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植物叶子慢慢变黄,是因为发生了病害。
养兰过程中,有时候,看着好好的一盆兰出现病状,揪紧了心喷药防治,一部分情况下,药到病除,而另一部分,它根本不和你配合,无动于衷。对此大家要搞清情况,从根本治疗。兰的病状,有的是病菌引起的,有的只是生理上的问题。发病原因,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一.侵染性病害
病害中所谓侵染性病害,就是有病原菌,能通过一定途径传播蔓延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是不会传播蔓延的,主要是指由于外界因子的影响导致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而出现的症状。侵染性病害是因为是由病原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高等寄生植物等)的侵染而引起的,所以能相互传染,从少到多,从点到面扩大蔓延为害,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反常状态。病症因病原物不同而异,细菌病害的病征为菌脓,真菌病害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污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等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是细菌和病毒。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首先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通常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简单说来,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病原物、寄主、适宜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菌,在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最初的感染;但是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病害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的可能性较大。环境条件适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而缩短了潜伏期,就可以增加再次侵染的次数。一般易感染的病害潜伏期都比较长,有几个月的,也有潜伏一年的,所以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在植株的生长期间一般是不会传播蔓延的。有些病菌如疫病、霜霉病、锈病和叶枯病等,潜育期都较短,再次侵染可以重复发生,所以在生长季节可以迅速发展, 而造成病害的流行。造成损失。
有时候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称作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比较容易治疗。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称作系统侵染。这时治疗已有些麻烦。因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
病菌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光照与侵入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因而影响侵入。
经植物学家观察落在植物表面的真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可以膨大而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以它分泌的粘液将芽管固定在植物的表面,然后从附着胞上产生较细的侵染丝。直接侵入的真菌就是以侵染丝穿过植物的角质层。有的真菌穿过角质层后就在角质层下扩展,有的穿过角质层后,随即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也有的真菌穿过角质层后先在细胞间扩展,然后再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
健康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着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病原侵入后,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遭到破坏。病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除了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还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以及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酶、毒素相生长调节物质等,诱发一系列病变,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除病毒和类病毒外,其它各类病原物都能产生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会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也称症状。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有的山农拿着受病变的下山兰冒充叶艺,专唬初学者。
2 坏死。 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3腐烂。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腐烂与坏死有时是很难区别的。—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引起腐烂,同时发出气味,如兰花孽腐病。
4 萎蔫。 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凋萎如果仍能恢复的称为暂时性萎蔫,出现后不能恢复的称为永久性萎蔫。萎蔫的程度和类型亦有区别,有青枯、枯萎、黄萎等不同。
5 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增生是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增大是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线虫在根部取食时,在线虫头部周围的细胞因受线虫分泌毒素的影响,刺激增大而形成巨形细胞,外表略呈瘤状凸起。我曾见过不良山农神秘的从随身带的包中,郑重的拿出畸形兰株,用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像捧着秦汉出土文物。称之奇花奇叶,报价惊心动魄。把人噎死。
防治侵染病害的最好方法以预防为主,不给病害以可乘之机。但若置之无菌环境,娇生惯养,又大大降低其免疫力,实无必要。平日细心留意,多加提防。做好综合防治措施。
做好场地消毒。在放置兰盆前,养兰场地要事先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地表墙壁。然后封闭,10天左右打开窗户使气体挥发。
做好种苗消毒。应精选壮苗,淘汰病、弱苗。新引进的品种或下山草进行药物处理:不少人用1000-8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使菌体内蛋白
质的活性基因被氧化而变性,进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时则有消毒防腐作用,但其消毒作用短暂表浅。个人习惯用杀菌药处理。
做好药剂治疗。是药三分毒。用药物是最无奈的了。
把好施肥关。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能带病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以防止蔓延。使用浓度过大,还会造成非非侵染性病害,万万小心。
