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命制一份好的小学数学试卷
展开全部
一、制定详细的命题计划。
命题计划做好试卷命题的首要环节,对于命题的科学性,提高数学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很大影响。它包括:
1、试卷编制的原则要求。具体说明考试的目标和内容范围、考试的方法和试题的类型等。
2、编制双向细目表。表中要写清试题分布的规定,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数量和评分标准。双向细目表的编制程序有:
第一:列出教学目标清单。命题人一定要仔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目标。了解本次检测范围中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各个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只需学生了解的.老师首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列出教学内容要点。内容要点包含的细节数的多少是由命题教师主观确定的,但必须足够详细,做到对每一部分内容都充分取样,知识覆盖面广。
第三、填写细目表。准备一个含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数分布的表格,每出一个知识点就画上相关的数据。
二、确定合理的试题“四度”。
1、信度。指多次考试的结果一致性,是反映考试结果免受误差影响的程度。
2、效度。是反映考试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成功程度,是衡量考试有效性的指标。
3、难度。是衡量考试难易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全体学生该题的平均分除以该题满分分数。理想的难度一般在0.3——0.8之间。难度要递增排序。简单的题型放在前面,比较复杂的试题放在后面,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的类型放在前,应用题、开放题、拓展题放在后。
4、区分度。是表示试题区分能力大小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D=成绩最高的27%学生的得分率—成绩最低的27%学生的得分率来计算。D>0.40的试题最好。D<0.20的试题要淘汰。
三、把握命题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和差异性原则。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属性。小学数学知识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百分数、比和比例、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八大部分,囊括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命题时要着眼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命题做到简而不略,
实中有活,避免机械训练,不出难题、偏题、怪题,把枯燥的基础知识学习赋予鲜活的人文情感。
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命题时既要达到《课标》和《教材》的双基要求,找准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合格水平,同时又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从同一组习题中让学生选橘世陪择不同的题目进行练习,或者在试卷上设臵附加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面的学生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我市的单元试卷都用智力冲浪等形式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
2、全面性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原则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基础知识考察、能力考察和学习习惯考察。命题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必然的。而能力的考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导向,也是今后教学的指挥棒,这里需要明确是,考察能力不等于出难题,能力题应该是活而不难,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如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卷面是否干净、整洁,以及草稿的使用习惯、验算习惯等,今后要在命题中体现出来。
3、科学性原则。命题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表述简炼、专业,突出学科特点。答案准确、无异义。拿不准有争议的命题,宁可不出。要和学生的年圆蠢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相适应。要清楚地说明每一道试题的解答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完成试题内容。避免出现含糊、深奥的词语,复杂的句式,如果难以避免,也要加以解释说明。增强信息呈现的清晰性。
4、导向性原则。传统的数学习题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往往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因而拉大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学生没这方面的经验,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枯燥乏味。我们设计返信习题时不能局限于书本,要在学生的身边找,甚至让学生自己找,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通过命题这根指挥棒要把数学教学引到重视双基、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特别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命题,促使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渴望学数学。
5、发展性原则。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中的命题应该着眼学生的发展。命题要能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构一个开放的命题考试系统。
A、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传统的试题,比较偏重考察记忆知识的再现,思维含量少,忽视了对教学方法、过程的检测,运用这样的试题考察的频率越高,学生的能力越低。而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
试卷的命题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这种命题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
例1:用“2、3、6、4”四个数,添上加、减、乘、除号后可以得到什么数?(二年级上册)
分析: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后的一道单元试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学生想出了5种方法,既保持巩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又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学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例2:(1)请你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2)你能画一些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五年级上册)
分析:第一小题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都会计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题比较开放,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要画与图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必须先计算原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高=12,再进行画图,这个条件是统一的标准,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学生可以画出三个、四个,甚至十个、二十个,目的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它给了学生思维上的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种方案,也可以多种,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喜欢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思维上提升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动力。
B、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试卷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3:二年级上册:根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你能列乘法算式吗?会用图来画一画,表示它的含义吗?
