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讲了什么?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手颂大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用手中刀敲开门,对惊恐的老妪)说:“官府有令征兵,你家有没有男丁,快随我二人前往河阳为国家效力!”
老妪(结结巴巴的说)(哭声凄惨):“没,没有。(差官老爷,我家哪里还有什么男丁啊?)”
差役(挥舞着手中的刀说):“什么?没有?你难道没有儿子吗?快叫他们出来!”
老妪:(带着哭腔,用手抹眼泪)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服役。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只剩下一个还在苟且偷生,家中再没有顶梁柱了。”
差役:胡说!你儿子远在邺城,你明明是编谎话哄我们!
老妪:差官老爷,我有书信在此。(说完,从毕竖怀中掏书信递上)
(差役刚要接信,这时里屋传来婴儿的啼哭和女人哄孩子的声音)
差役(揪住她的衣领说):“你敢耍我们,屋中是谁在哭?一定还有人,快让他出来!”
差役(揪住她的衣领说):“你敢耍我们,屋中是谁在哭?一定还有人,快让他出来!”
老妪(用手挡着脸,哆嗦着说):“家中真的没有男人了,只有我还在吃奶的孙子,孩子他妈挂念儿子所以还未离去,她出来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就没脸来见您了!”
差役(瘦的眉毛一挑)说:“不说实话是不是(朝身边的胖子使了个眼色),进去搜!”
老妪(急忙说):“各位官爷且慢,这样吧,我虽已经老了,但还可以给战士们做早饭,请让我去吧!”
差役(相互交换了眼色,点了点头)说:“你?凑合吧。跟我们走。”
老妪:“我先去收拾一下东西。”
差役:“还收拾什么呀?军营里什么都有,快走吧!”
(老妪不舍的朝屋内看了一眼,三步一回头的走了,此时,屋里传出一声婴儿声嘶力竭的哭声。)
《石壕吏》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樱枣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