二、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良的气候、土壤条件、栽培条件、栽培管理以及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一类病害。如营养不良、水分供应失调、温度不适、盐碱和有毒物质的毒害所引起的病害,这些不利条件,扰乱了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发病,所以也被称为生理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常常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也是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原因。侵染性病害由于植株遭受病原物的侵染,降低了植株的抗逆力,当环境发生激烈变化时,也就容易发生非侵染性病害。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环境条件造成。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为六个方面:营养失调、温度失调、水分失调、光照条件不适宜、盐碱伤害、有害气体毒害等。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它是由于生长条件不适宜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造成的。这种病害虽无病原物,不会相互传染,但一旦发生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植物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虽然不属于环境因子,但由于没有侵染性,也属于非侵染性病害。不适宜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不适宜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或者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病害的现场观察和调查十分重要,这对于初步确定病害的类别、进—步缩小范围很有帮助。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传染引起的,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而没有病征,这就可以通过检查有无病征初步确定是否非侵染性病害。在区分非浸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时,应该明确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①没有病征。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2没有传染性,没有发病中心。3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发生非侵染病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1、肥害
有机肥和无机肥含有非常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尿素及其他化合物。这些肥料经发酵稀释后可作为有机肥料,并不会造成危害;对兰花生长有利。但是如果浓度太大,溅到叶片上,,会对叶片造成危害,形成枯斑。
2、药害
施用农药过度过浓危害兰株健康。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平衡,尤其对是有益微生物,间接利于发病。药害的症状特点一般和施用农药的方式与特点相关:窄条状、宽带状或不规则状,变化较多。药害可在施药后不久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发生。在叶片上可形成斑点、失绿或坏死。严重时造成兰株死亡。因此施用农药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来进行。对兰花施药更要注意。农药应搅匀,避免浓度不匀以至造成药害。
3、大气污染
大多数兰友是在城镇中养兰,随着工业化、车辆等产生的气态污染物浓度过高,早成空气污染。而影响兰株生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及、工业区、发电厂(站)、矿区附近。城镇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氯酸气、氯气、乙烯、硝酸过氧化乙酰、氟化氢和毒尘。受其影响,会对兰花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症状表现在叶尖、叶缘部分变白、失绿或死亡,有时在叶片上形成横向黄带、棕色点刻,或者整个叶片在坏死之前变为棕色。有时其危害仅表现在生长减慢,但无其他明显症状。密封的兰室因缺少气体交换,空气及植料缺氧,同时由呼吸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逐渐积累达到致毒浓度,从而使兰株受损。
4、营养元素
植料的营养肥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兰株生长。除氮磷钾铁镁必需元素外,还有硅、钠、镍、钴、钒等一些有益元素,它们对某些作物在某些条件下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养分短缺和过量对植物生长都是不利的。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短缺,就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一种植物必需元素过量,就会造成其它植物必需元素的短缺,因此各种植物必需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和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的数量充足同样重要。缺少元素会造成失绿枯萎等。使病菌乘虚而入。
5、水分
植料可利用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是都能够危害兰株。水分过高根系会因缺氧或有害气体的积累而变弱或致死。
植料缺水限制兰株正常生长。导致兰株生长减慢,易受极端温度和机械损伤。夏天时靠近建筑和墙受热辐射会导致兰株物理性受损。
6、温度和日照
温度是兰花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兰花生长。盛夏强日照能使叶表面温度升高过度使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无法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从而影响植物内酶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光和作用和呼吸代谢作用,乃至叶细胞和组织死亡。这种损伤称为日灼。兰盆缺水会使其危害加重。强日照过高会使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增强,可使土壤中的气态物质积累到致毒浓度。
温度过低时植物细胞内形成冰晶从而涨破细胞膜和细胞壁,使植物组织或整个植株受损或死亡。危害程度取决于冰冻、融化的频率和速率以及不同兰种的耐寒程度和兰盆水分含量。
7、损伤
风大时有时刮折兰叶。人在操作时有时不小心碰断兰芽,剪除枯叶时误碰别的兰叶。造成伤口等,天牛金龟等大风起兮虫飞扬的虫害,夜半无人,窃窃私语的鼠害,月上柳梢头,猫约黄昏后的猫害,伤口的存在还易导致病原菌入侵而感病。
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环境引起的要改善环境条件,兰室中存在不利因素的努力消除不利因素。
进行防治措施时要根据病状性质、特征等因素来考虑,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防治方法,同时也要注 意到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病害,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因此需要详细观察,一种防治措施无效时,就要转换思路。把损失减到最低.
