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今年七月新闻时评三篇
展开全部
洪水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近日,强降雨导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遭受洪涝、滑坡、风雹灾害。截至7月3日9时,上述8省份48市(自治州)238个县(市、区)956.4万人受灾。7月2日晚至3日凌晨,洪峰过境湖南长沙时,不少市民上堤,接力传递沙袋,参与抗洪。他们一边辛苦干活,一边高喊“长沙加油”,现场让人感动。
时评
湘江水涨见真情。洪峰过境,考验一个城市的应急能力,也考验市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一声声“长沙加油”,回荡在湘江两岸,鼓舞每一个参与救灾的人,令闻者内心激昂,让观者为之动容。
有位父亲带着10岁的女儿搬运沙袋,坚称“抢险,我们市民也有责任”;有的市民深夜赶来,搬运沙袋到凌晨两三点,与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并肩作战;一家米粉店的员工支起摊子,为值守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长沙”在这一刻,不只是简单的地名,而代表着共同生活的家园,是人们生长于斯并悉心守护的热土。为家园而战,每个人责无旁贷。
自然灾害有时无法预测,更难以完全避免。也正如此,面对灾害,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从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军民一心,共度时艰”,到非典时期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再到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一直就是我们面对灾害时的主旋律。团结一致的行动、同舟共济的决心,也正是我们度过困难的法宝。这背后,是精神的共鸣,是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切,更是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长沙加油”,在湘江两岸连绵的阴雨中更加响亮,仿佛一缕阳光,正欲穿云拨雾。
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保护世界遗产,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
继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之后,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2个。如此之多的世界遗产,该以怎样的面貌传给后代?面对文化生态的变化,又该如何守护历史文化记忆?类似的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时评
中国申遗的心态经过了一个变化过程。最早长城、故宫等申遗,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随后丽江、张家界等地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开发,则更看重背后的商业价值、品牌效应,一些地方甚至将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引发了对过度开发的批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突出的普遍价值”作为评选世界遗产的主要依据,如何保护这种超越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使之有益于全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或将是我们更应思考的问题。
世界遗产不只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更属于全人类。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以鼓浪屿为例,它展示了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在建筑、技术、园林景观方面能看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西风东渐、华侨反哺,闽南白话字和早期的汉语拼音在这里传播;中国的现代医学、音乐教育在这里生根;弘一法师、林语堂、马约翰、林巧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人类文明交流史,在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浓墨重彩地演绎。美丽,但是脆弱;珍贵,却又易逝。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把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并不简单。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对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在保护世界遗产上,中国还有不少路要走。首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软硬件保护并举,不能“见屋不见人”,更不能破坏当地原有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和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是不能割裂的,否则人文底蕴、保护价值就消失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不止于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等有形物,还在于街角一位老人便可向你娓娓道出家族闯南洋的故事;老屋里赫然摆放的钢琴,让你明白“琴岛”之称名不虚传。
移动互联时代,世界遗产保护还要在精细化、智能化上做文章。比如,江西三清山为强化遗产地的环境综合整治,采取了“山上游、山下住”“净菜上山、洗涤下山、垃圾下山”等一系列措施。鼓浪屿动用了数字化手段实施保护监测,订制专门的APP调控游客量的峰值、监控房屋的特征要素。作为旅游者,也当有敬畏之心,理解、遵守这些规定,毕竟保住了世界遗产的原始风貌肌理,才会有更好的再聚。目前,鼓浪屿的登岛游客数量已被限制到每天5万人;莫高窟在2014年也做出参观预约、限流的规定,以减少过多游客带来的湿气、二氧化碳对千年壁画的损害。这些措施都是必需的,也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52项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认可,也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承诺。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才能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见证和提升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别让救火的“太平缸”冻上
火灾过后的灰烬里,尽是熔断的防灾“保险丝”。消防安全是一环扣一环,思想上防患未“燃”,胜过一切救助。
最近一段时间,两场火灾牵动人心。7月16日常熟纵火案,22人死亡,3人轻伤;6月22日杭州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一家四口受困豪宅,最终窒息身亡。惨剧接踵而至,教训异常深刻。虽事发于人为纵火,但在救火的过程中,多少都暴露出消防管理上的缺失。“如果……”,很多人忍不住叹息。可惜,没有如果。
时评
无论古今,火灾都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高概率风险事件。随着现代建筑不断向上发展,体量更大、功能更复杂、人员更密集,救灾难度也更大。救援不是万能的,一旦管理缺位,再先进的设备也可能哑火。比如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纵火保姆无疑是首责,但根据杭州市的权威调查,“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物业管理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样突出。进一步说,连如此现代高端的住宅楼都存有管理漏洞,消防设施落后的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还有多少风险点经不起深究?
