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疾病?

 我来答
孕媒王大夫
2020-02-21 · TA获得超过2.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57%
帮助的人:3300万
展开全部

疾病 (人类的状态)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细胞,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这个被损伤的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紊乱。

疾病 jíbìng(disease)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关于“疾”字

“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疾”这个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回到外面去,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关于“病”字

再看这个“病”字怎么写?“病”字里面是一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器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感到不适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定义

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疾病,有如健康一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议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增加一个"无病状态"。

来自郑家大院纯洁的佛手柑
2020-02-21 · TA获得超过6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53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64.9万
展开全部
不妨再切换角度,审视一下健康。我们都曾有过疼痛的经历,有时候这样的经历足以让人痛不欲生。显然,如此的经历,必然属于疾病状态。但假如没有感到疼痛,就是健康吗?试想这样一位小朋友,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疼,被火烫,被门拈,被针刺,被刀割,全然没有感觉。显然,这种对疼痛感的缺失,是不健康的。如此,反过来看疼痛,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呢?被针刺感觉到的疼痛,与过食冷饮感到的胃中疼痛,以及肾结石滞塞引起的疼痛,本质上并无区别,那么这些状态,究竟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呢?

疾病与健康,经过反复的推敲,界限似乎并非越来越清晰,反而是越发模糊了。

暂时放下人体,来欣赏一下自然界吧。春季风多,夏季炎热,秋季干爽,冬季寒冷。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而仔细分析这些特性,会发现所有的特性,本质上都是一种偏性。如果这个例子仍然不够清晰,我们索性把偏性的范围界定的更局限一些,只以白天与黑夜作为评价的依据吧。我们生活在北半球,每年只有两个节气,即春秋分时,白天与黑夜的时长是相等的。春分之后,白天渐长,到夏至达到极点;秋分之后,黑夜渐长,到冬至达到极点。更具体到每一天,那么日出以前、日落以后,是黑夜;二者之间,是白天。如果用阳气的多少来衡量,那么春分之后,日出之后,阳气逐渐偏于有余;秋分之后,日落之后,阳气逐渐偏于不足。有心的朋友会发现,无疾这里反复提到一个字:“偏”。

不是吗?所有的疾病,归根到底,无非一个“偏”字。还是以上面提到的李阿姨为例,平常心眼小,喜欢生闷气,就是一种偏,中医认为偏在肝,性质是肝气不足,不足以令气机舒展、畅达。正是这种长期无法得到舒展的肝气,郁积日久,在一个外来因素的刺激下,突然爆发出来,形成了肝阳上亢的所谓中风病。从最初喜生闷气的性情,到最后的中风病发作,无时无刻不是在一条“偏”的路上行进。假如换做另外一个人,肝气不足的偏性并不像李阿姨这样明显,面对同样的事情,或许只是争吵几句,发发牢骚,肝气得到一定的舒展,也就不存在如此严重的后果了。也就是说,李阿姨身上存在的肝的偏性,是整个疾病发生的内在线索,或者说是疾病的本质。

上面的问题再次显现:如果疾病的本质是“偏”,世上还会有健康吗?

仍是从白天黑夜的例子来看。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日出之前,阳气不足;日出之后,阳气有余。那么哪种状态下,阳气才既不不足,也不有余呢?仔细想来,应该只是太阳欲出未出,光芒若隐若现的一瞬间。如此看来,无偏的状态不是不存在,只是我们无法守住这样一种状态。无偏并非不能达到,只是无法保持。那么健康是什么?是这样若有若无,少瞬即逝的一刹那吗?如此的“健康”,还有意义吗?

根本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了。如果疾病与健康是一对对立的概念,疾病代表偏,健康自然代表无偏;如此则全民皆病,健康绝对来说无法保持。何其悲观的结论!

再次放眼自然界。鸟儿飞翔在天空,阳气偏盛;鱼儿沉潜在水底,阴气偏盛。春季风多,木气偏盛;秋季干爽,金气偏盛。南方水多,湿气偏盛;北方水少,燥气偏盛。世上何处无偏?哪里能有个绝对无偏的事物呢?而自然的美好,不正是在这种种“偏”的事物上体现出来的吗?可见,偏是一种个性的彰显,个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基础。世界原本如此,何来所谓健康或疾病呢?

可见,疾病在本质上,只是人体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状态。用“疾病”一词来界定,本身就显得十分牵强。去除了疾病的名号之障,健康的概念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健康与疾病原本只是一体,并无明显的分别。分别只是我们强加的结果。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斯如是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泠泠听雨声
2022-07-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9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万
展开全部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于细胞,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也就是说,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这个被损伤的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紊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良业皋语林
2020-02-28 · TA获得超过389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98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185万
展开全部
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故障,产生酸、麻、涨、疼、凉、热、吐、泄、器官功能失调或丧失、创伤等即是得了疾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成佛大观园J
2020-07-28 · TA获得超过6.9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876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