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变化。。要详细点,论述题,最好能仔细的说说美国、苏联、中国

及第三世界国家!论述题!求大神帮帮忙... 及第三世界国家!论述题!求大神帮帮忙 展开
 我来答
Tiku22333
2020-03-02 · VX同号
Tiku22333
采纳数:2796 获赞数:20350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制度;(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她悄悄地来过
2016-06-22 · TA获得超过30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06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76万
展开全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分两个时期,

A、政治上

一、70年代~90年代初时美苏争霸的中后期,7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受到打击,加上日本的快速崛起和德国的高速发展,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威胁,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推出“星球大战”的策略,希望用苏联不擅长的经济来拖垮它,90年代初,东欧剧变后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美苏争霸的结束,世界进入美国一极加上中、德、日等多强的世界格局时代

二、90年代初至今的一超多强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但是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也是慢慢崛起变强,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

B、经济上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境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
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整体。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组织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世界贸易组织。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
(1)、亚洲开发银行;
(2)、石油输出国组织;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表现在:
(1)、领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3)、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和援助日本,并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欧;
(4)、实施“第四点计划”企图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向亚、非、拉渗透,控制受援助国;
(5)、实施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军事安全网),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6)、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
20世纪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为: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
(3)、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1)、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联合国;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
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在20世纪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基本完成。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经济转轨及其巨大代价。政治转型过程及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外交政策的调整。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权力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食述orz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10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9万
展开全部
(一)20世纪60年代“两个拳头打人”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党的外交政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为“两个拳头打人”。所谓“两个拳头打人”,是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之所以由“一边倒”转向“两个拳头打人”,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综合实力的发展,苏联逐步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做法。
  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后又要求建立联合舰队,致使两国间分歧的鸿沟不断加深。而在这一时期,美国依然敌视中国,中美关系仍然处于强烈的相互敌视状态。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打破孤立,在美苏两极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此时的外交拓展就是放在“两个中间地带”上,毛泽东在1963年指出:“(两个中间地带)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的外交目的就是发展同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外交关系,以此反对美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同时也反对苏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被形象地称为“两个拳头打人”。这一外交政策对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缓解中国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比如1964年中国与法国实现建交。
(二)20世纪70年代“一大片、一条线”
  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到80年代初,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结成统一战线,对美国既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此共同对付苏联。在此种国际格局的大背景下,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一大片、一条线”的特点。所谓“一条线”,是指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1969年苏联入侵珍宝岛,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另一方面,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加之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原因,美苏力量对比明显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国急需拉拢中国来对付苏联。在这种情势下,为了抵御苏联的威胁,摆脱同苏美两面对抗的局面,我们党做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重大决定。在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威胁这个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美两国于70年代初走向和解。
  这一时期,党在过去以意识形态划线来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做法开始慢慢发生转变,新中国外交由此也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成就。首先是中美建交,开启了我国和美国友好的大门,中美建交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改变了过去“两只手打人”、腹背受敌的局面。其次,中美建交也带来了中国与美国盟友建交的高潮,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一时期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发挥影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