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
1个回答
2017-01-06
展开全部
实验能力的高低、实验素质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生物水平的标准之一.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提高生物实验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科学在中学教学中显得很重要.初中生物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好生物科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物课程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然而,实验不是让学生玩玩而已.那么,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呢?本文尝试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提提点滴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明确培养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教学目标
常听有人嘲讽,中国学生的记忆能力是世界一流的,不管是什么考试,甚至是托福雅思等等,跟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比赛考试都不会输,但说到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却长期为人所诟病,那么如何提高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呢?提高动手能力是需要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但我国有些学校的实验室的建设相当滞后,看实验仪器的台套数就很明显的,众所周知,动手能力是从小就要培养的.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叶子制作书签;②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科任教师不够重视.同时,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制约,对学生实验能力很难考核,助长了学生不爱动手的习惯,生物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讲实验的现象,这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生物学科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不用说什么创新了.为此必须改革生物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成绩.
二、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而中学阶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中的创新,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对面临的事物和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包括习题的解题法.这种创新和科学家、发明家“从无到有”,惊天动地的那种意义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种创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火花,它可以发展,可以壮大,可以燎原,这种创新和实践的内在功底,必将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资源,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一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许多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科技发达的美国有“创造基金会”为中小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提供援助.在日本,不是只有少数学校开展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而是步入大面积的普及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创新教育在我国已引起广泛重视,并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先后开展了研究,20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精心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如何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如何证明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如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会提出许多解决方案.据了解,在国外,积极探索实验之风很浓,教师总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利用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就能在教学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测量、统计、比较都是生物学上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实验中;用座标图形式表达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表达和交流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理论,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中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不能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尚需学生设计新的实验,这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实验能一次成功当然很好,如果一次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则指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改变实验方法,直到最后成功.这样一次实验的成功,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会了做一个实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先做后说,师生共作”为主、多法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过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把过去对知识的灌输传授变成了学生的直接体验,从而优化了实验教学课堂结构,创设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格局.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放得开、不拘谨,使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实验观察、操作的认识、体会,哪怕是错误的,教师都不轻易地否定学生,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从观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从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中增强自信.这样,不但有效的激励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使学生把一开始的实验兴趣变成了日后继续学习的动力.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抓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水平,是提高学生整体生物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学生的实验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一、明确培养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教学目标
常听有人嘲讽,中国学生的记忆能力是世界一流的,不管是什么考试,甚至是托福雅思等等,跟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比赛考试都不会输,但说到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却长期为人所诟病,那么如何提高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呢?提高动手能力是需要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但我国有些学校的实验室的建设相当滞后,看实验仪器的台套数就很明显的,众所周知,动手能力是从小就要培养的.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叶子制作书签;②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③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严重不足,科任教师不够重视.同时,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制约,对学生实验能力很难考核,助长了学生不爱动手的习惯,生物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讲实验的现象,这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生物学科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不用说什么创新了.为此必须改革生物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成绩.
二、加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而中学阶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中的创新,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对面临的事物和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包括习题的解题法.这种创新和科学家、发明家“从无到有”,惊天动地的那种意义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种创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火花,它可以发展,可以壮大,可以燎原,这种创新和实践的内在功底,必将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资源,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一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许多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科技发达的美国有“创造基金会”为中小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提供援助.在日本,不是只有少数学校开展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而是步入大面积的普及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创新教育在我国已引起广泛重视,并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先后开展了研究,20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精心设计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物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如何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如何证明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如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会提出许多解决方案.据了解,在国外,积极探索实验之风很浓,教师总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利用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就能在教学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测量、统计、比较都是生物学上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实验中;用座标图形式表达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表达和交流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理论,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中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不能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尚需学生设计新的实验,这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实验能一次成功当然很好,如果一次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则指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改变实验方法,直到最后成功.这样一次实验的成功,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学会了做一个实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先做后说,师生共作”为主、多法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过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把过去对知识的灌输传授变成了学生的直接体验,从而优化了实验教学课堂结构,创设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格局.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放得开、不拘谨,使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实验观察、操作的认识、体会,哪怕是错误的,教师都不轻易地否定学生,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从观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快乐,从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中增强自信.这样,不但有效的激励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使学生把一开始的实验兴趣变成了日后继续学习的动力.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抓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水平,是提高学生整体生物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学生的实验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