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吗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春分(太阳到达黄经0°)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赤道,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所以这一天全球昼夜几乎相等。
在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这一天,太阳再度直射赤道,晨昏线同样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所以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天气一天天变冷,同时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昼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没被照亮的半球为黑夜,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昼夜,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做公转,而且倾斜的角度始终不变,公转一圈为一年。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受太阳直射的纬度不同),于是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由于地球上的人通常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公转),就像坐在行驶车辆中的人感觉的是周围的物体向后运动一样,地球人所看到的是太阳在恒星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后运动,每年转一圈,并将其称为太阳周年视运动,将太阳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
黄经就是黄道上的度量坐标(经度)。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我国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划分成24等份,每份15°,为一个节气。
在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这一天,太阳再度直射赤道,晨昏线同样经过南北极点,与地球的经圈重合,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所以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天气一天天变冷,同时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南半球刚好相反。
昼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没被照亮的半球为黑夜,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昼夜,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做公转,而且倾斜的角度始终不变,公转一圈为一年。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受太阳直射的纬度不同),于是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由于地球上的人通常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公转),就像坐在行驶车辆中的人感觉的是周围的物体向后运动一样,地球人所看到的是太阳在恒星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后运动,每年转一圈,并将其称为太阳周年视运动,将太阳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
黄经就是黄道上的度量坐标(经度)。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我国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划分成24等份,每份15°,为一个节气。
展开全部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句节令谚语的意义是:每年到了春分(3月20或21日)、秋分(9月23或24日)这一天,白天与夜晚一样长,即昼夜平分,气候适中。用天文学知识来讲: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的相交线——黄道(即在地球视太阳运行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与天球的相交线——天赤道,有两个自然交点,即把24个节气连结起来的起始点——“春分”和“秋分”。当视太阳运行到这两个点时,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相等的。因为在这一天,太阳光线正直射在赤道上,不论南半球或北半球,均等受到阳光照射同样面积,所以在地球上昼夜平分,均为12个小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轴一直都是倾斜的,只不过直射点做回归运动时,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刚好位于赤道上。
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
所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此时,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
所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