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的历史典故
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
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杨贵妃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扩展资料
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单折戏,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认知,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
根据梅派艺术研究家、戏曲评论家许姬传的研究,《贵妃醉酒》来源于明末传奇《磨尘鉴》。也有学者认为是源自清初传奇《长生殿》,《长生殿》第十八出《夜怨》的唱词与排场,虽与《醉酒》不同,但基本情节类似。
《贵妃醉酒》经由路三宝到梅兰芳和于连泉,形成了几种完全不同的演法。第一种是梅兰芳创造的青衣梅派演法,早期梅兰芳演出该剧还是按照路三宝的方式,只不过废除了踩跷;程砚秋早年拜在梅兰芳门下,也演出此剧,基本上是梅兰芳的演法,而后来出现的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学习的就是梅兰芳晚期的演法。
第二种是于连泉创造的花旦筱派演法,在于连泉去世之后,他的弟子、甘肃京剧团的陈永玲曾演出此剧,依然保留了踩跷的传统方式(1985,青海电视台),在陈永玲去世后,筱派绝响。此外还有荀慧生的荀派演法,有1922年百代公司、1930年大中华公司唱片存世,不过没有留下相应的影视资料,也没有弟子继承,据说荀派的版本是“醉中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