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齐国最大的原因就是太保守,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变革,导致最终被灭国。
齐国是战国时期的大诸侯国,并在战国中期一度达到了鼎盛,不仅攻占了燕国(虽然最后退兵了),还彻底消灭了宋国,但是齐国在鼎盛时期没有保持实力,重视国家的变革和发展,反而四处征战,耗费了国力,引起了各国不满,最终导致了五国(燕国、秦国、魏国、韩国、赵国)伐齐,被攻占了70余城,差点被灭国。
虽然秦国在达到强盛的时候也遭到过六国讨伐,但是秦国拥有函谷关,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秦国还经过数代秦王的变革,而齐国三面环海,地理位置虽然有利于发展,还拥有比较密集的人口和工商业上的繁荣,但是却没有易守难攻的地势,所以五国伐齐,造成的是灭顶之灾,从此齐国变成二流国家。
除此之外,齐国还没有秦国的外交策略,秦国是凭借着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六国的策略,最终逐一消灭六国的。而齐国在强盛的时候,一位的东征西讨,没重视外交和对内变革,这也无可避免了五国征讨。
在秦国吞并六国的时候,先灭掉韩国,接着是赵国和魏国,但是齐国丝毫没有危机意识,只是守着自己的国土,不出兵草增援,加速了其他国家的灭亡,最终导致自己灭国。反观,齐楚都是大国,但是却没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不重视发展,以逸待劳,最终也是导致了国家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