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以下五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
教育的民主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无法来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
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在教育中,我们要摈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进而创建一种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
教师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获得淋漓尽致的最大可能的发挥。
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一切,包括学生的观点、思想与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尊重学生的人权问题。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道重新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
3、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评价学生课堂中主地位有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这种参与应该是在学生主动状态下地参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重组的过程,是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对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在练习中理解知识,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切不要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主体性最能充分体现的地方。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合作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①敢于向老师质疑;②敢于向其他同学质疑;③敢于向教科书质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唯师,不唯书”的真实表现。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露自己的观点,敢于说“NO”。
马克思的至理名言:怀疑一切。因为疑者多思,疑者善思,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很难想象,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如何能真正体现他的主体性?如何展现他的创造才能。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不仅能增进友谊,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群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5、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们不能想象,当一个人的想法、行为老是受到他人的指责,批评甚至伤害,他的潜能与主体性怎么能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大力倡导鼓励式评价,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常听到“你真行”、“你真棒”、“你的观点(想法)很独特”、“这是某某同学的发现(发明或创造),真了不起”等等评价,充满着情,我们的学生怎能不感动呢?
我们一定要避免消极式评价,杜绝谴责式评价。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佳,害怕表现的学生,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有比较容易回答或解决的问题,就要及时地提问他们。回答对了就表示肯定、赞赏,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在首先肯定其闪光点的前提下予以鼓励,有了一个个成功的体验,后进生自然也会逐渐抬起头来,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
在大力倡导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还不够充分,这是一个不容回避、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爱好等。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部充满活力的书。承认差异,张扬个性,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才算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一、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领头羊”,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过去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模糊而缺乏区别对待。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 三、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归纳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必须学会自己归纳方法。其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合作法、发现法、分析法、自练法、组手法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四、成绩考核,学生参评。
每次我都让学生参与成绩考核,使考核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让学生自评与互评。要求学生通过它,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达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发展“小教师”。培养学生都积极充当此职任,让他们组织同学练习、辅导和考核。
五、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如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创”。这些都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的深化改革。
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努力创造一种民主、自主、和谐与相互协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评一评、帮一帮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他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快速跑练习中的起跑动作练习,教师不直接讲解,事先让学生设计多种起跑姿势:站立式、蹲踞式、半蹲式、侧身式等等,然后依据他们研究出来的方案,直接进行练习,从中比较分析,筛选出符合他们个人特点的形式,而绝非千篇一律的蹲踞式或站立式。
另外,教师要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空间。创造性来自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将学生“牢牢捆死”,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留给时间让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在练习踢花毽时,不要规定踢法,当有的学生创造了新的玩法,教师就应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其他人则个个跃跃欲试。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