消防安全是一环扣一环,思想上防患于未“燃”,胜过一切救助。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中不偷工减料、规范达标,物业管理上时刻“小心火烛”,救灾逃生中更加训练有素,才能最大限度预防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然而,现实中不乏反例:为家里整洁将杂物堆满过道,为一己便利私设地锁堵住消防通道,为省钱省事不及时更换灭火器,为省心省力消防安全培训多、实践少。从上海胶州路大火到天津特大火灾爆炸,消防队员“最美逆行”曾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但回头想想,多少赴汤蹈火的逆行,本可因为消防安全意识的到位而避免。
“确保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这是老调重弹,但依然振聋发聩。太多时候,火灾过后的灰烬里,尽是熔断的防灾“保险丝”,但时间一长,人们又都忘记了教训。上个月,伦敦格伦费尔塔公寓楼火灾致81人死亡,“帮凶”是墙面的保温材料。而此前,英国保险商协会曾提示过政府“关注易燃外墙材料”,遗憾的是提醒没有得到重视。其实,伦敦人有过更惨痛的教训。泰晤士河北岸至今矗立着一座60多米高的火灾纪念碑,1666年那场大火因大意而起,整整烧了4天、毁坏1.3万余间房子。如果不能从历史中深刻吸取教训,那么纪念碑再高也无法阻却历史重演,只会让后人复哀后人。
落实消防安全,“制度防火层”更为关键。政出多头、责任不明,只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因而,今年3月份,《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细化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具体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乡镇政府也要“因地制宜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乡规划、村庄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审批部门更是要守住“防火墙”:“凡审核认定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不得核发相关许可证照或批准开办”。消防安全制度不怕严格,越严格发生几率越小。
公共安全,紧密咬合每一个环节,方有太平。逛过故宫的人一定记得那几口太平缸。为了防火,当年故宫设有308口太平缸,但冬季冰冻是个“盲点”,所以又拨付经费由专人烧炭。历史变迁,雕梁画栋退场、钢筋水泥高耸,传统的消防设施与技术淡出,但排除盲点、防患未然的思想警觉与制度安排并没有过时。夏日炎炎,防灾警觉始终在线,太平缸里的水才不会“冻”上。毕竟,技术再进步,也有救生云梯够不着的地方。
近日,强降雨导致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遭受洪涝、滑坡、风雹灾害。截至7月3日9时,上述8省份48市(自治州)238个县(市、区)956.4万人受灾。7月2日晚至3日凌晨,洪峰过境湖南长沙时,不少市民上堤,接力传递沙袋,参与抗洪。他们一边辛苦干活,一边高喊“长沙加油”,现场让人感动。
时评
湘江水涨见真情。洪峰过境,考验一个城市的应急能力,也考验市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一声声“长沙加油”,回荡在湘江两岸,鼓舞每一个参与救灾的人,令闻者内心激昂,让观者为之动容。
有位父亲带着10岁的女儿搬运沙袋,坚称“抢险,我们市民也有责任”;有的市民深夜赶来,搬运沙袋到凌晨两三点,与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并肩作战;一家米粉店的员工支起摊子,为值守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长沙”在这一刻,不只是简单的地名,而代表着共同生活的家园,是人们生长于斯并悉心守护的热土。为家园而战,每个人责无旁贷。
自然灾害有时无法预测,更难以完全避免。也正如此,面对灾害,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从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军民一心,共度时艰”,到非典时期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再到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一直就是我们面对灾害时的主旋律。团结一致的行动、同舟共济的决心,也正是我们度过困难的法宝。这背后,是精神的共鸣,是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切,更是强烈的共同体意识。
“长沙加油”,在湘江两岸连绵的阴雨中更加响亮,仿佛一缕阳光,正欲穿云拨雾。
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保护世界遗产,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
继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之后,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2个。如此之多的世界遗产,该以怎样的面貌传给后代?面对文化生态的变化,又该如何守护历史文化记忆?类似的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时评
中国申遗的心态经过了一个变化过程。最早长城、故宫等申遗,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随后丽江、张家界等地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开发,则更看重背后的商业价值、品牌效应,一些地方甚至将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引发了对过度开发的批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突出的普遍价值”作为评选世界遗产的主要依据,如何保护这种超越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使之有益于全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或将是我们更应思考的问题。
