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荟怎么养殖 盆栽芦荟的繁殖方法
芦荟可以用扦插法和分株法进行繁殖,养护注意温度和水肥管理即可。
生长习性:
芦荟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怕低温和潮湿,生长期适温3-9月16-18℃,9-翌年3月10-13℃,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宜。
浇水原则就是不干不浇,要浇浇透。
繁殖方法:
扦插法:春季3月至4月间进行,剪取生长健壮老株顶端作插穗,插条长10厘米至15厘米,剪去基部两侧叶,放在阴凉处2天至3天,待切口稍干,插于培养土中,保持盆土湿润,20天至30天生根。
分株法:每年春天换盆时,将幼株从老株上拨离下来,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控制浇水,夏季放在室外通风、半阴处,每天下午浇水,冬季保持5℃以上的温度,放在室内干燥有阳光的地方,才能生长良好。
栽培要点: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
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
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
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
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5℃,湿度为45—5%。
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
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
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蛆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盆土的配制:
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
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质、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例不变。
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最适宜芦荟生长的盆栽基质酸碱度,一般要求pH6.8~7.0。
此外,要求盆土比较清洁卫生,可用必灭速等进行土壤消毒、灭菌处理。
越冬管理:
盆栽芦荟在5℃时处于生长停止状态,气温低于3℃时出现冷害,低于0℃会冻伤叶片,最后全株死亡。
所以要保持5℃以上,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温措施。盆栽芦荟可移至室内或温室内越冬。
要控制浇水和增加光照,可把盆放在避风的朝南阳台上。如湿度很低,可在晴天早上9时后移出,下午3时前移入室内。
另外,在植株外面可加套一个透明塑料袋,既可使阳光射入又能提高温湿度,效果极佳。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