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学森父亲是谁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钱均夫。
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后以字行,祖籍杭州;曾在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去世;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之32代孙,钱学森之父。
扩展资料:
钱均夫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在钱学森幼年的知识启蒙里,是父亲首先向他开启人生与智慧之窗。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恭自守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1935年,钱学森准备留学美国之前,钱均夫提醒儿子,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要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他特意为儿子买了《老子》、《庄子》、《墨子》、《孟子》以及《论语》、《纲鉴易知录》等一类典籍。
他说:“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钱均夫还说:“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均夫
展开全部
钱学森的父亲是钱均夫
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后以字行,祖籍杭州;曾在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去世;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
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钱均夫是这位没落丝商的第二子,幼年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99年肄业,1904年,杭州市富商章氏,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那时的中国,正处在腐败的清王朝日趋没落的统治之下,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民主革命的思潮纷纷登场;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奇术,济世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和鲁迅、厉绥之、蒋百里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他于190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1908年毕业。后来,他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国。
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后以字行,祖籍杭州;曾在原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多年,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9年去世;他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新中国文史专家。
钱均夫的父亲在杭州经营丝绸,钱均夫是这位没落丝商的第二子,幼年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读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99年肄业,1904年,杭州市富商章氏,很欣赏钱均夫的才华,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那时的中国,正处在腐败的清王朝日趋没落的统治之下,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民主革命的思潮纷纷登场;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奇术,济世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和鲁迅、厉绥之、蒋百里等人一起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他于190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1908年毕业。后来,他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6-11-09
展开全部
钱均夫 百度都能查到的 也是名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