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4、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1、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12、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3、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4、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分别开设的,用来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
1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16、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纪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7、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使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8、对账:就是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账簿的核对。
1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20、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1、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2、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3、会计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4、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25、权责发生制:也叫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3、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4、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性所做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5、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6、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业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流出企业。
7、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8、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费用: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他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11、会计等式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分类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联系: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一;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区别:会计科目本事没有结构,账户有结构;会计科目只表示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不能反映其数量上的变化,而账户可以反映经济业务数量上的变化;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部分。
13、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可以完整的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剩下的懒得打了,你看着办吧,呵呵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