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正确沟通

 我来答
思辰di爸爸
2019-09-14 · 学会情感引导,让育儿更轻松
思辰di爸爸
采纳数:3 获赞数:22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家长赢得孩子,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赢得孩子呢?我会用《正面管教》里的方法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下,并通过实例来实践一下。

做到赢得孩子,需要这4个步骤:

1.我们家长要主动表达出对孩子行为的理解,一定要说出来,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可能我们有个别情况开始理解的是错的,多和孩子交流一下,肯定能正确领会孩子真正感受。只有理解对了孩子的感受,后面的步骤才能进行。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对孩子行为的宽恕。这里的同情只是代表你理解孩子的行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孩子的行为。适当的时候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孩子,自己曾经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这样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在进行了上面两步的引导之后,这个时候孩子会愿意听家长的感受,让孩子意识到他的做法是不对的。

4.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办法,我们家长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要引导孩子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家长可以说“那下次我们怎么能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有的孩子可能真的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家长千万别直接告诉孩子解决办法,家长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解决办法。

这四个步骤是赢得孩子必不可少的,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磊儿妈妈给我们分享了一次经历,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之后抱怨老师在课堂上吼他。磊儿妈妈一听双手叉腰:“你在学校做了什么,老师这样吼你?”

磊儿脸色一变,生气的说:“我什么也没做。”

磊儿妈妈:“怎么可能,你什么没做,老师无缘无故地吼你?”

磊儿一脸生气,不愿意搭理。磊儿妈妈又问:“怎么才能防止下次再犯错?”

磊儿:“我没什么能做的!”

显然,磊儿妈妈和磊儿的沟通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磊儿妈妈赢了磊儿,而没有赢得磊儿。

磊儿妈妈冷静下来之后,想了想上面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调整了一下心态,换了一种态对磊儿说:“我敢肯定,老师在那么多人面前说你,你一定觉着自己很丢脸。”(第一步)

磊儿抬头看了看妈妈,心情平静下来。磊儿妈妈接着说:“我记着我上学那会,因为一次考试犯了错,老师也是当着同学的面说了我,我当时就感觉又生气又丢脸。”(第二步)

这个时候磊儿有了兴趣说到:“你说的都是真的?”

磊儿妈妈点了点头。

磊儿继续说到:“我只不过是向同学借了支笔,老师就当着同学的面说我。我很生气。”

磊儿妈妈:“我很理解你的心情,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下次避免出现这个问题呢?”(第四步)

磊儿:“妈妈,你可以帮我多准备几支笔吗?这样我就不用再和同学借了。”

磊儿妈妈:“是个好主意哦。”

第二次磊儿妈妈赢得了孩子,并和孩子合作,让孩子自己想到了解决办法。正是因为前两步让磊儿愿意和妈妈合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让妈妈能彻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和妈妈之前充满新人,而不是敌意,这样孩子更愿意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自己想的办法会更愿意去遵守。

