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直在提倡学习减负,为何学生还是越减越重呢?
教育可能是现在中国家长最焦虑的话题之一。聚在一起时谈到孩子的学习,几乎没有人不在哀叹,都觉得如今孩子的负担之重,已到了连家长都叫苦不迭的程度;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又都觉得只能咬牙跟进,因为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掉。中小学教育要减负的话,已喊了很多年,到现在看来似乎倒是“越减越负”,孩子的书包份量丝毫不见减轻,这到底是为什么?
“增负”表达了家长们努力打破教育不平衡,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诉求,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减负令”推行不力,是由于家长行为、学校差异、培训班兴起等多方面因素的阻碍。但在表层的直接原因背后,是社会整体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越是“减负”,家长越焦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智力开发研究所副研究员依照主客观的标准
课业负担可分为两类:作业时间过长、睡眠时间缺乏;主观负担表现为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得当、自信心不足等。客观负担具有具体参照标准,而主观负担应当如何判定?调查显示,整体而言,学生所感受到的心理负担与学习成绩成反比——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调研发现,家长在行政单位工作,以及从事企业管理和技术的家长,相较于个体经商户、务工务农人员和待业父母,普遍对孩子期望更高,希望孩子能在课外的学习中获得技能,培养爱好,而非出于单一的就学目标或跟风行为。这一调查结果折射出两种现象——中产阶级恐慌,底层群众放弃。可见,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与其学习时长挂钩,还与父母观念、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心态等息息相关。
教育减负”为何陷入这种困境?
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的选拔性依旧存在。我国目前高考竞争激烈,本科文凭还是有含金量的。我国目前还有非常多的家庭还在为造就第一代大学生竭尽所能。这个群体更相信通过艰苦的学力竞争获得公平的向上流动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承认学业负担是向上流动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没有捷径,只能依赖“应试”这条布满荆棘的攀登索,“减负”甚至不是他们的命题。所谓衡水中学现象,正说明了这种全力以赴“造就第一代大学生”的需求切实且巨大。这个群体在公共议题中声音微弱,但不应被忽视。所以,“减负”政策在我国没有形成全体民众的共识。在行动中的那些负责任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谁都不敢松懈。
虽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今年下发文件大力整治各类学科补习机构,但是违规补课依旧火热,并从之前的公开转入“地下”。违规补课折射出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复杂心态与现实需求。
教育和医疗是改革开放时唯一没有触碰的两大领域,因为担心影响社会福利和公平性,但也因此,这些年来问题丛生。中国公立教育以压低师资收入的方式超负荷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工作时间之长与其劳动投入不成正比,以至于上海这些年从安徽等地输入中小学师资,但六千元左右的月薪在上海仅相当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在租房开支之余所剩无几。教育改革(减负、禁止老师补课、快乐教育、弱化应试选拔等)进一步扰乱了原有的教育市场,导致公立学校为保证教育质量和自身利益只能另谋出路办私立学校。最终只是证明了一件事:无论怎么改变,名校和中上层家庭肯定仍会有更好的应对措施和资源。
因此,谈到减负,只做“减法”,没有“加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减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同时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我是清风淡雨,想了解更多教育问题,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