养兰过程中,有时候,看着好好的一盆兰出现病状,揪紧了心喷药防治,一部分情况下,药到病除,而另一部分,它根本不和你配合,无动于衷。对此大家要搞清情况,从根本治疗。兰的病状,有的是病菌引起的,有的只是生理上的问题。发病原因,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一.侵染性病害
病害中所谓侵染性病害,就是有病原菌,能通过一定途径传播蔓延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是不会传播蔓延的,主要是指由于外界因子的影响导致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而出现的症状。侵染性病害是因为是由病原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高等寄生植物等)的侵染而引起的,所以能相互传染,从少到多,从点到面扩大蔓延为害,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反常状态。病症因病原物不同而异,细菌病害的病征为菌脓,真菌病害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污状物、小黑粒和小黑点等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真菌,其次是细菌和病毒。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首先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通常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简单说来,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病原物、寄主、适宜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菌,在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最初的感染;但是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病害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的可能性较大。环境条件适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而缩短了潜伏期,就可以增加再次侵染的次数。一般易感染的病害潜伏期都比较长,有几个月的,也有潜伏一年的,所以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在植株的生长期间一般是不会传播蔓延的。有些病菌如疫病、霜霉病、锈病和叶枯病等,潜育期都较短,再次侵染可以重复发生,所以在生长季节可以迅速发展, 而造成病害的流行。造成损失。
有时候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称作局部侵染,局部侵染比较容易治疗。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称作系统侵染。这时治疗已有些麻烦。因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
病菌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光照与侵入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因而影响侵入。
经植物学家观察落在植物表面的真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可以膨大而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以它分泌的粘液将芽管固定在植物的表面,然后从附着胞上产生较细的侵染丝。直接侵入的真菌就是以侵染丝穿过植物的角质层。有的真菌穿过角质层后就在角质层下扩展,有的穿过角质层后,随即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也有的真菌穿过角质层后先在细胞间扩展,然后再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
健康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着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病原侵入后,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遭到破坏。病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除了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还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以及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酶、毒素相生长调节物质等,诱发一系列病变,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除病毒和类病毒外,其它各类病原物都能产生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会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也称症状。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有的山农拿着受病变的下山兰冒充叶艺,专唬初学者。
2 坏死。 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3腐烂。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腐烂与坏死有时是很难区别的。—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腐烂可以分干腐、湿腐和软腐。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引起腐烂,同时发出气味,如兰花孽腐病。
4 萎蔫。 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凋萎如果仍能恢复的称为暂时性萎蔫,出现后不能恢复的称为永久性萎蔫。萎蔫的程度和类型亦有区别,有青枯、枯萎、黄萎等不同。
5 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增生是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增大是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线虫在根部取食时,在线虫头部周围的细胞因受线虫分泌毒素的影响,刺激增大而形成巨形细胞,外表略呈瘤状凸起。我曾见过不良山农神秘的从随身带的包中,郑重的拿出畸形兰株,用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像捧着秦汉出土文物。称之奇花奇叶,报价惊心动魄。把人噎死。
防治侵染病害的最好方法以预防为主,不给病害以可乘之机。但若置之无菌环境,娇生惯养,又大大降低其免疫力,实无必要。平日细心留意,多加提防。做好综合防治措施。
做好场地消毒。在放置兰盆前,养兰场地要事先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地表墙壁。然后封闭,10天左右打开窗户使气体挥发。
做好种苗消毒。应精选壮苗,淘汰病、弱苗。新引进的品种或下山草进行药物处理:不少人用1000-8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使菌体内蛋白
质的活性基因被氧化而变性,进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时则有消毒防腐作用,但其消毒作用短暂表浅。个人习惯用杀菌药处理。
做好药剂治疗。是药三分毒。用药物是最无奈的了。
把好施肥关。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能带病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以防止蔓延。使用浓度过大,还会造成非非侵染性病害,万万小心。
