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功率的计算解题思路如下:
1、设18V电压源电流为I,方向向下,根据KCL则6V电压源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
2、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
3、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4、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5、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
6、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P5=2²×2=8(W)。
7、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
扩展资料:
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在原理图上这类电阻应简化掉。负载阻抗只有并联在电流源上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流关系。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功率的计算解题思路如下:
1、设18V电压源电流为I,方向向下,根据KCL则6V电压源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
2、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
3、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4、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5、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
6、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P5=2²×2=8(W)。
7、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
拓展资料:
1、由于电源内阻等多方面的原因,理想电压源在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这样一个模型对于电路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实际上,如果一个电压源在电流变化时,电压的波动不明显,我们通常就假定它是一个理想电压源。
2、电压源就是给定的电压,随着你的负载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理想状态下电压不变,但实际上电压会在传送路径上消耗,你的负载增大,路径上消耗减少。
3、电流从电压源的低电位流向高电位,外力克服电场力移动正电荷做功;电压源发出功率起电源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电压源
推荐于2017-12-1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
1、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2、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3、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
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P5=2²×2=8(W)。
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
解:设18V电压源电流为I,方向向下,根据KCL则6V电压源的电流为(I+2),方向向上。
针对左边的回路,再根据KVL:24I=6+18,解得:I=1(A)。
1、6V电压源电流为:I+2=1+2=3A,方向向上,功率为:P1=3×6=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2、18V电压源:功率为P2=18×1=18(W)>0,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正方向,释放功率18W;
3、2Ω电阻的电压为2×2=4(V),而2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V,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V),上正下负。电流源功率:P3=2×2=4(W)>0,电压与电流为关联正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4W。
验证:24Ω电阻消耗功率P4=I²×24=1²×24=24(W),2Ω电阻消耗功率:
P5=2²×2=8(W)。
总消耗(吸收)=P3+P4+P5=4+24+8=36(W);总释放=P1+P2=18+18=36W,功率平衡。
拓展资料:
电压源,即理想电压源,是从实际电源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在其两端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而不论流过的电流为多少。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的性质:第一,它的端电压定值U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U(t)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第二,电压源自身电压是确定的,而流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
电流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大,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流大小。在电流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无意义,因为它不会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会改变负载上的电压。在原理图上这类电阻应简化掉。负载阻抗只有并联在电流源上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流关系。
由于内阻等多方面的原因,理想电流源在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这样一个模型对于电路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实际上,如果一个电流源在电压变化时,电流的波动不明显,我们通常就假定它是一个理想电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