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总是有一定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条件的,因此并不是说和患者接触就一定会得传染病,只要我们掌握了疾病的传染方式,并适当注意预防的情况下,是可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哪些呢?勤洗手,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出镜的器官,我们日常生活中80%的活动都有手的参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双手接触病菌的机会也最多,因此手是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勤洗手作为预防传染病成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疫情爆发期,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以及公共场所带质量可靠的口罩也可以杜绝大部分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同时家里做到经常通风换气。不喝生水、食物生吃时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案板、刀具等烹饪用品生熟分开,定期消毒等方法可以杜绝由于食物及水污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私人物品不要共用、安全性行为、不去非正规美容院纹身、穿耳洞,针灸等杜绝接触性传播及血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疾病,根据有无传染性可分为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虽不同,但是,其发生和传播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群三个共同环节。因而,预防控制传染病可以从这三个环节入手。控制传染源:传染源为传染病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患者有明显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加以控制,而且一旦发现要尽早隔离,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或其他接触物都要消毒处理;隐性感染者缺少症状,又带病原体,具有传染性,是传染病发生传播的主要来源,需要通过运用特殊的筛查手段筛查出传染源并进行临床观察而加以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输血传播而实现传染病的传播。其中,空气传播速度快、面积广、影响大、控制难而成为危害面广的传染病,如呼吸道传染病;接触传播通过粪便、污染的水源、直接与患者接触而引起疾病感染,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传染病;输血传播通过输入了含有病原体的血液而引起疾病的感染,如血液传染病。不同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切断相应途径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保护易感人群:通过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减少传染病感染;通过接种预防性疫苗,引发机体的主动免疫,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力;通过接种治疗性疫苗,拮抗和消除感染机体的病原体而达到保护易感者的目的。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有关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可分为下几种感染现象。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而原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