二、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良的气候、土壤条件、栽培条件、栽培管理以及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一类病害。如营养不良、水分供应失调、温度不适、盐碱和有毒物质的毒害所引起的病害,这些不利条件,扰乱了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导致发病,所以也被称为生理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常常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也是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原因。侵染性病害由于植株遭受病原物的侵染,降低了植株的抗逆力,当环境发生激烈变化时,也就容易发生非侵染性病害。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环境条件造成。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主要为六个方面:营养失调、温度失调、水分失调、光照条件不适宜、盐碱伤害、有害气体毒害等。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它是由于生长条件不适宜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造成的。这种病害虽无病原物,不会相互传染,但一旦发生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植物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虽然不属于环境因子,但由于没有侵染性,也属于非侵染性病害。不适宜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不适宜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进行病害现场的观察和调查,并了解有关环境条件的变化;或者依据侵染性病害的持点和侵染性试验的结果,尽量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病害的现场观察和调查十分重要,这对于初步确定病害的类别、进—步缩小范围很有帮助。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传染引起的,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只有病状而没有病征,这就可以通过检查有无病征初步确定是否非侵染性病害。在区分非浸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时,应该明确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①没有病征。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2没有传染性,没有发病中心。3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发生非侵染病害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1、肥害
有机肥和无机肥含有非常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尿素及其他化合物。这些肥料经发酵稀释后可作为有机肥料,并不会造成危害;对兰花生长有利。但是如果浓度太大,溅到叶片上,,会对叶片造成危害,形成枯斑。
2、药害
施用农药过度过浓危害兰株健康。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不平衡,尤其对是有益微生物,间接利于发病。药害的症状特点一般和施用农药的方式与特点相关:窄条状、宽带状或不规则状,变化较多。药害可在施药后不久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发生。在叶片上可形成斑点、失绿或坏死。严重时造成兰株死亡。因此施用农药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来进行。对兰花施药更要注意。农药应搅匀,避免浓度不匀以至造成药害。
3、大气污染
大多数兰友是在城镇中养兰,随着工业化、车辆等产生的气态污染物浓度过高,早成空气污染。而影响兰株生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及、工业区、发电厂(站)、矿区附近。城镇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氯酸气、氯气、乙烯、硝酸过氧化乙酰、氟化氢和毒尘。受其影响,会对兰花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症状表现在叶尖、叶缘部分变白、失绿或死亡,有时在叶片上形成横向黄带、棕色点刻,或者整个叶片在坏死之前变为棕色。有时其危害仅表现在生长减慢,但无其他明显症状。密封的兰室因缺少气体交换,空气及植料缺氧,同时由呼吸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逐渐积累达到致毒浓度,从而使兰株受损。
4、营养元素
植料的营养肥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兰株生长。除氮磷钾铁镁必需元素外,还有硅、钠、镍、钴、钒等一些有益元素,它们对某些作物在某些条件下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养分短缺和过量对植物生长都是不利的。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短缺,就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一种植物必需元素过量,就会造成其它植物必需元素的短缺,因此各种植物必需元素之间的比例平衡和一种植物必需元素的数量充足同样重要。缺少元素会造成失绿枯萎等。使病菌乘虚而入。
5、水分
植料可利用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是都能够危害兰株。水分过高根系会因缺氧或有害气体的积累而变弱或致死。
植料缺水限制兰株正常生长。导致兰株生长减慢,易受极端温度和机械损伤。夏天时靠近建筑和墙受热辐射会导致兰株物理性受损。
6、温度和日照
温度是兰花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兰花生长。盛夏强日照能使叶表面温度升高过度使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无法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从而影响植物内酶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光和作用和呼吸代谢作用,乃至叶细胞和组织死亡。这种损伤称为日灼。兰盆缺水会使其危害加重。强日照过高会使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增强,可使土壤中的气态物质积累到致毒浓度。
温度过低时植物细胞内形成冰晶从而涨破细胞膜和细胞壁,使植物组织或整个植株受损或死亡。危害程度取决于冰冻、融化的频率和速率以及不同兰种的耐寒程度和兰盆水分含量。
7、损伤
风大时有时刮折兰叶。人在操作时有时不小心碰断兰芽,剪除枯叶时误碰别的兰叶。造成伤口等,天牛金龟等大风起兮虫飞扬的虫害,夜半无人,窃窃私语的鼠害,月上柳梢头,猫约黄昏后的猫害,伤口的存在还易导致病原菌入侵而感病。
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环境引起的要改善环境条件,兰室中存在不利因素的努力消除不利因素。
进行防治措施时要根据病状性质、特征等因素来考虑,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防治方法,同时也要注 意到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病害,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因此需要详细观察,一种防治措施无效时,就要转换思路。把损失减到最低.