fringslinke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1604万
展开全部
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但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父母应该知道: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同龄朋友而“忽视”成年人。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们,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各位家长应切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
  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欠缺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就会出现: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缩小了,你与孩子的口角冲突马上就减少了。那么,理解子女,你需要付出什么呢?不过是一句老话“将心比心”,你说是吗?
  下面的练习,请大家思考一下:
  如果你的孩子对你抱怨他的母亲:“妈妈最讨厌了,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你的反应是什么?
  1、不孝子孙!妈妈这么辛苦,从小把你养大,你还嫌讨厌,像话么?
  2、你觉得,妈妈讲话很干扰你?
  3、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还亏你讲得出口!
  4、我不敢肯定,你最近似乎心很烦?有什么事可以跟爸爸说说吗?
  二、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告诉孩子
  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做父母的,原本出于“爱和善意”的管教,常常被种种不当的方式所遮掩。当父母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往往被湮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同时,不时声称“我是为你好”,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如雷贯耳的斥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做父母的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孩子好”而一意孤行,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孩子怎么看自己。有一位父亲因一个偶尔的机会,得知自己的儿子对自己“又恨又怕”,感到非常吃惊:此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儿子对自己怎么看,只一味地认为自己非常爱儿子。从此,他改变了管教儿子的方法。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父母过于严厉、缺乏温情的养育方式与过分保护、过分干涉一样,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家长不应该用“打骂和训斥”来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而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家长可以这样对晚归的孩子说:你回来得太晚了,我们都非常为你担心,我已经拨了十几个电话,还差一点要打110报案了!
  “担心”是家长真正的感觉,“愤怒”则是由“担心”而产生的。直接地、坦诚地把自己的“担心感觉”告诉孩子,不管她是由于正当的原因还是不正当的原因晚归,听到这样的话,多半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深切关心,并且产生内疚感。若有此良好的沟通为基础,接下来的“教育”就容易接受了。
  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是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也是家长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但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还要注意这样几点:
  1、避免夸大事实。不要用“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这样的句式。凭心而论,你的本意并非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总是如此”、“肯定如此”、“从来如此”。所以应避免。
  2、避免笼统模糊。如果你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满,要避免笼统的指责“你这个孩子......”而应该具体地说“你这个行为......”“你这件事......”因为你真正不满意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3、善于认错。家长也有无理的时候,认错时不要说“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反正你总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是我错了。”
  总之,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要避免指责,而是对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觉。
  练习:如果你对孩子过多看电视的行为不满意,你怎样告诉他?
  A、整天就知道看电视!你看隔壁的xxx;你有哪一样及得上他?不争气的孩子,以后工作都要找不到了,你去扫大街吧!(这样说,实际上只是发泄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且让孩子觉得在父母眼里自己是个“坏孩子”,因而他会更不思进取。)
  B、明天开始,每天只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这样凭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并没有考虑它的可行性。)
  C、我们为你的视力担心!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我们将协助你控制。因为我们是父母,我们要对你负责。(把关心和协助明确告诉孩子。)
  三、学会拥抱,学会耳语
  《父母必读》99年第5期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拥抱过吗,耳语过吗?》,文章说:在拥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种全身心的休息。焦躁的情绪可由此缓解或平息。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
  耳语要比正常音量的表达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动人。因为仅就耳语的姿态而言,就已经表明两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了。
  父子之间、母女之间都要多沟通,家长要多计划、多创造机会,慢慢地,孩子同你都会习惯这种方式,越习惯也就越自然,感情也就越深。
  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比较含蓄的,我们不善于说出来或做出来,我们明明爱孩子却很少对孩子说:“孩子,我们爱你”。如果你实在不愿接受拥抱这种方式,其他方式如握手、头顶头、搂肩膀、拍拍头或后背、用力握他的双肩、轻捋他的头发等也都可以采用。总之,家长在这方面应该积极主动。
  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经常用语言、动作、表情和姿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把你的手放在孩子肩上,注视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不管发生什么,你对我们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我知道你能行!”
  四、学会倾听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不要认为沟通需要用嘴去说,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
  当家长的,好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却很少主动去听孩子的。那么,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来试着克制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在家里我们尽量的少说,多听,你会发现与孩子的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与老人之间的关系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孩子渐渐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乖巧听话,很多时候孩子开始会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看法,作为父母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听听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的身上,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有时也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孩子听,而不是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愤怒,当然与孩子很好的做到沟通,在生活中,家长还需要做到很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睿爸生涯规划
2020-11-08 · 睿爸:专栏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师,两孩爸爸
睿爸生涯规划
采纳数:1404 获赞数:60363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星知计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漓樱爱画画
2020-09-25 · TA获得超过7.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16万
展开全部

学会这急招,和孩子成好朋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温文尔雅又靓丽的爱侣I
2020-11-13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1万
展开全部

要与孩子沟通,就必须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思维特点,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