分析:这道试题试图通过口诀、算式、图形三者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历,以及口诀所表示的含义,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二六十二”代表2×6=12,而且能用图来画一画,表示其中的含义,这样的试卷命题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也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命题计划做好试卷命题的首要环节,对于命题的科学性,提高数学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很大影响。它包括:
1、试卷编制的原则要求。具体说明考试的目标和内容范围、考试的方法和试题的类型等。
2、编制双向细目表。表中要写清试题分布的规定,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数量和评分标准。双向细目表的编制程序有:
第一:列出教学目标清单。命题人一定要仔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目标。了解本次检测范围中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各个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只需学生了解的.老师首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列出教学内容要点。内容要点包含的细节数的多少是由命题教师主观确定的,但必须足够详细,做到对每一部分内容都充分取样,知识覆盖面广。
第三、填写细目表。准备一个含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数分布的表格,每出一个知识点就画上相关的数据。
二、确定合理的试题“四度”。
1、信度。指多次考试的结果一致性,是反映考试结果免受误差影响的程度。
2、效度。是反映考试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成功程度,是衡量考试有效性的指标。
3、难度。是衡量考试难易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全体学生该题的平均分除以该题满分分数。理想的难度一般在0.3——0.8之间。难度要递增排序。简单的题型放在前面,比较复杂的试题放在后面,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的类型放在前,应用题、开放题、拓展题放在后。
4、区分度。是表示试题区分能力大小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D=成绩最高的27%学生的得分率—成绩最低的27%学生的得分率来计算。D>0.40的试题最好。D<0.20的试题要淘汰。
三、把握命题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和差异性原则。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属性。小学数学知识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百分数、比和比例、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八大部分,囊括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部分。命题时要着眼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命题做到简而不略,
实中有活,避免机械训练,不出难题、偏题、怪题,把枯燥的基础知识学习赋予鲜活的人文情感。
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命题时既要达到《课标》和《教材》的双基要求,找准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合格水平,同时又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从同一组习题中让学生选橘世陪择不同的题目进行练习,或者在试卷上设臵附加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面的学生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我市的单元试卷都用智力冲浪等形式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
2、全面性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原则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基础知识考察、能力考察和学习习惯考察。命题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必然的。而能力的考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导向,也是今后教学的指挥棒,这里需要明确是,考察能力不等于出难题,能力题应该是活而不难,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如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卷面是否干净、整洁,以及草稿的使用习惯、验算习惯等,今后要在命题中体现出来。
3、科学性原则。命题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表述简炼、专业,突出学科特点。答案准确、无异义。拿不准有争议的命题,宁可不出。要和学生的年圆蠢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相适应。要清楚地说明每一道试题的解答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完成试题内容。避免出现含糊、深奥的词语,复杂的句式,如果难以避免,也要加以解释说明。增强信息呈现的清晰性。
4、导向性原则。传统的数学习题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往往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因而拉大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学生没这方面的经验,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枯燥乏味。我们设计返信习题时不能局限于书本,要在学生的身边找,甚至让学生自己找,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通过命题这根指挥棒要把数学教学引到重视双基、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特别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命题,促使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渴望学数学。
5、发展性原则。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中的命题应该着眼学生的发展。命题要能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学生的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建构一个开放的命题考试系统。
A、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传统的试题,比较偏重考察记忆知识的再现,思维含量少,忽视了对教学方法、过程的检测,运用这样的试题考察的频率越高,学生的能力越低。而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
试卷的命题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这种命题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
例1:用“2、3、6、4”四个数,添上加、减、乘、除号后可以得到什么数?(二年级上册)
分析: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后的一道单元试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学生想出了5种方法,既保持巩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又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学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例2:(1)请你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2)你能画一些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五年级上册)
分析:第一小题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都会计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题比较开放,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要画与图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必须先计算原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高=12,再进行画图,这个条件是统一的标准,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学生可以画出三个、四个,甚至十个、二十个,目的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它给了学生思维上的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种方案,也可以多种,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喜欢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思维上提升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动力。
B、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试卷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3:二年级上册:根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你能列乘法算式吗?会用图来画一画,表示它的含义吗?
分析:这道试题试图通过口诀、算式、图形三者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来历,以及口诀所表示的含义,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二六十二”代表2×6=12,而且能用图来画一画,表示其中的含义,这样的试卷命题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同时也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