2015-09-13 · 知道合伙人宠物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室内养的植物叶色发黄,主要是光线不足,浇水过湿,盆土板硬,空气不流通,盆中养分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黄叶现象。
一:盆栽植物可放在室内向阳的位置,有利光合作用减少黄叶的症状。一个星期移出室外晒二天,每天晒1-2个小时的早晚太阳较好些。
二:平时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风良好不易引起病虫害,没了病虫害叶片能长好。
三:平时浇水不易过湿,过湿后容易引起根系腐烂,产生黄叶枯死,最好做到干后浇水才不易引起烂根的症状。
四:2-3个月左右松下松土,使盆土疏松透气利排水,有利根系的生长才不易出现黄叶的现象。
五:一年最少要施两次肥,4-5月,8-9月各施一次复合肥,按使用说明的量进行,以防肥量过重产生肥害,施肥时可配些矿物质添加剂之类的肥料较好些,以防缺素症。
六:一年换一次盆,可入冬后或明年春换盆也行,换盆主要是增加盆中的养分,换盆时可往底部埋些长效基肥较好些。
一:盆栽植物可放在室内向阳的位置,有利光合作用减少黄叶的症状。一个星期移出室外晒二天,每天晒1-2个小时的早晚太阳较好些。
二:平时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风良好不易引起病虫害,没了病虫害叶片能长好。
三:平时浇水不易过湿,过湿后容易引起根系腐烂,产生黄叶枯死,最好做到干后浇水才不易引起烂根的症状。
四:2-3个月左右松下松土,使盆土疏松透气利排水,有利根系的生长才不易出现黄叶的现象。
五:一年最少要施两次肥,4-5月,8-9月各施一次复合肥,按使用说明的量进行,以防肥量过重产生肥害,施肥时可配些矿物质添加剂之类的肥料较好些,以防缺素症。
六:一年换一次盆,可入冬后或明年春换盆也行,换盆主要是增加盆中的养分,换盆时可往底部埋些长效基肥较好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叶子慢慢变黄,不一定就是患病了。也可能是因为环境条件的不适而造成的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所以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
1:虽然你按时浇水,但会不会浇多了,造成根系缺氧甚至腐烂。还要注意土壤通气,定期疏松土壤(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2:有没有注意通风。家庭种植的观赏花卉时常会因为家庭的通风不及时而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室内的二氧化碳往往低于外界,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3:土壤养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又所消耗,所以要及时补充流失的营养物质。
4:光照。你是有时室外放置,又是室内放置,有可能植物没有得到充足的光照而产生了上述现象。
4: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建议你查阅相关书籍,看一下这些植物常患的病有哪些,然后对症下药。
1:虽然你按时浇水,但会不会浇多了,造成根系缺氧甚至腐烂。还要注意土壤通气,定期疏松土壤(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2:有没有注意通风。家庭种植的观赏花卉时常会因为家庭的通风不及时而出现生长不良的状况。室内的二氧化碳往往低于外界,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3:土壤养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又所消耗,所以要及时补充流失的营养物质。
4:光照。你是有时室外放置,又是室内放置,有可能植物没有得到充足的光照而产生了上述现象。
4: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建议你查阅相关书籍,看一下这些植物常患的病有哪些,然后对症下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1-11-09 · 百度认证:沭阳县长景园林苗木场官方账号,三农领域爱好者
关注
展开全部
室内养的植物叶色发黄,主要是光线不足,浇水过湿,盆土板硬,空气不流通,盆中养分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黄叶现象。
一:盆栽植物可放在室内向阳的位置,有利光合作用减少黄叶的症状。一个星期移出室外晒二天,每天晒1-2个小时的早晚太阳较好些。
二:平时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风良好不易引起病虫害,没了病虫害叶片能长好。
三:平时浇水不易过湿,过湿后容易引起根系腐烂,产生黄叶枯死,最好做到干后浇水才不易引起烂根的症状。
四:2-3个月左右松下松土,使盆土疏松透气利排水,有利根系的生长才不易出现黄叶的现象。
五:一年最少要施两次肥,4-5月,8-9月各施一次复合肥,按使用说明的量进行,以防肥量过重产生肥害,施肥时可配些矿物质添加剂之类的肥料较好些,以防缺素症。
六:一年换一次盆,可入冬后或明年春换盆也行,换盆主要是增加盆中的养分,换盆时可往底部埋些长效基肥较好些。
一:盆栽植物可放在室内向阳的位置,有利光合作用减少黄叶的症状。一个星期移出室外晒二天,每天晒1-2个小时的早晚太阳较好些。
二:平时放在室内向阳通风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风良好不易引起病虫害,没了病虫害叶片能长好。
三:平时浇水不易过湿,过湿后容易引起根系腐烂,产生黄叶枯死,最好做到干后浇水才不易引起烂根的症状。
四:2-3个月左右松下松土,使盆土疏松透气利排水,有利根系的生长才不易出现黄叶的现象。
五:一年最少要施两次肥,4-5月,8-9月各施一次复合肥,按使用说明的量进行,以防肥量过重产生肥害,施肥时可配些矿物质添加剂之类的肥料较好些,以防缺素症。
六:一年换一次盆,可入冬后或明年春换盆也行,换盆主要是增加盆中的养分,换盆时可往底部埋些长效基肥较好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同的植物所需水分和阳光是不一样的,不能同等对待,如:君子兰是肉质根,要种在高度较大的花盆中,每两个星期浇水一次就可以了。水分多了容易烂根。
滴水观音叶片较大要多浇水就可以了。
滴水观音叶片较大要多浇水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