世界遗产不只是一地一国的遗产,更属于全人类。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以鼓浪屿为例,它展示了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在建筑、技术、园林景观方面能看出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融合。西风东渐、华侨反哺,闽南白话字和早期的汉语拼音在这里传播;中国的现代医学、音乐教育在这里生根;弘一法师、林语堂、马约翰、林巧稚等在这里留下足迹……人类文明交流史,在这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浓墨重彩地演绎。美丽,但是脆弱;珍贵,却又易逝。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把文化遗产原原本本地保存下来并不简单。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对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在保护世界遗产上,中国还有不少路要走。首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软硬件保护并举,不能“见屋不见人”,更不能破坏当地原有社区的生活方式。文化遗产和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是不能割裂的,否则人文底蕴、保护价值就消失了。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不止于菽庄花园的“藏海”和“补山”等有形物,还在于街角一位老人便可向你娓娓道出家族闯南洋的故事;老屋里赫然摆放的钢琴,让你明白“琴岛”之称名不虚传。
移动互联时代,世界遗产保护还要在精细化、智能化上做文章。比如,江西三清山为强化遗产地的环境综合整治,采取了“山上游、山下住”“净菜上山、洗涤下山、垃圾下山”等一系列措施。鼓浪屿动用了数字化手段实施保护监测,订制专门的APP调控游客量的峰值、监控房屋的特征要素。作为旅游者,也当有敬畏之心,理解、遵守这些规定,毕竟保住了世界遗产的原始风貌肌理,才会有更好的再聚。目前,鼓浪屿的登岛游客数量已被限制到每天5万人;莫高窟在2014年也做出参观预约、限流的规定,以减少过多游客带来的湿气、二氧化碳对千年壁画的损害。这些措施都是必需的,也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52项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认可,也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承诺。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才能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见证和提升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别让救火的“太平缸”冻上
火灾过后的灰烬里,尽是熔断的防灾“保险丝”。消防安全是一环扣一环,思想上防患未“燃”,胜过一切救助。
最近一段时间,两场火灾牵动人心。7月16日常熟纵火案,22人死亡,3人轻伤;6月22日杭州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一家四口受困豪宅,最终窒息身亡。惨剧接踵而至,教训异常深刻。虽事发于人为纵火,但在救火的过程中,多少都暴露出消防管理上的缺失。“如果……”,很多人忍不住叹息。可惜,没有如果。
时评
无论古今,火灾都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高概率风险事件。随着现代建筑不断向上发展,体量更大、功能更复杂、人员更密集,救灾难度也更大。救援不是万能的,一旦管理缺位,再先进的设备也可能哑火。比如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纵火保姆无疑是首责,但根据杭州市的权威调查,“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物业管理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样突出。进一步说,连如此现代高端的住宅楼都存有管理漏洞,消防设施落后的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还有多少风险点经不起深究?
消防安全是一环扣一环,思想上防患于未“燃”,胜过一切救助。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中不偷工减料、规范达标,物业管理上时刻“小心火烛”,救灾逃生中更加训练有素,才能最大限度预防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然而,现实中不乏反例:为家里整洁将杂物堆满过道,为一己便利私设地锁堵住消防通道,为省钱省事不及时更换灭火器,为省心省力消防安全培训多、实践少。从上海胶州路大火到天津特大火灾爆炸,消防队员“最美逆行”曾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但回头想想,多少赴汤蹈火的逆行,本可因为消防安全意识的到位而避免。
“确保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这是老调重弹,但依然振聋发聩。太多时候,火灾过后的灰烬里,尽是熔断的防灾“保险丝”,但时间一长,人们又都忘记了教训。上个月,伦敦格伦费尔塔公寓楼火灾致81人死亡,“帮凶”是墙面的保温材料。而此前,英国保险商协会曾提示过政府“关注易燃外墙材料”,遗憾的是提醒没有得到重视。其实,伦敦人有过更惨痛的教训。泰晤士河北岸至今矗立着一座60多米高的火灾纪念碑,1666年那场大火因大意而起,整整烧了4天、毁坏1.3万余间房子。如果不能从历史中深刻吸取教训,那么纪念碑再高也无法阻却历史重演,只会让后人复哀后人。
落实消防安全,“制度防火层”更为关键。政出多头、责任不明,只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因而,今年3月份,《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就细化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具体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乡镇政府也要“因地制宜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乡规划、村庄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审批部门更是要守住“防火墙”:“凡审核认定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不得核发相关许可证照或批准开办”。消防安全制度不怕严格,越严格发生几率越小。
公共安全,紧密咬合每一个环节,方有太平。逛过故宫的人一定记得那几口太平缸。为了防火,当年故宫设有308口太平缸,但冬季冰冻是个“盲点”,所以又拨付经费由专人烧炭。历史变迁,雕梁画栋退场、钢筋水泥高耸,传统的消防设施与技术淡出,但排除盲点、防患未然的思想警觉与制度安排并没有过时。夏日炎炎,防灾警觉始终在线,太平缸里的水才不会“冻”上。毕竟,技术再进步,也有救生云梯够不着的地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