式宴席的欢乐、热闹的气氛。西方人之所以有这种饮食方式,是因为西方人以饮食为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生命所必须的,如同向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他们自然要遵守某些操作规范,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五、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特征国家特点的表现,从中西方饮食的差异中可以看到,各自有其自己的特点、长处,也存在各自的缺点、不足,但在现在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平凡,中西文化也在碰撞中融合,融合中互补。可以看到中国人在现在更加注重饮食的科学营养性,而西方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作为中西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在互补所长,共同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